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1)
2023(2820)
2022(2447)
2021(2365)
2020(2009)
2019(4528)
2018(4491)
2017(8998)
2016(5071)
2015(5818)
2014(5805)
2013(5871)
2012(5665)
2011(4914)
2010(4943)
2009(4834)
2008(5200)
2007(4922)
2006(4550)
2005(4150)
作者
(14531)
(12348)
(11994)
(11919)
(7744)
(6083)
(5588)
(4658)
(4601)
(4541)
(4390)
(4183)
(4125)
(4041)
(3817)
(3734)
(3722)
(3633)
(3582)
(3370)
(3208)
(3029)
(2878)
(2858)
(2835)
(2771)
(2749)
(2698)
(2611)
(2541)
学科
(21634)
税收(20191)
(20020)
(17561)
经济(17526)
管理(14405)
(13910)
(13858)
(10693)
企业(10693)
收入(9476)
方法(7750)
数学(6620)
数学方法(6459)
(5937)
中国(5186)
财政(5176)
国民(4774)
(4627)
财务(4617)
财务管理(4603)
(4553)
(4520)
国民收入(4481)
(4460)
企业财务(4335)
(4276)
财富(4276)
农业(4242)
(3340)
机构
大学(72645)
学院(71548)
(28845)
经济(28223)
研究(24155)
管理(23826)
(21558)
理学(20060)
理学院(19838)
中国(19594)
管理学(19351)
管理学院(19229)
(15766)
科学(15035)
财经(15017)
(13528)
(13002)
(11991)
(11442)
(11372)
研究所(11153)
财经大学(10955)
中心(10772)
北京(10358)
经济学(9804)
(9790)
(9532)
业大(9436)
(9213)
农业(8880)
基金
项目(40972)
科学(31244)
基金(30100)
研究(29279)
(26597)
国家(26367)
科学基金(21967)
社会(18772)
社会科(17727)
社会科学(17722)
基金项目(14889)
(14414)
自然(13597)
资助(13536)
自然科(13349)
自然科学(13345)
自然科学基金(13095)
教育(12937)
(12462)
编号(12084)
成果(11539)
(8955)
(8952)
重点(8950)
国家社会(8329)
大学(8148)
项目编号(8137)
(7875)
科研(7862)
(7861)
期刊
(33769)
经济(33769)
研究(28689)
(17558)
(15191)
(14937)
中国(14631)
学报(13542)
税务(13461)
(10793)
大学(10052)
科学(10045)
学学(9470)
管理(8955)
财经(7390)
农业(7073)
教育(7017)
(6321)
(6139)
金融(6139)
经济研究(5846)
技术(5200)
国际(4615)
(4239)
(4239)
涉外(4239)
问题(4220)
(4179)
(4012)
财会(4012)
共检索到121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昭  
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但一般认为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可接受也是必要的,真正需要消除的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收入差距,因为这种不平等是“不公平的不平等”。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5年和2019年的微观调研数据,基于“环境-努力”框架下机会平等的实证研究范式,考察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机会平等效应。研究结果证实,个人所得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中的机会不平等。新税法下这一效应短期内有所弱化,但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又有助于维护机会平等。研究指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框架较为合理,但个人所得税机会平等效应的发挥还有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税制的不断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宇  刘穷志  
本文构建了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以及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对于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实际、最优和最大效应指标。运用中国省份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个人所得税正在加速恶化居民收入不平等,并且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中发挥主要作用;转移支付对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力量较弱,而且离最优指标"要求"越来越远;个人所得税-转移支付系统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并且加剧程度越来越严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福成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来分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分析得出了个人所得税中的费用扣除额和平均税率不仅直接影响税后收入,也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而间接影响税后收入,从而影响劳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合理的费用扣除额水平和平均税率应随着人力资本积累效率、父母的利他主义倾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的收入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本文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几乎不起作用;第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成本高昂;第三,由于个人所得税的低效率,如果政府想利用税制来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现象,最好考虑其他的方法;第四,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以低收入者为目标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其他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朱王林  
收入分配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且多使用横截面数据,分析结论难免有所欠缺。本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2002年至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在2002年至2004年逐渐增强,而在2005年至2011年逐渐减弱,其中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逆向调节作用不断增大是我国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再分配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牛雪红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在分析居民收入特征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的整体及其分解两个层面评估了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课税增强了税制的累进性,改善了横向公平,但基本费用标准提高、税率结构调整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降低了平均税率,纵向公平效应下降,从而使收入分配效应减弱;分项收入中对经营所得征税发挥了正向的收入调节作用,但对综合所得和财产所得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显著;分组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效应不足。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需要适当协调不同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力度,并优化财政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平分配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艳  
本文针对单一所得税制和超额累进所得税制从平均税率、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和MT指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了不同免征额和最高边际税率的单一所得税制MT指数。研究结论表明:单一所得税制由于免征额的存在不但能够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甚至可能发挥优于超额累进所得税税制的公平分配的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詹新宇  杨灿明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探讨。对比居民收入的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发现,尽管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有所改善,但其整体再分配效应依然较弱。实证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不仅受到城镇化、地区间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还表现为居民收入来源结构与税收来源构成的非协同性变化。增强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调节效应,需从优化外部治税环境、优化税制设计、提高征管水平三方面着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晓蕙  刘广洋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与现实中的社会公平诉求有着较大差距,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应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霏  
201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革对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改革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个人所得税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被弱化,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职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玉栋  庞伟  
本文基于2003-2015年24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对城乡居民基尼系数的影响。结果发现,个人所得税总体上与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个人所得税从整体上表现出累退性,不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在于其中的6项所得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因为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抵消了工资薪金所得和财产租赁所得对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