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62)
- 2023(5813)
- 2022(5014)
- 2021(4894)
- 2020(3965)
- 2019(9282)
- 2018(9303)
- 2017(17869)
- 2016(9695)
- 2015(10399)
- 2014(10334)
- 2013(9712)
- 2012(8977)
- 2011(8017)
- 2010(8577)
- 2009(8183)
- 2008(8393)
- 2007(7399)
- 2006(7183)
- 2005(6630)
- 学科
- 济(30849)
- 经济(30792)
- 管理(26698)
- 业(25579)
- 税(21813)
- 企(21486)
- 企业(21486)
- 税收(20376)
- 收(20203)
- 财(14492)
- 制(11808)
- 农(11304)
- 中国(11096)
- 策(8934)
- 方法(8666)
- 体(7776)
- 银(7718)
- 银行(7714)
- 业经(7693)
- 行(7445)
- 数学(7434)
- 数学方法(7270)
- 财政(7195)
- 贸(7040)
- 贸易(7037)
- 融(6967)
- 金融(6967)
- 易(6912)
- 农业(6700)
- 体制(6508)
- 机构
- 学院(125136)
- 大学(123904)
- 济(54971)
- 经济(53759)
- 研究(46869)
- 管理(46399)
- 理学(38374)
- 理学院(37960)
- 中国(37468)
- 管理学(37435)
- 管理学院(37156)
- 财(35258)
- 京(26438)
- 科学(24612)
- 财经(24489)
- 所(23506)
- 经(22157)
- 江(21663)
- 中心(20905)
- 研究所(20335)
- 财经大学(17820)
- 北京(17704)
- 农(17071)
- 范(16974)
- 师范(16882)
- 院(16697)
- 经济学(16636)
- 州(16383)
- 省(15707)
- 经济学院(14773)
- 基金
- 项目(72781)
- 研究(59330)
- 科学(57530)
- 基金(52044)
- 家(45009)
- 国家(44119)
- 科学基金(37292)
- 社会(37182)
- 社会科(35164)
- 社会科学(35155)
- 省(27113)
- 教育(27067)
- 基金项目(25646)
- 编号(25572)
- 成果(23568)
- 划(23157)
- 资助(21890)
- 自然(21653)
- 自然科(21100)
- 自然科学(21092)
- 自然科学基金(20721)
- 课题(18038)
- 性(17357)
- 部(16668)
- 重点(16202)
- 发(15971)
- 制(15901)
- 项目编号(15891)
- 国家社会(15439)
- 创(15153)
共检索到21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亚飞 吴瑞君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联立方程模型,从全面的家庭税负角度出发,对个人所得税减免、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到个人所得税改革冲击的家庭生育二孩的概率比未受冲击的家庭高19.4%,个税改革对家庭生育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家庭个税减免额度越高,个税改革的生育促进效应越强,并且高孩次相对于低孩次对个税减免更敏感;家庭间接税负对家庭生育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活必需品间接税率应进一步降低以增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生养能力。研究表明,推动税收政策改革是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的重要环节,在税改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税收制度调整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制度很难成为我国个税改革的样板。越来越复杂的美国个税束缚了其调节分配功能的发挥。超过一半的OECD成员国已经放弃旧制,改为按个人课征个税,这使税制变得简单,同时避免了个税对社会"婚姻中性"的妨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单一税,个税变得进一步简单、透明和实质公平。放弃累进税,个税按个人征收还是按家庭征收的选择、分类征收与综合征收的权衡等难题将不复存在。树立新的公平观,我国个税改革应走向单一税。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征税单位 单一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鹏
家庭课税观点近年来广受热议,移植西方的家庭课税制度需要充分探究国外家庭课税的理论渊源与制度设计,以家庭为纳税单位与我国税制的非契合性特点、以综合所得为征税模式与我国税制的非可行性特点、设计家庭费用扣除与我国税制的非公平性特点共同形成了家庭课税在我国施行条件尚不成熟的客观困境,家庭课税并不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然之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倓
个人所得税是现代税制体系的一个基本税种,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个人所得税在调整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制的理论基础分析,探讨现下推行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可行性和配套要求,并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征收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家庭制 个税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鞠可一 唐超 吴君民
通过对现有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的剖析,论证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的必要性、可行性,基于负所得税理论,提出了以负所得税向低收入家庭进行财政转移支付,按家庭纳税模式对应纳税额以上的家庭征收所得税,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缩小贫富差距、调节社会分配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负所得税 家庭为单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伟 赵新 杨牧 余菁
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融合了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的优点,既有利于及时监控税源,又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可以较好地解决个人所得税税负横向不公平的问题,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功能。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家庭课税制的主要内容、征管制度和征管保障体系,并结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提出了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新加坡 个人所得税 家庭课税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利利 刘洪愧
教育支出增加以及相应的教育发展有利于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个人所得税改革有望通过改善收入分配差距来提高家庭教育支出,这也是评估个税改革效果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个人所得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税改革在增加家庭教育支出的同时,显著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缩小了家庭教育支出差距;并且,个税改革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家庭孩子数量和孩子学习阶段差异方面。因此,国家新一轮个税改革的收入分配调节,是改善家庭教育支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传江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或自然人的各项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制实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除了应在起征点、税率等方面作合理调整外,更要在征收单位等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其中征收单位应该由现在的个人逐步转向家庭,即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将夫妻的所得结合起来联合申报纳税,以家庭所得为税基,在基本扣除的基础上,再区别纳税人的家庭人口、赡养、抚养、就业、教育、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成移平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件》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税并存的局面形已经形成,为调节个人收入水平,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家筹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本文使用平均税率这一指标分析不同收入群组在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的税负变化情况,认为对绝大多数收入群组来说,本次税改是减税的改革。当然,不同收入群组的减税效应不同。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应提高个人所得税占GDP比重、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计税办法、更加倚重财政支出端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等建议。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平均税率 再分配 累进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泽 邹红 何阳
本文基于城镇住户调查(UHS)2010—2012年家庭收支月度信息,利用收入组群的纳税差异,分析个税免征额调整对居民家庭收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个税免征额调整显著提高了受个税改革影响家庭月均自报可支配收入8.3%—10.1%,其中工资收入增长10.1%—11.2%;同时增加了消费性支出2.5%—3.2%,其中食品支出和服务支出分别增长3.2%—4.3%和3.1%—4.9%。自报收入增幅远远高于消费增幅的原因可能是改革前家庭低报收入,而改革后家庭低报收入的程度有所降低。从收入组群和家庭支出负担异质性来看,减税会显著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增加有债务支出和有子女教育支出家庭的总消费和食品消费。本文还发现,家庭工资集中指数越高,个税改革的减税效果越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纳税单位的选择是个人所得税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我国目前关于通过改革个人所得税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呼声很高,变个人计税为家庭纳税成为改革的方向。但是,以欧盟为主的其他国家却进行了相反的改革历程。究竟该如何判断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单位的改革目标,需要了解两种纳税单位的不同特征,结合其他国家税制改革历程,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制的纳税单位进行客观认识。本文沿此思路进行研究,提出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简化的家庭联合纳税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从慧
一、我国个税家庭联合申报改革的必然性目前我国个税申报仅是个人税种,未以"家庭"概念为出发点,更不具备家庭联合申报性质的具体费用扣除项。我国当前实施家庭税制的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但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家庭联合申报必定是我国个税改革的未来方向,其中费用扣除更是个税改革内容的重中之重。(一)家庭税制体现国家税制完善性与社会公平性在税制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君
将"家庭户"规模和结构标准化,实现对家庭现实情况的一种近似模拟,是推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家庭课征可操作性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梳理了学界关于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选择的共识与分歧,探讨了西方个人所得税课税单位选择理论依据在我国的适用性,以及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中家庭因素考量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等,梳理总结我国"家庭户"规模和结构变迁,提出个人所得税家庭规模和结构的标准化设计。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课税单位 家庭 标准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德发 王东晓 杨忠婷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个人制申报和3 500元的固定免征额费用扣除制度。这在表面上看公平合理,但实际上却导致了相同境况的家庭实际税负不同,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从国外情况看,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包括必要费用扣除、生计费用扣除和特别费用扣除等,并多以家庭为费用扣除单位,这种扣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保证了社会公平,有效调节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文章运用回归分析设计出一个相对合理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并在计算家庭生计费用扣除时将家庭住房费用单独计算,对有房贷支出的家庭给予一定的扣除,使其税前费用扣除标准更加公平合理,符合客观实际。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家庭为单位"和"以个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