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9)
2023(3993)
2022(3535)
2021(3407)
2020(3033)
2019(7167)
2018(7187)
2017(13941)
2016(7693)
2015(8797)
2014(8797)
2013(8444)
2012(7405)
2011(6746)
2010(7015)
2009(6456)
2008(6149)
2007(5280)
2006(4637)
2005(4108)
作者
(21669)
(18007)
(17976)
(17250)
(11673)
(8715)
(8213)
(7060)
(6822)
(6554)
(6228)
(6158)
(5842)
(5787)
(5668)
(5612)
(5429)
(5300)
(5159)
(5124)
(4559)
(4471)
(4404)
(4199)
(4118)
(4029)
(4017)
(3948)
(3709)
(3527)
学科
(32548)
经济(32521)
管理(20261)
(19016)
方法(18379)
数学(16975)
数学方法(16487)
(16432)
企业(16432)
中国(7356)
(7073)
理论(6484)
地方(6344)
业经(5994)
(5854)
(5752)
(5098)
贸易(5092)
(4942)
(4848)
教学(4521)
农业(4494)
技术(4425)
(4235)
(4214)
银行(4204)
(4155)
(4027)
(3967)
环境(3938)
机构
学院(104851)
大学(103166)
管理(41499)
(39954)
经济(39068)
理学(36211)
理学院(35827)
管理学(34708)
管理学院(34538)
研究(33140)
中国(24944)
科学(21894)
(21662)
(17239)
(17025)
(16973)
业大(16449)
(15842)
研究所(15636)
中心(15389)
农业(13635)
财经(13573)
北京(13413)
(13184)
师范(13031)
(12808)
技术(12631)
(12317)
(11950)
经济学(11873)
基金
项目(72932)
科学(57231)
基金(52213)
研究(50952)
(46159)
国家(45838)
科学基金(39591)
社会(30983)
(29857)
社会科(29413)
社会科学(29405)
自然(27310)
基金项目(26928)
自然科(26781)
自然科学(26777)
自然科学基金(26269)
教育(25240)
(25093)
资助(23018)
编号(20977)
重点(16895)
成果(16285)
(15513)
(15511)
(15113)
课题(15039)
创新(14461)
计划(14193)
科研(14016)
大学(13481)
期刊
(40536)
经济(40536)
研究(27735)
中国(20957)
学报(16369)
管理(16281)
科学(15435)
(15313)
教育(13633)
(12965)
大学(12257)
技术(11889)
学学(11587)
农业(10425)
(8434)
金融(8434)
统计(7876)
(7132)
经济研究(6936)
业经(6812)
决策(6509)
(6472)
财经(6359)
技术经济(5666)
(5476)
科技(5060)
问题(5018)
资源(4986)
职业(4908)
(4788)
共检索到150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本文讨论个人生命分为三时期的世代交叠模型。该模型是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与人口模型、新古典生产与分配理论、索洛增长模型的有机结合。对于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来说,通过这种结合,实现了个人初始资产的内生化。对于索洛增长模型来说,通过这种结合,实现了社会储蓄率的内生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楠  
世代交叠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OLG),又称叠代模型、代际交叠模型、戴蒙德模型,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是经济学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模型由阿莱、萨缪尔逊提出,戴蒙德(Diamond,1965)将其与Solow模型进行融合加以发展。模型假定经济个体具有有限期界,即人们只存活于不变数目的离散时期之中,比如说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一个世代的青年人与上一世代的老年人在同一时间段内相互交叠同时存在,该模型的通用名称正是由此而来。它将消费者设定为若干不同的代际,允许不同代际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存在差异性,同时对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进行设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阳  
文章建立52期世代交叠生命周期税负归宿模型用以研究税制改革的税负在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归宿。也即在考虑完全预期因素和消费者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包括家庭、生产和政府三部门在内的方程组模型,来描绘出整个经济的均衡路径,并用此模型对我国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和税制由流转税为主体税种转为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两项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楠  洪兴建  
本文运用世代交叠模型,通过讨论我国经济的动态无效率问题,为政府采取宏观政策调控消费寻找理论依据,研究认为,我国政府调控消费的职能仍需要加强。同时,在该模型框架下,本文测定我国居民消费比率与利率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讨论中国居民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θ值对上述相关关系的影响,解释政府1998~2002年间降低利率刺激消费政策失效的原因。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立华  王祖山  
在中国,高考几乎是每个关心子女教育的家庭最为关注的事情。通过构建一个OLG理论模型,本研究探讨了高考制度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的微观动态机制。由于家庭教育投资有助于提高高考成绩,在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统一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将使得部分低收入家庭天资聪慧的子女被高收入家庭天资稍低的子女所替代。其结果是,统一录取分数的高考一方面阻碍了低收入家庭向上的代际流动和当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则是降低了长期经济增长速度。为了使不同家庭的子女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差异化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不仅将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大部分家庭当期福利的提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波  吴柏钧  
本文以每个家庭有三代人为例,即少年(受教育期)、中年(工作期)和老年(退休期),通过世代交叠模型,利用1998—2011年数据探讨中年期在有限收入约束下权衡进行前向型代际品子女教育和后向型代际品养老保险的投资,在利己动机和利他性动机同时作用的前提下,分析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对家庭代际品投资的影响,进一步讨论政府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对不同收入家庭的代际投资决策产生的效果。实证发现,公共教育支出的增加对低收人家庭子女教育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但同时公共教育支出增加会促进家庭加大代际养老保险的投资。理论和实证结果引导政府在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应该加强对低收人家庭的补贴,这不仅解决了低收入家庭子女教育的资金问题,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源泉,探求两者的变化关系对增长理论的补充与完善至关重要。基于世代交叠模型视角,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回报率的关系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人力资本投资与预期物质资本回报率呈反向变化关系,与国民消费偏好和人力资本的劳动量生成弹性呈正向变化关系。用中国1 978-201 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需要引导民众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强经济发展潜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静  
本文在对世代交叠模型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2002年-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养老保险缴费率对家庭教育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养老保险促进了家庭教育支出;(2)与其他家庭相比,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和子女接受高中或中专教育的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3)户主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及西部地区家庭,其教育支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强;(4)减弱养老金与后代收入的联系,会弱化养老保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凯  段誉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机制采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渠道养老保险机制,家庭成员赡养、个人金融投资和养老保险就成为了三种主要方式。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我国不同养老渠道之间的比例和关系尚缺乏实证研究。家庭自主的金融资产投资、家庭成员之间的赡养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文章基于2008年和2009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运用2005年政策调整后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养老金财富、个人金融投资以及家庭成员赡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根据传统的世代交叠模型,针对现有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庆彬  郝胜龙  
本文基于儒教影响深远的亚洲国家情况,建立了一个离散时间的双向世代间转移的赡养经济模型。主体设为个人和政府,假设个人后代中存在利他性赡养老人和利己性不赡养老人两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并假设由政府提供完全保险。针对老年人赡养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重点讨论在无保险和完全保险条件下个人的最优投资结构和国家经济体的最优增长方式。对比研究表明:在无保险的情况下,赡养不确定性的存在使部分个人投资分流到次等的财产投资,导致总体投资效率下降,经济增长也受到负面影响。在引入政府保险的风险共担机制后,个人投资都集中在收益较高的后代教育投资,从而提高了总体投资效率,也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分析研究当前中国出现的子女教育投资热现象、农村和城市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一冷一热"的分化现象等社会问题,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新亮  左雅璇  冯霄汉  李倩  于文广  
受累于繁重的家庭照料负担,女性的劳动参与意愿、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长期受到抑制,在职业选择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也容易遭遇多重歧视。文章建立了包含老年照料和长期照护保险的世代交叠模型,发现长期照护保险不仅能够促进劳动力供给,而且能够提高劳动力收入。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196个城市面板数据,基于济南市长期照护保险典型试点实践,首次采用合成控制法量化评估了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照护保险对女性就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就业率提升了5-15个百分点,月收入增加了426-556元,日工作时间提高了0.3-0.6小时。长期照护保险在试点期间主要是通过减轻女性家庭老年人照料负担来提升其劳动力供给,而通过发展养老护理及其相关产业进而增加女性劳动力需求这一作用的路径仍很微弱。进一步研究表明,长期照护保险在促进男女就业率平等和城乡女性收入平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长期照护保险的实行使得女性与男性就业率比提高了5-7个百分点,农村女性与城市女性收入比提高了15-36个百分点。文章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激励女性劳动参与和促进就业权益均等化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岁磊  
本文在一个动态框架下,丰富了两阶段世代交叠模型(OLG),描述了最优退休年龄政策,并从出生率变化中分离出个体老龄化的影响。模型分析显示,在判断选择"延迟退休年龄"是否符合现实的最优选择时,主要取决于社会贴现率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型特别适用于去研究混合退休制度,在允许人们自由选择退休年龄的同时达到社会最优状态。这对我国政府在变革退休制度的政策制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时宇  冯俊新  
2012年中国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本文通过一个多阶段世代交叠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一制度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期和长期经济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有如下发现:其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机制降低了参保人群的养老储蓄需求,对调整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和投资不平衡有一定积极意义,使社会总消费在短期内上升0.4%,而长期资本存量降低0.7%。其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非参保人群(城镇就业人员)向参保人群(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人员)的转移,减轻了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差异,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并提高了社会总福利;参保人群和非参保人群间的收入差距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根蓓  许淑君  
文章以个体跨期最优化行为为基础,从居民异质性风险偏好和市场摩擦视角考察了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消费、储蓄与投资效应,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中国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引发境内外居民和投资者的储蓄和投资跨境"局部转移"或"全部转移",其转移的规模和方向取决于内外资金融企业及市场的绝对和相对投融资效率。其次,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将有效提高社会中退休群体的消费水平,对年轻群体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则取决于代表性个体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如果代表性个体是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偏好的,则金融创新将使年轻群体的消费量增加、不变和减少,储蓄量和投资量减少、不变和增加,储蓄转化为资本积累的规模减少、不变和增加。最后,政府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