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2)
2023(6517)
2022(5495)
2021(5353)
2020(4304)
2019(10315)
2018(10514)
2017(18077)
2016(10932)
2015(11988)
2014(11943)
2013(10779)
2012(10103)
2011(9079)
2010(9622)
2009(8887)
2008(8960)
2007(8172)
2006(7854)
2005(7434)
作者
(25636)
(21285)
(21076)
(20660)
(13835)
(10352)
(9920)
(8311)
(7900)
(7867)
(7446)
(7309)
(7149)
(7056)
(7028)
(6698)
(6274)
(6259)
(6166)
(6013)
(5821)
(5185)
(5153)
(5145)
(4940)
(4859)
(4753)
(4719)
(4392)
(4271)
学科
(31015)
经济(30960)
管理(21723)
(21657)
(20285)
税收(20217)
(20048)
教育(19899)
(17431)
企业(17431)
中国(16772)
(16216)
(12353)
(11940)
贸易(11936)
(11799)
(10580)
方法(10554)
理论(9891)
(9066)
数学(8678)
财政(8588)
数学方法(8552)
(8348)
(7921)
出口(7920)
出口贸易(7920)
(7712)
教学(7514)
(7279)
机构
大学(142661)
学院(135843)
(53475)
经济(52255)
研究(51973)
管理(41165)
(35397)
中国(34808)
理学(33786)
理学院(33281)
管理学(32702)
管理学院(32392)
(31752)
教育(30208)
(28753)
师范(28662)
科学(27115)
(25762)
财经(25282)
(24062)
师范大学(23767)
(22938)
研究所(22489)
北京(21621)
中心(21276)
财经大学(18522)
经济学(18435)
(18256)
(18104)
经济学院(16598)
基金
项目(76681)
研究(67800)
科学(61684)
基金(52905)
(45133)
国家(44175)
社会(41964)
社会科(39491)
社会科学(39478)
教育(38886)
科学基金(36409)
编号(30318)
成果(29713)
(29012)
(26593)
基金项目(25828)
课题(24087)
资助(21422)
(20645)
(20338)
(19810)
项目编号(18843)
重点(18574)
自然(18558)
教育部(18329)
规划(18173)
自然科(18105)
自然科学(18099)
自然科学基金(17794)
(17314)
期刊
研究(65700)
(63900)
经济(63900)
教育(51946)
中国(39717)
(28451)
学报(18096)
管理(15467)
大学(15450)
(15447)
(15306)
科学(14705)
技术(13889)
财经(13878)
税务(13705)
(13549)
(12807)
金融(12807)
学学(12489)
职业(12429)
(11978)
经济研究(10747)
(10168)
国际(9644)
问题(8890)
农业(8719)
(8213)
论坛(8213)
技术教育(8057)
职业技术(8057)
共检索到243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利利  刘洪愧  
教育支出增加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来提高家庭教育支出,这也是评估个税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税改革在增加家庭教育支出的同时,显著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缩小了家庭教育支出差距;并且,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家庭孩子数量和孩子学习阶段差异方面。因此,国家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收入分配调节,是改善家庭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制度很难成为我国个税改革的样板。越来越复杂的美国个税束缚了其调节分配功能的发挥。超过一半的OECD成员国已经放弃旧制,改为按个人课征个税,这使税制变得简单,同时避免了个税对社会"婚姻中性"的妨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一税,个税变得进一步简单、透明和实质公平。放弃累进税,个税按个人征收还是按家庭征收的选择、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的权衡等难题将不复存在。树立新的公平观,我国个税改革应走向单一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鹏  
家庭课税观点近年来广受热议,移植西方的家庭课税制度需要充分探究国外家庭课税的理论渊源与制度设计,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与我国税制的非契合性特点、以综合所得为征税模式与我国税制的非可行性特点、设计家庭费用扣除与我国税制的非公平性特点共同形成了家庭课税在我国施行条件尚不成熟的客观困境,家庭课税并不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然之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倓  
个人所得税是现代税制体系的一个基本税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个人所得税在调整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制的理论基础分析,探讨现下推行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可行性和配套要求,并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初步设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亚飞  吴瑞君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联立方程模型,从全面的家庭税负角度出发,对个人所得税减免、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到个人所得税改革冲击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概率比未受冲击的家庭高19.4%,个税改革对家庭生育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家庭个税减免额度越高,个税改革的生育促进效应越强,并且高孩次相对于低孩次对个税减免更敏感;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活必需品间接税率应进一步降低以增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生养能力。研究表明,推动税收政策改革是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的重要环节,在税改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税收制度调整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诺敏  张世伟  曙光  
近十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但为抑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需不断优化与改革。为解决现有个人所得税适用税表存在的不足,根据最优税模型计算出最优税率,提出将现有税表改成四档税率,最高档改为收入超过免征额8000元以上,对应税率改为49.8%。改进后的税表能纠正近三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导致的高收入群体税负减少的偏差,改善收入差距现状,更好地实现个人所得税改革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伟  赵新  杨牧  余菁  
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融合了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的优点,既有利于及时监控税源,又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所得税税负横向不公平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的主要内容、征管制度和征管保障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星  
在1980~2006年的2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800元/月,2006年改为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传江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自然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应在起征点、税率等方面作合理调整外,更要在征收单位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其中征收单位应该由现在的个人逐步转向家庭,即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将夫妻的所得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以家庭所得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再区别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就业、教育、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德勇  
税制改革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又是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十三五"时期,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从而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本文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一步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以及促进税收征管机制转型出发,认为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策取向应是以公平为导向,实行综合所得税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彭妙薇   陈志刚   徐进  
从税收的基本要素出发解构税收普惠的内涵,其前提在于课税对象的普遍性,设计核心在于纳税人的普遍性,而计税依据则会对税收普惠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制约。个人所得税是税收普惠最好的载体和工具,因此,从税收普惠的视角出发,应围绕增加纳税人的数量、扩大和提高课税对象的范围和真实性、完善超额累计税率的级数和级距以及实施以家庭为纳税申报单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不断增强税收的普惠性,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泽   邹红   何阳  
本文基于城镇住户调查(UHS)2010—2012年家庭收支月度信息,利用收入组群的纳税差异,分析个税免征额调整对居民家庭收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个税免征额调整显著提高了受个税改革影响家庭月均自报可支配收入8.3%—10.1%,其中工资收入增长10.1%—11.2%;同时增加了消费性支出2.5%—3.2%,其中食品支出和服务支出分别增长3.2%—4.3%和3.1%—4.9%。自报收入增幅远远高于消费增幅的原因可能是改革前家庭低报收入,而改革后家庭低报收入的程度有所降低。从收入组群和家庭支出负担异质性来看,减税会显著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增加有债务支出和有子女教育支出家庭的总消费和食品消费。本文还发现,家庭工资集中指数越高,个税改革的减税效果越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文琳  
公平视野下的美国联邦个税,在税收理念、纳税人意识、税基结构以及个税的纵横向维度上都贯穿了公平的特性。这种公平的特性对于调节贫富分化以及维持个税制度的良性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滥觞于西方的中国个税,已经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而成熟的联邦个税可为中国的个税改革提供借鉴的因子。个税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将公平的因素融化于抽象的税收理念和实体的制度设计中。具体而言,强化"纳税人"意识、普遍提高征收率、纠正"倒金字塔结构"、设计综合类税制等都是适当的改革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涂瑞珍  林荣日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上海城乡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负担的特点问题。研究发现,子女就读的教育阶段、城乡背景、家庭总收入等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及教育负担影响较大。调查显示,目前上海城乡居民家庭基本上能支付初中及以下层级的公立教育费用,但是高中及以上层级的教育支出对上海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阶层居民)家庭仍有较大的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梁季  
我国个人所得税下一步如何改革,是各方面所关心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此试作条理化并力求深入、具体的分析,在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地位、作用、现状、问题和可借鉴的国际经验作出勾画之后,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取向、基本目标与原则、技术条件分析和具体方案设计建议,并针对各方热议的"起征点"问题提出其合理解决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