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9)
- 2023(12805)
- 2022(11255)
- 2021(10425)
- 2020(8914)
- 2019(20287)
- 2018(20032)
- 2017(38965)
- 2016(21236)
- 2015(23400)
- 2014(23071)
- 2013(22980)
- 2012(20795)
- 2011(18689)
- 2010(18238)
- 2009(16647)
- 2008(16191)
- 2007(13863)
- 2006(11989)
- 2005(10175)
- 学科
- 济(82651)
- 经济(82552)
- 管理(61858)
- 业(60087)
- 企(50296)
- 企业(50296)
- 方法(41709)
- 数学(36626)
- 数学方法(36290)
- 财(22542)
- 农(21254)
- 中国(19625)
- 学(18603)
- 业经(17910)
- 贸(15720)
- 贸易(15716)
- 务(15461)
- 财务(15402)
- 财务管理(15383)
- 易(15256)
- 地方(15164)
- 企业财务(14698)
- 农业(14529)
- 制(13449)
- 技术(13446)
- 环境(13059)
- 理论(12823)
- 和(12615)
- 划(11641)
- 银(11454)
- 机构
- 大学(301412)
- 学院(298128)
- 管理(121752)
- 济(116888)
- 经济(114506)
- 理学(107222)
- 理学院(106073)
- 管理学(104204)
- 管理学院(103701)
- 研究(97862)
- 中国(70438)
- 科学(63640)
- 京(63148)
- 农(54090)
- 财(51781)
- 业大(50417)
- 所(49553)
- 研究所(45835)
- 中心(43820)
- 农业(42973)
- 财经(42845)
- 江(40819)
- 北京(39411)
- 经(39128)
- 范(37087)
- 师范(36611)
- 院(35409)
- 经济学(34363)
- 州(33336)
- 财经大学(32207)
- 基金
- 项目(214940)
- 科学(167626)
- 基金(157019)
- 研究(150114)
- 家(139294)
- 国家(138162)
- 科学基金(118055)
- 社会(94435)
- 社会科(89576)
- 社会科学(89549)
- 基金项目(84764)
- 省(83296)
- 自然(80200)
- 自然科(78345)
- 自然科学(78321)
- 自然科学基金(76919)
- 划(70911)
- 教育(68139)
- 资助(64523)
- 编号(59963)
- 重点(47650)
- 部(46847)
- 成果(46506)
- 创(44812)
- 发(44383)
- 科研(42004)
- 创新(41802)
- 计划(40657)
- 课题(40142)
- 教育部(39713)
- 期刊
- 济(119600)
- 经济(119600)
- 研究(82613)
- 学报(54474)
- 中国(48977)
- 农(47548)
- 科学(47257)
- 管理(41986)
- 大学(40082)
- 学学(38215)
- 财(38087)
- 农业(32942)
- 教育(27249)
- 技术(23569)
- 融(22147)
- 金融(22147)
- 财经(20184)
- 业经(19931)
- 经济研究(19658)
- 经(17091)
- 业(17027)
- 科技(15908)
- 问题(15821)
- 技术经济(14763)
- 版(14735)
- 业大(14649)
- 图书(14484)
- 理论(14250)
- 商业(13390)
- 实践(13183)
共检索到411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伟
一、引言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资产的基本价值完全体现在其市场价格中。如果说投资者都是理性人,那么一些不理性交易者的行为不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市场上的套利活动会产生自然选择效应。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都否定了这种说法。市场上非理性的交易会给市场带来一些用传统观点解释不了的现象,而且这些行为和产生的收益之间是有迹可循的。传统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并不存在于我国证券市场中,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也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一是投资者的"完全理性人"假设。我国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很大一部分,他们大多都抱有很大的投机心态,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光瑶,洪荧
教育投资收益率计量方法研究何光瑶洪荧ABSTRACTThemethodstomeasuretheeducationprofitrateintheWestwereanalyzed;then,combinedwiththerealsituationino...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佩琨 钟瑞军
本文首次研究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情绪(包括散户投资者情绪和大户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市场收益有助于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的预测,个人投资者情绪却无助于市场收益的预测。这是因为,个人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流动性有正面影响,但是股票流动性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导致个人投资者情绪不能预测市场收益率。中国股市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里,而且机构投资者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信息优势,投资行为更理性。本文从股票流动性这个新的角度来解释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有助于理解机构投资者的情绪比个人投资者的情绪更不易受股市大盘影响的观点。
关键词:
个人投资者情绪 市场收益 股票流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中超
本文仅就实际工作中业已广泛应用的绝对投资效果系数与动态投资收益率作粗浅探讨,因为这是评价工业企业投资效果的主要指标。绝对投资效果系数可用下式计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胜 汪瑞
文章把过度自信引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分析了过度自信对交易数量及收益回报定量影响:过度自信程度提升时,预期价值高估和预期交易数量增加;预期短期随过度自信水平提升而增加。以上这些结论的获得为股票市场投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过度自信 交易数量 预期回报 行为金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A股市场机构股票持有数据,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区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SUR估计,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否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都存在交易过多的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且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并无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机构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闫竹 王正位 佀佳欣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反映出基金投资者的实现收益率远低于公募基金的长期持有收益率。现实中,投资者并不总是具备长期投资视野,常常出现短视倾向。基于行为金融学框架,利用中国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投资者短视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发现短视会降低投资者基金投资收益。利用个人税收递延养老政策出台的外生冲击构造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显著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投资者的技术面信息依赖、损失容忍度低和追涨杀跌行为是投资者短视影响其基金投资收益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短视在投资者投资高风险基金、未接受专业建议时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更大,加强投资者教育有助于缓解短视的负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青
王信东同志对拙文“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见《技术经济》杂志1985年第1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载《技术经济》杂志1985年第4期,“也谈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其主要论点是:(1)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定理(拙文定理1,定理2,定理3)只有当“基准方案i和被比较方案j两者每年的净收益、分别各自相等,即成等额序列”时才能成立。(2)“在对若干个绝对投资额不等,且年净收益也不相等的方案比较中,由于这时E_n=E_j/i,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信东
看了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杨青同志关于《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之关系及其应用》一文(刊登在《技术经济》1985年第1期)后,很受启发,该文从数学的角度论证了静态投资收益率与静态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和动态投资收益率与动态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笔者除受教益外,还有一些就此问题不同的理解,现提出与读者和杨青同志请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青
投资收益率和追加投资收益率是技术经济分析常用的方法。本文对投资收益率与追加投资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运用这种关系证明利用投资收益率和追加投资收益率进行多方案选优的一种程序的正确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淑英 李京
为研究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选取东方财富网股吧论坛评论内容和中兴通讯股票收益率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股票收益的重要因素是投资者情绪,且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投资者情绪指数的上涨会导致短期股票收益率下降。文章为分析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投资者投资行为与市场监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投资者情绪 VAR模型 股票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超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近年来迅速发展,私募股权退出案例也不断增加。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私募股权投资收益了解甚少。文章不仅对对私募股权收益理论进行了梳理,而且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层次的收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时间、退出方式、退出市场对项目账面退出回报倍数存在显著的影响。投资时间对项目退出回报具有正向关系,以IPO退出以及在境内资本市场退出的项目拥有更高的回报倍数,但是投资时间与账面内部收益率具有反向关系。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退出收益 影响因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廖理 贺裴菲 张伟强 沈红波
本文利用中国某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股票交易数据,从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理论出发,采用投资者前期的超额净收益衡量过度自信行为,检验了过度自信对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其它因素后,(1)过度自信程度随着投资收益的增加而累积,个人投资者的超额换手率与前期收益率显著正相关;(2)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个人投资者对自身能力的判断更加客观,前期收益对过度交易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3)过度自信增加了犯错概率,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显著降低了他们的净收益。
关键词:
个人投资者 过度自信 过度交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琪
通过对1978~2005年统计数据分析,对全国和广东省农业、工业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教育明塞尔收益率进行了经验实证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和广东省各行业的教育收益率均为正,且明显大于工作经验的回报率;3个行业中工作经验回报率均为负数,说明工作经验对于收入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全国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回报率最高,工业次之,农业最低,而广东省的情况与全国情况相反。
关键词:
行业人力资本投资 明塞尔收益率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