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0)
- 2023(12081)
- 2022(10685)
- 2021(10035)
- 2020(8511)
- 2019(19565)
- 2018(19580)
- 2017(38082)
- 2016(20764)
- 2015(23399)
- 2014(23475)
- 2013(23016)
- 2012(20912)
- 2011(18867)
- 2010(18823)
- 2009(17445)
- 2008(17173)
- 2007(14892)
- 2006(13020)
- 2005(11573)
- 学科
- 济(78363)
- 经济(78240)
- 管理(66236)
- 业(59902)
- 企(51962)
- 企业(51962)
- 方法(36843)
- 数学(31663)
- 数学方法(31251)
- 财(24074)
- 农(20050)
- 中国(19586)
- 制(19303)
- 业经(18344)
- 学(17492)
- 务(15682)
- 财务(15613)
- 财务管理(15585)
- 企业财务(14770)
- 地方(14631)
- 理论(13666)
- 贸(13382)
- 贸易(13376)
- 体(13250)
- 和(13134)
- 农业(13060)
- 易(13006)
- 环境(12992)
- 技术(12867)
- 银(12809)
- 机构
- 大学(294880)
- 学院(291737)
- 管理(118371)
- 济(112783)
- 经济(110170)
- 理学(102732)
- 理学院(101598)
- 管理学(99851)
- 管理学院(99316)
- 研究(93959)
- 中国(70003)
- 京(62459)
- 科学(58240)
- 财(55417)
- 所(46550)
- 财经(43980)
- 农(43671)
- 业大(43053)
- 中心(42444)
- 研究所(42117)
- 江(42002)
- 经(39828)
- 北京(39430)
- 范(37735)
- 师范(37400)
- 院(34419)
- 农业(34052)
- 州(34046)
- 经济学(33193)
- 财经大学(32744)
- 基金
- 项目(201298)
- 科学(158103)
- 研究(148259)
- 基金(146468)
- 家(126699)
- 国家(125676)
- 科学基金(108462)
- 社会(92925)
- 社会科(88012)
- 社会科学(87991)
- 基金项目(78383)
- 省(77944)
- 自然(70733)
- 自然科(69018)
- 自然科学(69004)
- 自然科学基金(67758)
- 教育(67668)
- 划(65545)
- 编号(60844)
- 资助(60020)
- 成果(49898)
- 部(44452)
- 重点(44409)
- 创(41847)
- 发(41374)
- 课题(41219)
- 制(40126)
- 创新(39055)
- 教育部(38423)
- 科研(38402)
- 期刊
- 济(123168)
- 经济(123168)
- 研究(86387)
- 中国(54587)
- 学报(45684)
- 管理(43619)
- 财(43372)
- 科学(41923)
- 农(39790)
- 大学(35005)
- 学学(32874)
- 教育(32050)
- 农业(27367)
- 融(24517)
- 金融(24517)
- 技术(24467)
- 财经(21407)
- 业经(19913)
- 经济研究(18551)
- 经(18055)
- 问题(15976)
- 图书(15703)
- 理论(15306)
- 科技(14404)
- 实践(14157)
- 践(14157)
- 版(13531)
- 技术经济(13490)
- 业(13361)
- 现代(13171)
共检索到422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小霞 谢可诗 杨福颖
失权制度作为个人破产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对自然人债务人起到监督与惩罚作用。但是,由于失权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限制性,必须明确该制度的实质内容。具体而言,我国的失权制度应采用裁判失权主义为原则,实质内容为限制高消费、限制特定任职资格、失权公示制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填补了我国“市场退出法”的空白。该项法律通过强化破产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规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诚信勤勉义务,增进企业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破产 董事 债权人 民事赔偿责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霖
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制度 个人破产构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曙光
新《企业破产法》在开始起草及制定过程中,对要不要规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破产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极其敏感,也因为即便要规定金融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景义
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律制度,各具不同的传统和特点。但就破产法的适用范围而言,基本形成了商人破产主义和一般破产主义两种不同的立法体例。多数国家破产法基于自然人的经济主体属性,将自然人破产纳入其调整范围。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仍采用商人破产主义,否定自然人的破产能力。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国现行破产法有必要拓宽其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自然人也应成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本文立足自然人成为市场经济主体这一现实,拟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汲取国外破产法律制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建议。
关键词:
破产法 个人破产 法律制度构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耀华
目前我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尚未健全,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机构健康运行、促进国家金融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当今世界个人破产法律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我国有借鉴意义。一、美国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主要内容个人破产制度是指将个人纳入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当个人资产远小于负债并且无力偿还的情况下,通过法定程序由债务人自愿申请破产或债权人提请进行破产清算,以使其摆脱过去的旧债,重新开始其经济生活,进而较公平地获得清偿的一种制度。作为当今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新安
本文围绕构建银行业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的目标,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现状,以及我国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符合情况,对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与企业破产法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破产银行进行高效有序处置,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存款保险 破产法 处置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芹 胡茂刚 桑志刚
从2002年6月鞍山证券被撤销开始,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方式多是行政性的,包括责令关闭(撤销)、托管、行政接管、停业整顿、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等。2007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破产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表明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开放的态度。本文比较研究美国和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退出市场 破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中节
因为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与台湾地区繁荣及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台湾地区破产法也比大陆破产法完善。台湾地区破产法不仅设计了一套严密完整的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制度,如债权人自治制度、破产管理人制度、不诚实破产犯罪制度等,而且设计了一套体现现代破产立法趋势的保护债务人利益的制度,如破产免责制度、自由财产制度等。上述破产制度正是大陆破产法不完善甚至尚付阙如的地方。因此,研究、借鉴台湾地区破产法律制度,对于大陆破产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商会和解 债权人自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涛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和自然人破产制度之间存在的理论冲突及实践矛盾,分析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办理破产案件人员不足对自然人破产制度施行的阻碍,指出农村保障体系的缺失会影响自然人破产制度价值的实现,论证了我国目前还不适宜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关键词:
自然人破产 土地承包经营权 城乡二元经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青原 邹秉辰 肖泽华
破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企业破产法》实施为标志的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破产法》实施后,受法律影响较大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下降,该结果在排除干扰性因素、改变变量定义、调整样本时间跨度等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表明,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从实施当年开始显现,并且是一个长期效应;机制检验发现,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债权人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其放贷的意愿和程度,使得企业从债务融资中获取了额外的债务税盾,与避税形成的非债务税盾构成替代关系,从而相应地减少避税;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法治环境较差、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自身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避税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破产法》实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提供了支持,同时还为探明债权人保护制度在企业避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宏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不能清偿"和"资不抵债"退出市场,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现状、破产实践及其立法制度的缺陷,通过银行破产国际实践比较研究与借鉴,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破产法 法律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惠娜
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引起了公众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关注。目前,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尚属空白。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关键词:
银行破产 市场退出 立法 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溪 饶品贵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法治化、完善市场化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设立专门的破产法庭。本文利用我国各地区设立破产法庭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设立破产法庭是否会促使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达到去杠杆目标。本文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后企业会加快调整尤其是向下调整资本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结果主要出现在政府干预得以有效约束、破产管理人制度较为完善、破产司法效率较高的地区,以及破产风险较高和预算硬约束的企业。
关键词:
破产法庭 去杠杆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尧
面对法学界关于《破产法》中税收优先秩序的多种言说,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以为税收债权与普通债权的清偿顺序提供统一且有效的理论。这是因为借助该方法,不仅能够明晰企业破产势必涉及的异议程序和重建程序在不同清偿顺序下的成本变化(直接成本),而且能够据此观测现有清偿顺序对交易当事人远期行为的激励情况(间接成本)。因此,若以经济效率作为债务清偿的顺序标准,则"权利保护所实现的产出总和"可期最大化,并最终形成权利冲突的处置之道。
关键词:
清偿顺序 异议成本 重建成本 行为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