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2)
- 2023(6905)
- 2022(5659)
- 2021(5262)
- 2020(4118)
- 2019(9460)
- 2018(9283)
- 2017(17623)
- 2016(9333)
- 2015(9998)
- 2014(10060)
- 2013(9769)
- 2012(8579)
- 2011(7725)
- 2010(7696)
- 2009(7357)
- 2008(7177)
- 2007(6305)
- 2006(5830)
- 2005(5258)
- 学科
- 济(36345)
- 经济(36285)
- 管理(25690)
- 业(22431)
- 税(21709)
- 税收(20275)
- 收(20105)
- 企(18314)
- 企业(18314)
- 方法(14880)
- 财(14834)
- 数学(13508)
- 数学方法(13350)
- 农(11026)
- 制(10739)
- 中国(10556)
- 业经(9180)
- 体(7528)
- 农业(7440)
- 收入(7273)
- 地方(7136)
- 财政(7069)
- 银(6872)
- 银行(6870)
- 行(6602)
- 体制(6438)
- 融(6249)
- 金融(6248)
- 环境(6206)
- 贸(5915)
- 机构
- 学院(125888)
- 大学(122965)
- 济(54055)
- 经济(53021)
- 管理(47306)
- 研究(41716)
- 理学(40403)
- 理学院(40026)
- 管理学(39498)
- 管理学院(39266)
- 财(33492)
- 中国(33039)
- 京(24944)
- 财经(24350)
- 科学(23729)
- 经(22011)
- 所(20496)
- 江(19719)
- 中心(18566)
- 研究所(18031)
- 财经大学(17814)
- 经济学(17076)
- 农(16780)
- 范(16200)
- 北京(16147)
- 师范(16093)
- 院(15508)
- 经济学院(15492)
- 业大(15354)
- 州(15250)
- 基金
- 项目(81813)
- 科学(64707)
- 研究(63131)
- 基金(58379)
- 家(49914)
- 国家(49445)
- 科学基金(42919)
- 社会(41699)
- 社会科(39615)
- 社会科学(39602)
- 省(32479)
- 基金项目(30256)
- 教育(28656)
- 划(26609)
- 编号(26418)
- 自然(24869)
- 自然科(24298)
- 自然科学(24292)
- 自然科学基金(23787)
- 资助(23170)
- 成果(21132)
- 课题(18324)
- 重点(18152)
- 部(17938)
- 发(17826)
- 国家社会(17812)
- 创(17216)
- 制(16869)
- 性(16808)
- 项目编号(16322)
共检索到198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清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所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有必要继续减税,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具体对策包括:将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支出范围扩大为子女养育支出,增加家庭合并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建立负所得税制度。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居民消费 消费需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秀燕 董长瑞 靳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研究了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减免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同时,个体户家庭因流动性约束的影响而更为敏感;分消费类型看,食品、日常和居住消费的增加较为明显,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没有显著的变化;分地区看,个人所得税减免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促进,但是,在工薪家庭,作用程度依次减弱,在个体户家庭,西部地区的刺激效应最大,东部次之,中部稍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个人所得税减免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思路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姗颖
基于现有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分析2018年个税改革对税收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此次个税改革使合肥市税收收入增速、个税收入、个税收入占比税收收入下降,减税效果总体显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但城镇居民消费在短期内并未得到显著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经庭如 曹结兵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一是建立渐进式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具体而言:(1)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体现按所得性质分类、按所得多寡综合的小分类、大综合,寓分类于综合的要求。(2)课悦单位的选择。综合模式下应选择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但目前我国以家庭为课税单位存在制度衔接、婚姻中性、扣除计算等现实阻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经庭如 曹结兵
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一是建立渐进式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具体而言:(1)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体现按所得性质分类、按所得多寡综合的小分类、大综合,寓分类于综合的要求。(2)课悦单位的选择。综合模式下应选择以家庭为课税单位。但目前我国以家庭为课税单位存在制度衔接、婚姻中性、扣除计算等现实阻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润 陈斌开
本文研究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消费的刺激效应。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文章考察比较了工薪收入和个体户经营收入个税变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政策对于提升工薪阶层消费效果非常显著,个税下降100元,居民消费将上升138元;由于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和短视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个税改革对不同类型家庭消费的刺激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同时,税收下降对个体户消费行为影响较小且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税赋过高直接抑制了居民消费,降低个人所得税、提高居民收入比重是刺激居民消费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税改革 消费 CFPS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星
在1980~2006年的2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800元/月,2006年改为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经庭如 曹结兵
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税制结构,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个人所得税是直接税中的重要税种。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比重较低,功能弱化,原因在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定位不准、存在认识误区。因此,应从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功能、调节功能、增强公民纳税意识等方面定位个人所得税,并通过减轻商品劳务税、加强税收征管等配套改革,实现提高个人所得税收入比重进而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目标。
关键词:
直接税 税制结构 个人所得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翁渭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霏
201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革对我国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改革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个人所得税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作用被弱化,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收入分配职能。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收入分配格局 税制改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黄晓虹
基于CHIP城镇居民微观数据,本文以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契机,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研究其对消费的影响及在消费结构上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提高免征额可促进居民消费,而相比来说,调整免征额的同时降低边际税率、减少税率级数的减税措施,更有利于刺激消费。从消费结构的再分配效应来看,减税措施使得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比下降,转为衣着、生活、教育及其他方面,其中,中等及中高收入者的消费结构受税改影响最强烈。因此,未来税改应保持减税主旨不变,且不应单纯调整免征额,有必要配合边际税率、税级数等减税措施一并实施,以此进一步降低居民税负,刺激消费以及消费结构升级。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消费支出 再分配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凤羽
要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职能,就必须尽快实施综合计征模式。综合课征制应允许夫妻联合申报。费用扣除方面,除基本费用扣除外,应对大额必要支出、赡养费用、生产性投入进行扣除。应建立费用扣除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取消附加费用扣除。税收征管需要重点关注两大环节:一是建立各类所得的预征制度;二是通过利益诱导,引导纳税人主动申报。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综合计征 税收征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跃序 陈平路 马成
文章构建了一个中国的税收CGE模型,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主要手段(调整免征额和累进税率)的福利效应,同时从居民福利的角度对综合所得税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适当提高免征额额度可以调节居民的相对福利,但是如果额度设置过高反而会背离改革的初衷让高收入者获得更多的实惠;(2)仅就社会总福利的改善来看,累进税率和免征额的组合调整效率要优于单纯的免征额提高,但是具有累退性;(3)综合所得税制即使在2.7%的个税损失下仍可明显增进社会福利,并改进除农村、城镇最高收入者之外所有居民组的福利,具备良好的调节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春虹
本文依据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累进税率,构建单调递增分段函数对税负分布进行分析,对其平均有效税率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税基与边际税率的匹配,对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平均有效税率分布进行福利评价;以纳税人收入有限识别力作为税基级距的划分基础,旨在税收公平与效率兼容,对新个税进行福利经济学解读并提出预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明熙
一、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从分配方面讲主要存立着两大矛盾:一是在国有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所普遍存在的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二是在非国有制单位和不同地区乃至全社会所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少数人暴富现象。这两类矛盾的同时存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对我国现代化大业的实现造成了障碍。应该看到,第一种矛盾的解决,主要应通过深化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工资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来加以解决,对此税收是无能为力的。而第二种矛盾的解决,则主要应依靠税收和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