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0)
2023(17622)
2022(14909)
2021(13801)
2020(11730)
2019(26713)
2018(26355)
2017(50398)
2016(27756)
2015(30558)
2014(30147)
2013(29996)
2012(27112)
2011(24125)
2010(24017)
2009(22408)
2008(22393)
2007(19405)
2006(17372)
2005(15615)
作者
(80078)
(66276)
(66132)
(62928)
(42216)
(32002)
(29979)
(25949)
(25113)
(23703)
(22655)
(22437)
(21313)
(21164)
(20698)
(20222)
(20014)
(19772)
(19102)
(18916)
(16758)
(16290)
(16169)
(15320)
(14892)
(14776)
(14766)
(14678)
(13259)
(13032)
学科
(108859)
经济(108717)
(100699)
管理(90933)
(89477)
企业(89477)
方法(49466)
数学(39763)
数学方法(39394)
(38150)
(36004)
业经(33419)
中国(27309)
(25086)
财务(25023)
财务管理(24991)
农业(23875)
(23744)
企业财务(23727)
(23689)
贸易(23679)
(23117)
(22157)
技术(21110)
税收(20693)
(20521)
(20410)
(19860)
理论(19820)
地方(19740)
机构
学院(388717)
大学(385138)
(156263)
管理(156175)
经济(153177)
理学(134867)
理学院(133483)
管理学(131458)
管理学院(130769)
研究(126833)
中国(97134)
(81879)
科学(79620)
(77611)
(71589)
(64452)
业大(61533)
财经(60428)
(58529)
研究所(58314)
中心(57013)
农业(56536)
(54985)
北京(51376)
(46920)
(46429)
师范(46364)
经济学(45989)
(45795)
财经大学(44655)
基金
项目(262359)
科学(205255)
基金(190008)
研究(189274)
(166932)
国家(165474)
科学基金(142080)
社会(119218)
社会科(113098)
社会科学(113066)
(103187)
基金项目(101124)
自然(93540)
自然科(91375)
自然科学(91348)
自然科学基金(89753)
(86053)
教育(85562)
资助(77762)
编号(76773)
成果(61103)
重点(58368)
(56969)
(56530)
(55721)
创新(52246)
课题(52017)
(51142)
科研(50291)
国家社会(49012)
期刊
(172815)
经济(172815)
研究(117752)
中国(72683)
(65563)
学报(64135)
(61645)
管理(59664)
科学(56612)
大学(47837)
学学(45371)
农业(45137)
教育(39567)
技术(33443)
(32420)
金融(32420)
业经(30746)
财经(29185)
经济研究(27484)
(26124)
(24929)
问题(22746)
技术经济(20127)
科技(18939)
(18356)
(18341)
现代(18160)
商业(18039)
(17782)
理论(17751)
共检索到57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龚世豪  严勇翔  阳立高  杨湘琳  
本文以2006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切入点,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个人所得税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这一结论在改变处理组的界定标准、改变出口产品质量测度方式、控制加入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排除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影响、排除企业进入退出效应后依然成立。(2)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个人所得税改革一方面通过员工效率工资效应和企业要素调整效应提升了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税收转嫁效应抑制了出口产品质量。(3)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多维分析发现,个人所得税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还有效提升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出口技术复杂度和一般贸易占比。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个人所得税改革在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同时也有助于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即实现了劳动者和企业的双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铃  林伟明  戴永务  
鲜有文献检验“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无助于认清“放管服”改革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升级的贡献。利用《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 2014)》提供的“放管服”改革评价数据,以及23个省份、103个地级市、2 141家木材加工企业2014年的截面数据,引入Tobit模型评估“放管服”改革对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区“放管服”改革对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从细分指标看,地区“放管服”改革的促进效应主要来自“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的贡献;(3)从影响机制看,地区“放管服”改革会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寻租行为促进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从调节效应看,地区“放管服”改革能正向调节技术创新、节约成本、降低融资难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铃  林伟明  戴永务  
鲜有文献检验“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无助于认清“放管服”改革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升级的贡献。利用《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CPES 2014)》提供的“放管服”改革评价数据,以及23个省份、103个地级市、2 141家木材加工企业2014年的截面数据,引入Tobit模型评估“放管服”改革对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区“放管服”改革对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从细分指标看,地区“放管服”改革的促进效应主要来自“简政放权”和“优化服务”的贡献;(3)从影响机制看,地区“放管服”改革会通过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寻租行为促进木材加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4)从调节效应看,地区“放管服”改革能正向调节技术创新、节约成本、降低融资难度,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星  
在1980~2006年的2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800元/月,2006年改为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明志  铁瑛  
本文将产品质量异质性和效率工资同时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了工资上升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水平的调节,只有在劳动生产率水平足够高时,工资上升才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控制了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资的反向作用之后,工资上升会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工资上升会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铭心  汪亚楠  郑乐凯  石悦  
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中国海关数据,系统性地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在机制分析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营运资本的效率和缓解营运资本的融资约束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另外,数字金融强化了正规制度及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发展摆脱了对地区信任感及合作观念等社会心理的依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阳   冯程程   徐梦琪   刘凯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使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显著。本文发现背后的影响机制是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当地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从而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沿海城市企业和资源加工业企业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定、实现贸易增长模式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瀚坤   韩民春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本文使用平均税率这一指标分析不同收入群组在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税负变化情况,认为对绝大多数收入群组来说,本次税改是减税的改革。当然,不同收入群组的减税效应不同。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应提高个人所得税占GDP比重、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计税办法、更加倚重财政支出端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等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兰冰  路少朋  
企业是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高速公路通车为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提供了可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连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定量识别高速公路通达性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速公路连通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接入效应"和"创新促进效应"是高速公路推动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有效机制;高速公路连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主要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性与城市区位等因素差异,非国有企业、高资本密集度和低竞争度行业企业以及中心城市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加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研究,对于深刻理解高速公路建设的政策涵义和探索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丹妮  盛斌  邵朝对  
中国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攻关期,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质量强国和贸易强国的重中之重。本文使用2000—2007年中国微观数据对表征本地化生产体系的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这意味着,总体而言,在中国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大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样本选择偏差后,结果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经济在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占优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过度竞争效应,进而使得产业集聚对这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固定成本投入效率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64.98%归因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且其是产业集聚促进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腾龙  
本文研究了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效应及机制。利用2000~2011年BACI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尽量外生的企业—目的地—年份层面的外部需求变量,并采用需求函数法估算企业—目的地—产品—年份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研究结论表明,外部需求变动同方向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亦即正向(负向)外部需求提升(降低)出口产品质量,该结论在改变外部需求、产品质量测算方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与检验表明,外部需求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外部需求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有效渠道。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外部需求对民营企业、中间品和资本品、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且来自中高收入目的地的需求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最大。以上结论为企业面对外部需求变动和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以补贴对出口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为例,探讨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首先利用八分位海关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然后匹配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补贴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总体上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生产效率高、研发水平高、人力资本丰富、广告投入大、无形资产多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对融资约束企业促进作用较弱;相比其他类型企业,补贴对外资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优化补贴方式、增强补贴使用监督力度,针对本土企业的监管尤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