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
2023(1815)
2022(1468)
2021(1441)
2020(1088)
2019(2400)
2018(2197)
2017(4387)
2016(2269)
2015(2527)
2014(2455)
2013(2398)
2012(2323)
2011(2040)
2010(2014)
2009(1792)
2008(1878)
2007(1554)
2006(1400)
2005(1404)
作者
(6352)
(5380)
(5307)
(5245)
(3396)
(2686)
(2503)
(2209)
(2093)
(1950)
(1902)
(1827)
(1801)
(1781)
(1776)
(1754)
(1577)
(1485)
(1475)
(1465)
(1277)
(1267)
(1266)
(1258)
(1250)
(1230)
(1206)
(1115)
(1093)
(1045)
学科
(11043)
经济(11028)
收入(7563)
管理(6876)
(6656)
(6612)
国民(4844)
方法(4412)
国民收入(4397)
(4198)
财富(4198)
数学(4030)
数学方法(4007)
(3894)
企业(3894)
(3811)
农业(3258)
中国(2856)
(2735)
税收(2652)
分配(2550)
(2534)
(2366)
(2157)
银行(2157)
(2081)
(2028)
(1885)
金融(1885)
业经(1733)
机构
大学(33860)
学院(33349)
(16980)
经济(16730)
管理(12586)
研究(12193)
理学(11102)
理学院(10939)
管理学(10774)
管理学院(10715)
中国(9535)
(8402)
(7195)
科学(6989)
财经(6422)
经济学(6012)
(5979)
(5963)
经济学院(5428)
研究所(5408)
中心(5301)
(4873)
财经大学(4852)
(4649)
师范(4628)
北京(4623)
业大(4470)
(4434)
(4349)
师范大学(3867)
基金
项目(23338)
科学(19252)
基金(18690)
(16554)
国家(16412)
研究(16410)
科学基金(14359)
社会(12237)
社会科(11601)
社会科学(11597)
基金项目(9791)
自然(9035)
自然科(8877)
自然科学(8876)
自然科学基金(8726)
(7922)
资助(7501)
教育(7359)
(6959)
编号(5741)
国家社会(5683)
(5391)
重点(5207)
教育部(4855)
人文(4737)
成果(4611)
(4542)
(4542)
大学(4470)
中国(4456)
期刊
(17914)
经济(17914)
研究(11759)
(6215)
中国(5517)
学报(4972)
科学(4909)
管理(4820)
(4214)
大学(3971)
学学(3838)
经济研究(3629)
(3540)
金融(3540)
财经(3516)
(3021)
农业(2743)
教育(2420)
问题(2297)
技术(2095)
业经(2062)
(1807)
(1746)
统计(1727)
技术经济(1719)
资源(1674)
经济管理(1599)
税务(1591)
(1568)
(1557)
共检索到4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解书森  
我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实际是从启动激励机制、调整利益关系、改革分配格局开始的。收入分配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后。边际效应骤然剧减,一系列影响模式转换顺利推进的棘手问题随之发生。收入分配管理混乱、个人收入增长过快,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收入分配的新格局与个人收入的失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琢  
中国经济运行要跳出“一放就活,一活就胀,一胀就统,一统又死”的怪圈,必须改革宏观调节机制,从行政制衡转为机制制衡。机制转换中要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多元利益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当前改革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体富  
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于不同产业和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规定不同的税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隽亭  
论强化个人收入政策的宏观调控刘隽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而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不仅不会缩小收入分配的差别,还会扩大人们在财产占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较大收入差别。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主要是激励和调节。激励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小丽  
一、对我国改革时期个人收入宏观调控体制的现状评价 (一) 个人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比较。个人收入用个人可支配收入表示,经济指标用国民生产总值表示。改革时期,两者的变动趋势详见表1、表2和表3。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闻潜  
论消费和储蓄的关系与宏观调节──收入分解使用问题的理论探索中央财经大学闻潜经济运行依存于消费和储蓄。如何调节消费和储蓄的关系,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二者间关系的实质乃收入、价格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后者同通货膨胀相联系,而通货膨胀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丽坚  姚元  
本文结合我国收入分配现状,重点分析了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问题,科学界定了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定位,并就税收如何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运平  
关于财政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王运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调节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和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财政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从调控对象来看,即要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又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个人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较低等诸多问题,致使贫富差距十分悬殊,并有拉大的趋势。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税收而言,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体系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笔者就如何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对策提出以下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中国税务学会课题组  
尽管税收不是市场经济下调节收入分配的惟一手段,却是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首先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扩大化的趋势,但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造成当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非正常收入的存在和宏观调控手段不足以及初次分配环节不合理。其次,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个人收入的调节作用。认为现行税收政策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方面虽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以及税制的不健全,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及调节效果方面尚存在不足,亟待完善。第三,提出了完善税制结构,加大税收调节力度的对策。包括:建立全面、综合、系统的个人收入调节机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兴华  李伟  
从宏观收入分配看,初次分配格局呈现政府和企业部门收入比重上升、住户部门收入比重相对下降的趋势特点;再分配格局则呈现政府、企业和住户的可支配收入均大幅提高,企业所得增长最快,住户居民所得增长最慢的特点;进一步考虑非规范性收入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非规范收入更多地影响到了初次分配格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大分配主体收入分配变化特点。政府部门看,政府部门收入上升背后存在财政收支正由基本平衡向弱平衡状态变化趋势;企业部门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总体影响仍然可控;居民部门看,收入差距出现下降迹象,但不能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育  刘凯  
本文借鉴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将资本报酬划分为食利者利润和非食利者利润,在理论上拓展了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和总需求关联机制的认识。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资金流量表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要素报酬与总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中国的内需体系是工资领导型,即总收入中工资份额的上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考虑国外部门以后,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抑制了净出口,由此中国的总需求体系为利润领导型。第三,对总利润进行细分后发现,总利润中企业部门利润过高是抑制内需的主要因素。随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外部需求可能面临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因此,逐步增加国民收入中住户部门收入和劳动报酬、降低企业部门留存利润份额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