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21)
2023(4736)
2022(3982)
2021(3656)
2020(3107)
2019(7034)
2018(6893)
2017(14434)
2016(7895)
2015(8437)
2014(8394)
2013(8663)
2012(7987)
2011(7195)
2010(6920)
2009(6227)
2008(6420)
2007(5508)
2006(4785)
2005(4376)
作者
(21606)
(17986)
(17874)
(17606)
(11474)
(8892)
(8299)
(6789)
(6646)
(6640)
(6509)
(6115)
(6107)
(5856)
(5846)
(5601)
(5278)
(5264)
(5259)
(5179)
(4597)
(4398)
(4382)
(4228)
(4187)
(4148)
(4120)
(3827)
(3687)
(3675)
学科
(29537)
经济(29502)
(21619)
(20555)
税收(20186)
(20016)
管理(19677)
(16767)
方法(16364)
(15770)
企业(15770)
数学(15203)
数学方法(15085)
收入(9814)
(7295)
(7052)
财务(7047)
财务管理(7036)
中国(6894)
企业财务(6765)
(6011)
(5903)
贸易(5900)
(5894)
(5810)
财政(5652)
(5547)
银行(5540)
(5253)
金融(5253)
机构
大学(107620)
学院(106437)
(47806)
经济(46979)
管理(37805)
研究(36396)
理学(32945)
理学院(32576)
管理学(32042)
管理学院(31846)
(30439)
中国(29539)
财经(22924)
科学(21501)
(21274)
(20969)
(18942)
财经大学(17308)
(17110)
经济学(16878)
研究所(16821)
中心(16417)
经济学院(15493)
(15457)
业大(14468)
农业(13481)
北京(13346)
(12748)
金融(12579)
(12348)
基金
项目(70448)
科学(55601)
基金(54271)
(48277)
研究(48255)
国家(47957)
科学基金(40764)
社会(33161)
社会科(31761)
社会科学(31753)
基金项目(27942)
自然(26310)
自然科(25810)
自然科学(25803)
自然科学基金(25382)
(25096)
资助(23678)
(21854)
教育(21738)
编号(17713)
(16471)
重点(15815)
(15669)
国家社会(15122)
成果(15039)
教育部(14389)
(14289)
科研(14133)
(13686)
人文(13639)
期刊
(45551)
经济(45551)
研究(38564)
(23520)
学报(18857)
中国(16726)
(15306)
科学(15278)
(14871)
(14780)
金融(14780)
(14467)
大学(13631)
税务(13574)
学学(13270)
管理(12628)
财经(11376)
(9665)
农业(9497)
经济研究(9386)
技术(6327)
国际(6261)
问题(6065)
(5867)
教育(5611)
统计(5575)
财会(5294)
(5155)
业经(5123)
(4940)
共检索到16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文骏  
在我国,大量的非货币性收入并未计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因此个税很可能对货币性收入多、非货币性收入少的人多征税,而对货币性收入少、非货币性收入多的人少征税,从而对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作用。本文利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能够获得更多非货币性收入的财政供养人口占比小于16%时,个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显著的;当财政供养人口占比超过16%时,个税将对收入差距产生明显的逆向调节作用。建议将非货币性收入尽可能全部纳入个税税基,并将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为向高收入者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兼顾调节收入分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拥军  范锰杰  
本文拟对2015年新发布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中缴税困难与分期纳税合理性如何判定、取得现金补价如何纳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涉及两项或多项资产如何处理、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如何确认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为新政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与争议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本文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几乎不起作用;第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成本高昂;第三,由于个人所得税的低效率,如果政府想利用税制来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现象,最好考虑其他的方法;第四,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以低收入者为目标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其他政策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侯莉莉  
个人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取得的收益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给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税收压力,甚至抑制了部分个人投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说明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分期纳税政策对个人投资者税收负担的减轻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亚军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有效性进行微观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九级累进税率、七级累进税率和综合个人所得税的假设条件下,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综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于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效果最为显著。基于微观模拟结果,本文建议在我国实施综合所得税制度,工薪收入的费用扣除标准应考虑居民家庭负担情况,并实现个人所得税制要素的动态调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可  白彦  
在日益复杂的转增股本、股权置换等财产置换性交易中,判断应税所得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造成了挑战。基于增量说和流量说的经济增益确认理论,借鉴比较法下的实现规则,我国应引入非货币所得确认标准,完善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确认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牛雪红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在分析居民收入特征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的整体及其分解两个层面评估了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课税增强了税制的累进性,改善了横向公平,但基本费用标准提高、税率结构调整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降低了平均税率,纵向公平效应下降,从而使收入分配效应减弱;分项收入中对经营所得征税发挥了正向的收入调节作用,但对综合所得和财产所得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显著;分组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效应不足。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需要适当协调不同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力度,并优化财政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平分配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施宏  
目前,个人以股权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是资本市场较为普遍的做法,即被收购企业的自然人股东以其名下的股权换取上市公司对应的股票,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或企业借壳上市的目的。但个人以非货币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却仍存模糊地带。股权投资过程中,自然人股东的股权转让收入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金收入;另一种是取得有限售期限的上市公司股票,同时,转让方与受让方签署业绩承诺与补偿协议,规定股权交割后被收购公司在限售期限内的每年均有应完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上官鸣  秦丽丽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新政是一种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财税〔2015〕41号内容的解读,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化,分析了递延纳税政策对减轻个人纳税负担、促进民间投资等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志伟  胡怡建  朱王林  
收入分配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且多使用横截面数据,分析结论难免有所欠缺。本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2002年至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正向调节作用在2002年至2004年逐渐增强,而在2005年至2011年逐渐减弱,其中个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逆向调节作用不断增大是我国所得税与个人社会保障支出收入再分配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艳  
本文针对单一所得税制和超额累进所得税制从平均税率、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和MT指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了不同免征额和最高边际税率的单一所得税制MT指数。研究结论表明:单一所得税制由于免征额的存在不但能够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甚至可能发挥优于超额累进所得税税制的公平分配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鞠铭  
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通常会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其历史成本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而当投资方为个人时,该项差额将被视同财产转让所得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然而,由于所得并未完全实现,一次性纳税不尽合理。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与政策评述,尝试构建货币性资产作价出资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框架,切实推进税收法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詹新宇  杨灿明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探讨。对比居民收入的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发现,尽管分税制改革以来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有所改善,但其整体再分配效应依然较弱。实证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不仅受到城镇化、地区间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还表现为居民收入来源结构与税收来源构成的非协同性变化。增强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调节效应,需从优化外部治税环境、优化税制设计、提高征管水平三方面着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晓蕙  刘广洋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与现实中的社会公平诉求有着较大差距,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应在税制模式、税率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