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3)
- 2023(11967)
- 2022(10652)
- 2021(10018)
- 2020(8522)
- 2019(19819)
- 2018(19575)
- 2017(38809)
- 2016(20567)
- 2015(22918)
- 2014(22723)
- 2013(22772)
- 2012(20815)
- 2011(18591)
- 2010(18361)
- 2009(16719)
- 2008(16398)
- 2007(14255)
- 2006(12383)
- 2005(10798)
- 学科
- 济(87182)
- 经济(87078)
- 管理(64173)
- 业(61983)
- 企(53094)
- 企业(53094)
- 方法(44729)
- 数学(39491)
- 数学方法(39172)
- 财(24630)
- 农(20895)
- 中国(19414)
- 业经(18361)
- 地方(17650)
- 务(17432)
- 财务(17374)
- 财务管理(17348)
- 企业财务(16699)
- 学(16673)
- 贸(14951)
- 贸易(14944)
- 制(14893)
- 易(14392)
- 农业(14245)
- 理论(13209)
- 技术(13064)
- 环境(12839)
- 和(12590)
- 融(12324)
- 金融(12323)
- 机构
- 大学(294665)
- 学院(290371)
- 管理(123390)
- 济(117646)
- 经济(115274)
- 理学(108251)
- 理学院(107143)
- 管理学(105528)
- 管理学院(104989)
- 研究(90351)
- 中国(67686)
- 京(61606)
- 财(55184)
- 科学(54252)
- 财经(45460)
- 所(43515)
- 中心(42136)
- 业大(41954)
- 经(41562)
- 农(41427)
- 江(40169)
- 研究所(39460)
- 北京(39000)
- 范(36282)
- 师范(35964)
- 经济学(35055)
- 财经大学(34243)
- 州(33489)
- 商学(33157)
- 院(33032)
- 基金
- 项目(203764)
- 科学(161614)
- 基金(150848)
- 研究(148757)
- 家(129724)
- 国家(128672)
- 科学基金(112950)
- 社会(94701)
- 社会科(89913)
- 社会科学(89889)
- 基金项目(81339)
- 省(77161)
- 自然(74970)
- 自然科(73297)
- 自然科学(73281)
- 自然科学基金(71996)
- 教育(68126)
- 划(65482)
- 资助(62679)
- 编号(60452)
- 成果(47668)
- 部(45884)
- 重点(44156)
- 创(42288)
- 发(41232)
- 教育部(40099)
- 课题(39763)
- 人文(39579)
- 创新(39304)
- 科研(39278)
- 期刊
- 济(122318)
- 经济(122318)
- 研究(84112)
- 中国(48824)
- 管理(44305)
- 学报(42694)
- 财(42110)
- 科学(39817)
- 农(35630)
- 大学(32933)
- 学学(31098)
- 教育(27976)
- 融(26253)
- 金融(26253)
- 农业(24776)
- 技术(24261)
- 财经(22388)
- 业经(19467)
- 经济研究(19371)
- 经(18824)
- 问题(16129)
- 理论(15464)
- 图书(14868)
- 技术经济(14371)
- 实践(14230)
- 践(14230)
- 科技(13349)
- 现代(12987)
- 商业(12908)
- 业(12483)
共检索到410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娟 郑振龙 马长峰 林苍祥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康文津 顾明
自2010年证监会推出融资融券方案以来,A股市场上融资交易和融资余额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增长。目前A股市场上融资余额总量已达到万亿元的水平,对于中国股市的重要性日趋增加。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模式以及其对A股定价机制的影响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模式与市场回报率、流动性等重要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滞后股票收益与杠杆投资者的净融资交易额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我国杠杆投资者总体而言是追涨杀跌的趋势追逐者。股票价格下跌对融资交易的影响显著大于股票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且这种不对称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收益而非个股异质性收益所引起的。此外,杠杆投资者的融资交易行为与未来股票周度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负相关主要是由融资净卖出所引起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士光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股票市场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但卖空交易额不是股价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卖空机制的存在并未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由于卖空交易额和股价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就使得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龙炳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多账户 股价操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斌卿 王强松
本文以2007年2月27日和5月30日两次股市大跌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高质量的账户交易数据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大跌当日及其前后几日的买卖交易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方法对各类投资者的交易策略及其影响股市大跌的研究发现,D类机构(主要是公募基金)和散户中的大户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其交易行为不仅会影响随后的股价涨跌,也会影响到中小散户的交易策略,他们是上海股市中的知情交易者,且两类投资者在交易策略上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小散户扮演了噪音交易者角色,其大量交易为大户提供了流动性;B类机构(主要是法人机构)和D类机构在交易行为上有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论文研究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飞
在股票市场中,内幕信息的拥有者,即知情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对于股价波动,以及股票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具有关键的影响。在B&W模型与修正模型下,文章基于沪深两市的日内交易数据,对公开信息假说与隐藏性交易假说的实证检验探讨了A股市场价格波动、交易额、交易次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知情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及其影响。从其研究结论来看,隐藏性交易假说被接受,而公开信息假说不成立。其中,大额交易较容易存在内幕信息,股票市场知情投资者倾向于大额交易。
关键词:
内幕信息 知情投资者 隐藏性交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焦瑞新 孙学举
价格涨跌停限制作为防止证券市场过度波动、定价偏差,促进证券市场稳定的一种交易制度,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改进GARCH族模型,利用高频数据考察中国股市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涨跌停限制的磁吸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即存在涨幅的磁吸效应,而跌幅的磁吸效应却不甚明显。这说明涨跌停限制并非具有完全的减小波动性、稳定市场的效用。中国证券市场涨跌停限制磁吸效应的非对称性与中国证券市场限制卖空的交易制度以及投资者特有的交易行为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涨跌停限制 磁吸效应 改进GARCH模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旭南
以2006—2010年间的21 476个"股票交易龙虎榜"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注意力是否影响到中国投资者的股票交易行为。结果表明,"龙虎榜"事件对投资者的注意力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发生的信息瀑布又进一步强化了其作用。具体表现为,若"龙虎榜"事件与个股股价上升或证券营业部的净买入行为同时发生,则投资者更倾向于在短期内跟进买入;但经过较长时间,累积超额收益率又呈反转态势。由于我们的研究剔除了信息事件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学术界对注意力与资产价格关系的认识,而且对加强证券监管、保护中国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注意力 信息 投资者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振华 褚荣伟 陆雄文
因特网强大的通讯与实时能力使之成为绝佳的交易平台,随着因特网使用者的日益增加,网络购物在台湾也形成一股热潮,然而在因特网的环境中,网络消费者对网站的信任相当薄弱。为了找出网络消费者对网络商店的信任关键因素,提高网络商店的收益,本研究希望通过实证的数据分析,了解B2C购物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程度的决定因素,并给出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从而希望对网站经营者提供管理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B2C 在线信任 隐私 安全 网络社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振龙 孙清泉
国人赌性较强,这种博彩偏好是否会反映在股票市场是本文的研究主题。限于调查数据和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使用低股价、高的历史日收益率和高换手率识别股票的彩票特性,并用Kumar(2009)提出的低股价、高特质偏度和高特质波动率检验上述指标的合理性。结果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彩票偏好,但彩票偏好并无明显的行业聚集和个股持续现象。除了规模效应之外,彩票偏好并不为公司特征所解释,而与博彩行为一致,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显著影响。同时,由于彩票类股票被彩票偏好投资者过度追逐,其年收益率至少低于其他股票5%。
关键词:
博彩偏好 特质偏度 宏观因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利用A股市场的日内高频数据,研究我国股市涨跌停板制度是否存在“磁吸效应”,从而判断涨跌停板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在面临个股较大涨跌幅时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一,我国A股市场涨跌停板的设定并不会导致投资者流动性风险的增加;二、投资者观察到股价大幅波动时会比较谨慎,涨跌停板的存在抑制了股价波动的进一步增大;三,临近收盘时,如果股价已下跌了较大的幅度,投资者的损失规避交易会造成股价的继续下跌。
关键词:
高频数据 涨跌停 磁吸效应 投资者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孔小伟
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本文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公司股票是否投资者参与方面有所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在转增股本时的决策。结果发现,公司股价"拆低"显著地增加了公司的投资者参与度;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投资者参与度并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基于序数Logit模型的结果显示,公司在转增时并未将投资者参与度放在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
转增股本 投资者参与 序数Logit回归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培源 施东晖
金融市场中的很多现象都是由人的流行心态和狂热心理所决定的,人在证券市场中的行为是在“贪婪与恐惧”中摇摆的结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建军 王美今
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考察股市政策对风险厌恶的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其结论是:若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将比理性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若股市政策明朗稳定,过度自信投资者与理性投资者均要比股市政策不明朗不稳定时买入或卖出更多的股票。长期中,过度自信投资者对股市政策的自信程度能够影响两个投资者群体的规模。具体而言,当过度自信投资者更自信时,过度自信投资者群体规模上升;反之则下降。基于此,我国股市低迷的现状得到了言之有据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股市政策 理性投资者 过度自信投资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