- 年份
- 2024(7024)
- 2023(10075)
- 2022(8450)
- 2021(7837)
- 2020(6370)
- 2019(14598)
- 2018(14204)
- 2017(27987)
- 2016(14912)
- 2015(16692)
- 2014(16845)
- 2013(16619)
- 2012(15519)
- 2011(14101)
- 2010(14331)
- 2009(13575)
- 2008(13551)
- 2007(12509)
- 2006(11380)
- 2005(10890)
- 学科
- 济(59957)
- 经济(59836)
- 管理(50974)
- 业(47321)
- 企(37223)
- 企业(37223)
- 方法(24768)
- 数学(21698)
- 数学方法(21524)
- 财(20085)
- 农(19894)
- 制(19563)
- 中国(19528)
- 环境(14081)
- 银(13958)
- 银行(13943)
- 业经(13695)
- 行(13422)
- 融(12906)
- 金融(12904)
- 农业(12808)
- 贸(12595)
- 体(12588)
- 贸易(12584)
- 易(12340)
- 务(11457)
- 财务(11435)
- 财务管理(11404)
- 划(10989)
- 企业财务(10875)
- 机构
- 大学(224539)
- 学院(222051)
- 济(100002)
- 经济(98022)
- 管理(84613)
- 研究(74587)
- 理学(71548)
- 理学院(70865)
- 管理学(69807)
- 管理学院(69409)
- 中国(60802)
- 财(53273)
- 京(46941)
- 财经(41138)
- 科学(38526)
- 经(37308)
- 所(36263)
- 中心(34350)
- 江(33380)
- 经济学(32356)
- 研究所(31689)
- 财经大学(30715)
- 北京(30447)
- 农(30238)
- 经济学院(29198)
- 业大(27456)
- 范(26989)
- 师范(26740)
- 院(26719)
- 州(26278)
- 基金
- 项目(136749)
- 科学(108953)
- 研究(104493)
- 基金(101991)
- 家(88034)
- 国家(86937)
- 科学基金(74519)
- 社会(69213)
- 社会科(65671)
- 社会科学(65653)
- 基金项目(52762)
- 省(50656)
- 教育(48195)
- 自然(45170)
- 自然科(44067)
- 自然科学(44055)
- 自然科学基金(43294)
- 划(43106)
- 资助(41674)
- 编号(41593)
- 成果(35320)
- 部(32429)
- 制(32416)
- 重点(30500)
- 国家社会(29603)
- 发(29079)
- 课题(28899)
- 教育部(28739)
- 创(28402)
- 人文(27710)
- 期刊
- 济(115748)
- 经济(115748)
- 研究(73636)
- 中国(45977)
- 财(42017)
- 管理(35026)
- 学报(29212)
- 农(28563)
- 融(28451)
- 金融(28451)
- 科学(28250)
- 大学(24159)
- 学学(22716)
- 教育(22328)
- 财经(22062)
- 经(18952)
- 技术(18820)
- 农业(18660)
- 经济研究(18358)
- 业经(17782)
- 问题(15766)
- 贸(13922)
- 国际(12244)
- 理论(12080)
- 技术经济(10770)
- 实践(10569)
- 践(10569)
- 现代(10357)
- 世界(10170)
- 商业(9873)
共检索到350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自敏 邓明艳 朱朋虎 崔志伟
能源贫困和气候变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相互制约的两大难题,在个人碳排放占比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设计兼具改善家庭能源贫困的个人碳减排机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构建个人碳交易模型,利用中国居民能源消费调查最新公开数据,分析个人碳交易机制对改善能源贫困的作用,并进一步对我国个人碳交易机制中的配额与价格等核心参数进行设计。结果显示,第一,我国部分地区居民的能源贫困问题较为严重,能源贫困发生率及能源贫困强度区域差异较大。第二,个人碳交易机制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能源贫困,实施个人碳交易机制使样本内八大经济区的能源贫困发生率均下降,并使除东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地区的能源贫困强度下降。第三,只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碳配额分配中的有偿配额比例,才能有效改善能源贫困;均衡碳价格的提高可以降低全国层面上的能源贫困发生率,但在地区层面上呈现异质性。第四,比较价格与数量两种参数,碳价格调整政策更有利于降低能源贫困发生率,配额调整政策更有利于降低能源贫困强度。本研究为我国未来个人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实施及能源贫困的改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邹亚生 孙佳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交易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力
当前我国面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经济稳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快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通过分析和展望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基于配额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经验与前景,并在评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配额交易 项目交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佳宁
碳排放权交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和金融创新工具。对国内外碳排放权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碳排放权市场配额分配、法规创设、监督与处罚等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并以期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思路。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机制设计 配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亮 田昆儒
文章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问题开展研究,指出贫困家庭的总成本、总收益、个人投资边际成本率和边际收益率分别低于一般家庭,进而从个人、政府、高校三个方面提出改善高等教育阶段个人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对策。贫困家庭应该合理安排教育投资策略;政府应该对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给予支持;高校应该对贫困家庭的子女创造优越条件。
关键词:
贫困家庭 个人投资 成本和收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海轮
气候变化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碳交易是一种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论文首先分析了碳交易对不同国家福利的影响,描述了国际以及中国的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一方面要大力推进自愿性碳交易市场建设,通过自愿性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形成一个碳价格的发现机制,促进碳交易中介机构的成长,培育碳交易的消费性需求;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推进国内的存量限额与交易制度建设,把握后京都时代的主动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朗
《京都议定书》创新性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探讨中国发展碳交易的必要性和基本成熟的条件,通过对中国现行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的介绍以及国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经验的借鉴,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作出基本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 市场机制 市场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志雄 王宇露
为推动我国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有效市场,本文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特点,运用价格价值理论、价格市场理论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等理论,揭示了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双层价格形成机制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我国7个试点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运行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优化价格形成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强制碳排放权交易 价格形成机制 价格控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制度很难成为我国个税改革的样板。越来越复杂的美国个税束缚了其调节分配功能的发挥。超过一半的OECD成员国已经放弃旧制,改为按个人课征个税,这使税制变得简单,同时避免了个税对社会"婚姻中性"的妨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一税,个税变得进一步简单、透明和实质公平。放弃累进税,个税按个人征收还是按家庭征收的选择、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的权衡等难题将不复存在。树立新的公平观,我国个税改革应走向单一税。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征税单位 单一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波 陈燕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在实施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碳排放源难于监测和控制、气体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缺失等问题;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存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碳排放权交易定价不合理、排污收费标准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借鉴较为成熟的欧盟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采取加强政府政策的宏观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配置、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体系以及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等措施来完善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以实现我国碳排放交易...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低碳经济 配额 环境交易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钱新新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影响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并从七个试点省份出发,选取2006—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的环境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提升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中国工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通过成本约束和结构升级途径促进工业低碳转型,而技术进步途径的作用尚未实质性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而在外商投资水平更高的地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韬
随着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的蓬勃发展,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我国成为清洁发展机制(CDM)下核证碳减排量(CERs)最大的国家,更应该在相关衍生品搭建交易平台以求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抢占先机。本文提出了通过期权机制完善CERs的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碳金融的思路。
关键词:
碳交易 期权 碳金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涂毅 华小婧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西方国家开始了各种类型的碳排放权交易尝试,并逐步向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对有效控制排放,减少社会整体减排成本,优化社会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于九十年代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污水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实践效果较好。为了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建国
在各试点运行四年多之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千呼万唤始出来。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该文件的出台正式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体系的正式启动。尽管此次只纳入了发电行业,但随着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他的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也将会被逐渐纳入到碳交易市场。国家发改委已经确立了"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开放性模式,最终逐步扩大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宋维明
本文分析了国际主要碳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波动情况,并实证分析了国际碳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碳市场价格会受到包括配额分配制度、经济环境以及政策取向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当建立强制性碳交易市场,并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合理的配额调控措施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