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92)
2023(14130)
2022(12427)
2021(11809)
2020(9944)
2019(23223)
2018(23384)
2017(45852)
2016(24729)
2015(27586)
2014(27468)
2013(26810)
2012(24056)
2011(21211)
2010(20887)
2009(19073)
2008(18638)
2007(15684)
2006(13745)
2005(11710)
作者
(66477)
(55135)
(54710)
(52649)
(35077)
(26470)
(25093)
(21688)
(21092)
(19498)
(18888)
(18651)
(17316)
(17296)
(17152)
(16863)
(16461)
(16404)
(15766)
(15511)
(13532)
(13469)
(13249)
(12754)
(12372)
(12216)
(12063)
(12005)
(11045)
(10694)
学科
(94063)
经济(93943)
管理(71361)
(67348)
(56947)
企业(56947)
方法(46169)
数学(40737)
数学方法(40196)
(29739)
(25635)
中国(24419)
(21848)
业经(20848)
税收(20400)
(20225)
(19349)
(18483)
(18014)
财务(17944)
财务管理(17906)
地方(17486)
农业(16822)
企业财务(16815)
(16042)
贸易(16038)
理论(15886)
(15587)
(15198)
技术(14272)
机构
大学(332980)
学院(331629)
管理(135515)
(133275)
经济(130506)
理学(118320)
理学院(117112)
管理学(115055)
管理学院(114433)
研究(105465)
中国(78439)
(69523)
(66822)
科学(64162)
财经(52550)
(51153)
(48617)
业大(48004)
中心(47981)
(47922)
(47396)
研究所(46325)
北京(43671)
(42408)
师范(42041)
经济学(40279)
财经大学(39363)
(38675)
(37989)
农业(37577)
基金
项目(231347)
科学(182518)
研究(171033)
基金(169019)
(146068)
国家(144887)
科学基金(125972)
社会(107795)
社会科(102197)
社会科学(102167)
基金项目(90110)
(89069)
自然(81980)
自然科(80098)
自然科学(80078)
教育(78866)
自然科学基金(78615)
(74946)
编号(70587)
资助(69800)
成果(56639)
(51415)
重点(50847)
(48126)
(47945)
课题(47110)
创新(44884)
教育部(44790)
国家社会(44407)
科研(44315)
期刊
(139789)
经济(139789)
研究(102081)
中国(59677)
(52094)
学报(49438)
管理(48260)
科学(45036)
(43158)
大学(38293)
教育(36988)
学学(35921)
技术(29779)
农业(29713)
(25627)
金融(25627)
财经(24788)
业经(22648)
经济研究(22495)
(21058)
问题(18150)
(16506)
理论(16399)
图书(16156)
技术经济(15840)
(15820)
财会(15048)
实践(15033)
(15033)
科技(14890)
共检索到478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冯大威   张志鑫  
本文分析2011和2018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劳动供给的影响,探讨了劳动者调整成本与收益对个体劳动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发现:首先,2011年个税改革提高了个体劳动供给,其劳动激励效果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群体间具有显著异质性,调整成本因群体不同也各有差异;其次,调整成本会削弱劳动者对改革的行为反应;最后,2018年个税改革的调整成本对劳动者的影响较2011年进一步扩大。本文建议政府在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全面准确考虑劳动者的调整成本和收益,优化税收与就业政策,持续释放劳动力供给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冯大威   张志鑫  
本文分析2011和2018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中国劳动供给的影响,探讨了劳动者调整成本与收益对个体劳动行为决策的作用。研究发现:首先,2011年个税改革提高了个体劳动供给,其劳动激励效果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群体间具有显著异质性,调整成本因群体不同也各有差异;其次,调整成本会削弱劳动者对改革的行为反应;最后,2018年个税改革的调整成本对劳动者的影响较2011年进一步扩大。本文建议政府在推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需全面准确考虑劳动者的调整成本和收益,优化税收与就业政策,持续释放劳动力供给潜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音频  杨晓妹  
我国个人所得税前后经历了六次改革,而历次改革对劳动供给影响如何?或者说劳动供给对个人所得税的反应程度(敏感度)如何?都需要运用有效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进行检验。我们应用微观模拟方法,对我国2008年和2011年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男性的劳动供给缺乏弹性,因而这两次的个人所得税调整主要对女性劳动供给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且2011年的税改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程度更大。就劳动供给结构而言,不同所有制企业女职工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呈差异性,不同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税收敏感度也呈差异性,税改对中低收入阶层女性劳动供给的激励作用最大。因此,建议政府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冯楠  韩树煜  陈治国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人所得税改革会提高中老年劳动者的劳动参与率,但对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影响较弱。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减税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在是否参与劳动方面,西部地区中老年劳动供给意愿要显著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劳动供给时间方面,东部地区要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政府应通过个人所得税改革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利用税收政策扶持中老年群体就业,同时要推动完善区域差别化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发挥个税调节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聂海峰  邢春冰  
利用2005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我们使用微观样本数据估计了税制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们发现税制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劳动供给存在不同影响。税改使得就业女性的工作时间显著增加,平均每周增加了3.72小时,对男性的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影响个人劳动时间的社会特征中,家庭其他收入、家庭人口对工作时间影响不显著,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党员身份、较高教育和工龄使个人工作时间更长,具有城镇户口相对工作时间较少。婚姻和学龄前子女对男性和女性工作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秀燕  董长瑞  靳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采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研究了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所得税减免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同时,个体户家庭因流动性约束的影响而更为敏感;分消费类型看,食品、日常和居住消费的增加较为明显,文教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没有显著的变化;分地区看,个人所得税减免对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均有促进,但是,在工薪家庭,作用程度依次减弱,在个体户家庭,西部地区的刺激效应最大,东部次之,中部稍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通过个人所得税减免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思路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建星  
在1980~2006年的2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800元/月,2006年改为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提高到20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汉文  秦芸  
本文立足我国税制环境,针对累进税率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就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亚军  周曼  
自1994年开征统一的个人所得税至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历次改革多数时候集中在工资、薪金所得税目上,而工资、薪金所得的修订又集中反映在免征额的调整上,很少涉及税率和级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进  
个人所得税与劳动供给的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对劳动结构的影响。替代效应包括正激励替代效应和负激励替代效应。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相对比较少,纳税所得覆盖纳税人的实际收入也有较大差距,使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效应和对劳动结构的影响很难在现实中体现出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念明  
在目标定位上,我国应建立普遍性调节与差异化调节相结合的调节型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普遍性调节机制基本确立,以税负结构性配置为特征的差异化调节机制得以确认,科学便捷的税收征管新机制不断完善。但同时,仍然存在综合征收范围不宽、各类所得税负不平衡、调节精准性存在偏差、高收入群体偷逃税行为仍然存在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应扩大综合征收范围,健全综合课征的普遍性调节体系,完善扣除机制,优化税率结构,形成全面精准有力的差异化调节体系,深化税收征管创新,打造现代化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畅  
1.建立以分类扣缴为基础的综合所得税制。课税的公平,是税收制度的最高原则,对所得税的课征更应如此。要实现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公平,除了所有可以课征的个人所得均应并入税基外,关键是应对个人全部所得实行综合征收,即在综合某一纳税人的各种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及征管条件研究课题组  高培勇  杨志强  王炜  石坚  张斌  蒋震  
在推动个人所得税制由分类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时,应坚持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按照短、中、长期"渐进式"推进税制改革,并相应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力求两者相互适应;应明确税制和征管问题的方位,精心设计个人所得税税制及征管改革的路径和方案,按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来推进这项改革。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威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现阶段中国税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革建议。本文对现有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功能定位、征收模式、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五个主要方面归纳总结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的现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闫坤  程瑜  
个人所得税属于典型的直接税,是与老百姓利益最为密切也是受关注度较高的税种。因此,个人所得税全面改革涉及面非常广,需要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本文从对我国上一轮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评价和当前现状分析入手,指出个人所得税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取向和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