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2)
2023(16327)
2022(14055)
2021(13101)
2020(10897)
2019(25181)
2018(24808)
2017(48435)
2016(25735)
2015(28963)
2014(28860)
2013(28586)
2012(25782)
2011(23031)
2010(22840)
2009(20786)
2008(20100)
2007(17605)
2006(15314)
2005(12872)
作者
(72012)
(60542)
(59607)
(56895)
(38069)
(28961)
(26948)
(23734)
(22782)
(21081)
(20505)
(20187)
(18729)
(18637)
(18443)
(18273)
(17963)
(17725)
(17267)
(17039)
(14793)
(14603)
(14547)
(13895)
(13528)
(13425)
(13253)
(13071)
(12123)
(11892)
学科
(108311)
经济(108177)
(78067)
管理(71103)
(56165)
企业(56165)
(51497)
方法(51366)
数学(45851)
数学方法(45315)
农业(34236)
(28659)
业经(27465)
中国(26495)
地方(21032)
(20025)
(19103)
(18188)
贸易(18182)
(17672)
(16606)
财务(16536)
财务管理(16493)
技术(16475)
企业财务(15682)
环境(15576)
理论(15521)
(15131)
银行(15096)
(15001)
机构
学院(362871)
大学(361051)
管理(148813)
(148551)
经济(145602)
理学(130565)
理学院(129242)
管理学(126969)
管理学院(126322)
研究(115043)
中国(86989)
(74385)
(71214)
科学(70594)
(66171)
业大(58332)
(55528)
中心(54462)
农业(54417)
财经(53849)
(51078)
研究所(50712)
(49439)
(46663)
师范(46270)
北京(46009)
经济学(44618)
(41305)
(41293)
经济管理(40673)
基金
项目(256919)
科学(203317)
研究(189310)
基金(188379)
(163452)
国家(161848)
科学基金(140472)
社会(121173)
社会科(114603)
社会科学(114570)
基金项目(100387)
(99884)
自然(90719)
自然科(88560)
自然科学(88539)
自然科学基金(86967)
教育(85901)
(82920)
编号(77739)
资助(76935)
成果(61258)
(57142)
重点(56414)
(54375)
(53183)
课题(51665)
国家社会(50269)
创新(49586)
教育部(49317)
科研(49156)
期刊
(158484)
经济(158484)
研究(101697)
(72097)
中国(63460)
学报(56364)
科学(52587)
管理(49595)
农业(49292)
(49089)
大学(44478)
学学(42326)
教育(35115)
(31919)
金融(31919)
业经(31660)
技术(30943)
财经(25329)
经济研究(23610)
(22787)
问题(22014)
(21465)
(19024)
科技(17319)
技术经济(17276)
理论(17230)
图书(16809)
统计(16330)
世界(16155)
资源(16023)
共检索到512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晨沛  朱玮强  顾蕾  
本文以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从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个人收入方面,农村居民个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但相对收入的高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在家庭资产方面,拥有住房、汽车等家庭资产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在所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购房购车补贴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晨沛  朱玮强  顾蕾  
本文以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为研究基础,以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Ordered Probit)从个人收入和家庭资产两个角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个人收入方面,农村居民个人绝对收入对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影响,但相对收入的高低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在家庭资产方面,拥有住房、汽车等家庭资产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在所得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购房购车补贴覆盖面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银辉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的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重点考察家庭各项主要消费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居民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效应的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汽车消费、餐馆聚餐、家庭人均年收入、住房消费,而高档耐用品消费、品牌商场购物对于居民幸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分区域、分户籍的分析说明了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对居民幸福的影响。基于此,研究认为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共同作用才能产生更好的更持续的幸福效应,并且提出从消费观念和模式来控制"幸福成本",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远  毕文泰  滕奎秀  
[目的]通过探究家庭资产和社会互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OLS估计和有序Probit模型考察了家庭资产和社会互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社会互动在家庭资产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结果]随着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非住房资产、无风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社会互动程度的提升,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是正向显著影响。并且,较高程度的社会互动不仅能显著提高住房资产、非住房资产、无风险金融资产对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还能有效缓解风险金融资产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负向作用,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除风险金融资产,其他家庭资产的增加和社会互动程度的提升,均能提升农村居民感觉“非常幸福”的概率;社会互动在家庭资产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中起到正向显著的调节作用;东部地区或西部地区、家庭年收入中等和老一代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增加更容易提高其主观幸福感。由此,保障农村居民的住房资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并支持农村居民创业等是提高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立强  周静  
农村居民在非农工作岗位获得稳定的收入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福祉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的Mincer收入决定方程,应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技术,实证研究了不同维度个体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的影响,并进行了地区及就业身份的差异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交往、信任、社会互惠、政治参与以及就业身份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下,社会资本和就业身份对非农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  郭宇畅  
幸福是每个人的追求,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和2015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与农村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充足性、公共性和便利性这三个维度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便利性对改进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影响较为显著。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数据的描述统计,得出医疗卫生服务在当前最需要加强的公共服务中排在第二位,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的研究结果。针对实证分析结果以及两次调查的对比,提出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性以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便利性等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思博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框架,进而实现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剖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四个层面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传导路径均显著,其中"个人特征""社会资本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7和0.29,影响程度较深;"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特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09和0.08,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中国政府在制定意在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政策过程中,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同时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增强"生态环境特征""公共服务保障"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柠泽  周静  马丽霞  唐立强  
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策略的多样化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自主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运用无序多项选择模型探讨了信息获取媒介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的影响,进一步为了克服变量间互为因果关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两个工具变量并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内生性分析。研究表明:(1)相对于务农主导型,传统媒介使用频率与现代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兼农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并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相对于兼农型,现代媒介使用频率高的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2)不同类型的媒介使用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杂志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兼农型与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电视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小;报纸媒介、互联网媒介(包括手机上网)和手机定制消息媒介使用频率越高,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概率越大。农村居民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普通话能力及家庭经济水平等对农村居民生计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3)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现代媒介使用频率依然促进农村居民选择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敏  王帅  张莹  张林秀  孙彦  
[目的]目前关于幸福感的文献,多以研究产生幸福感的前置因素为主,但是对幸福感的逆向效应的研究常常被忽视。幸福感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炊事能源消费的微观数据调查和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因素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农村居民绿色炊事能源消费背后的驱动因素,以期对农村绿色能源消费引导政策提供指导。[方法]该文基于2016年CFPS的数据,运用描述分析和Binary Logistic回归,并采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对个人幸福感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进行赋权分析,重点分析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和客观幸福感对绿色炊事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结果](1)农村居民的主观、客观幸福感在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客观幸福感对男性组和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正效应。而主观幸福感只对女性组选择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3)幸福感对农村居民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主观幸福感只对东北地区的农村居民绿色炊事消费有显著正效应。(4)年龄小的女性群体更容易实施绿色炊事消费行为。[结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水平的提升对于预测绿色炊事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仅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缓解我国当前低生育水平难题,对延续我国未来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明宝  杨云彦  
如何防范低生育水平的长期持续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以及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评估了幸福感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幸福感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居民的生育意愿,在工具变量估计以及进一步控制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等因素的影响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幸福感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幸福感增强了城镇和相对年轻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而对农村和相对年长的育龄妇女没有显著影响。这意味着,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标的经济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文婷婷  
文章利用CGSS2010调查和《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研究亲贫式支出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亲贫式支出可提升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但效果不显著;从结构上看,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正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幸福感存在负效应;从区域差异上看,亲贫式支出对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效应要显著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此,文章提出公共支出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尤其要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且要调整支出结构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和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裴志军  
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家庭社会资本、相对收入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社会资本的四个维度——人际信任、制度信任、社会网络和共同愿景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人际信任、社会网络和共同愿景对情感体验有显著影响,而制度信任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明显;相对收入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明显,并且家庭社会资本的四个维度还通过相对收入影响生活满意度;在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中,情感体验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要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更要注意以信任、公共精神等价值规范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培育,提高农村家庭的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