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2)
- 2023(10851)
- 2022(9535)
- 2021(8969)
- 2020(7765)
- 2019(17857)
- 2018(18098)
- 2017(33899)
- 2016(19310)
- 2015(22323)
- 2014(22997)
- 2013(22222)
- 2012(21204)
- 2011(19027)
- 2010(19783)
- 2009(18192)
- 2008(18699)
- 2007(17448)
- 2006(15323)
- 2005(13992)
- 学科
- 济(75557)
- 经济(75458)
- 管理(52366)
- 业(47899)
- 企(39197)
- 企业(39197)
- 方法(34193)
- 数学(27966)
- 数学方法(27539)
- 农(22729)
- 财(21850)
- 中国(21046)
- 学(19779)
- 制(17909)
- 业经(17583)
- 理论(15877)
- 地方(15190)
- 农业(14643)
- 银(13994)
- 和(13992)
- 贸(13974)
- 贸易(13965)
- 银行(13947)
- 易(13489)
- 行(13265)
- 务(12970)
- 财务(12921)
- 财务管理(12871)
- 融(12644)
- 金融(12635)
- 机构
- 大学(281901)
- 学院(281199)
- 济(106211)
- 经济(103485)
- 管理(99414)
- 研究(98875)
- 理学(83460)
- 理学院(82401)
- 管理学(80477)
- 管理学院(79974)
- 中国(76538)
- 科学(64177)
- 京(62022)
- 农(54199)
- 财(54143)
- 所(53424)
- 研究所(48188)
- 江(47143)
- 中心(46431)
- 业大(43903)
- 农业(42603)
- 财经(41554)
- 范(39939)
- 北京(39500)
- 师范(39482)
- 经(37285)
- 州(37226)
- 院(35142)
- 省(33436)
- 技术(32749)
- 基金
- 项目(177342)
- 科学(136089)
- 研究(129595)
- 基金(124233)
- 家(109621)
- 国家(108664)
- 科学基金(89844)
- 社会(77103)
- 社会科(72489)
- 社会科学(72466)
- 省(70570)
- 基金项目(65329)
- 教育(61058)
- 划(60066)
- 自然(58346)
- 自然科(56926)
- 自然科学(56904)
- 自然科学基金(55826)
- 编号(55513)
- 资助(51887)
- 成果(48091)
- 重点(41018)
- 课题(39410)
- 部(38664)
- 发(38051)
- 创(35727)
- 科研(34422)
- 创新(33460)
- 项目编号(33279)
- 性(33224)
- 期刊
- 济(125220)
- 经济(125220)
- 研究(84910)
- 中国(60867)
- 学报(49837)
- 农(49115)
- 财(44620)
- 科学(42738)
- 教育(37572)
- 大学(36379)
- 管理(34803)
- 学学(33828)
- 农业(32331)
- 融(27255)
- 金融(27255)
- 技术(25060)
- 业经(20813)
- 财经(20646)
- 经济研究(19030)
- 经(17758)
- 业(17311)
- 图书(17283)
- 问题(16988)
- 版(15420)
- 理论(13965)
- 贸(13643)
- 统计(13532)
- 技术经济(13250)
- 财会(12644)
- 实践(12635)
共检索到437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马延彬
依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提出将个人征信活动各方划分为征信数据主体、采集主体、评价主体和使用主体的观点,并逐一分析探讨。在厘定个人征信活动中相关各方责任主体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个人征信数据主体相关权责立法、强化个人征信数据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个人征信 主体 权利 义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伟 张法坤
在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框架下,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要想用好现代学徒制这一职教模式,必须解决学徒制推广过程中学徒身份及其在学徒培训期间权利义务不明确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试点探索、顶层设计、立法为先和专业学徒制培训条例、学徒制框架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完善来实现。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学徒身份 权利 义务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新泉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为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参与者在使用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存在个人征信数据沉淀现象。个人征信数据沉淀扩大了数据使用范围,侵害了信息主体权益,加大了个人数据泄露风险,严重危害个人信息安全。为此,应尽快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改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安全技术,建立和完善数据沉淀监管机制,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刘玫
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个人征信制度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瓶颈。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消费信用,应从完善征信的法制环境、加强政府的协调与扶持、完善公共征信数据库、统一个人信用评估标准等方面入手。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元泰 余训培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组织和管理者、用户、服务要素提供者和政府。分析这些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数字图书馆这个概念,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服务要素提供者、数字图书馆和其用户权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的重要性。这些分析对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是不无益处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红熠 杨妮妮
我国互联网征信自起步以来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征信具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特征,互联网征信业务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如何平衡好行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互联网征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快推进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立法、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办法、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在合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征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征信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利 孙玉中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体不仅仅包括学校与企业,还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按照法治范式分析他们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可以透视各主体权利与义务的性质。法律实证分析校企合作各方主体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策层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助于厘清他们的权责界限,为完善立法提供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主体 法律权利与义务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耀亭
针对目前建设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权利义务不对等问题,从合同条款细节设计、实施运作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剖析,并从完善建设工程市场管理体系、选择投标策略、设置合同专项条款、合同具体操作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工程合同 权利义务 应对措施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佟军廷
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是人民银行完善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信息种类,全面反映和展示信息主体信用全貌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个人征信主体权益保护角度,以一起非银行异议处理案例为例,分析非银行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银行信息 征信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佟军廷
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是人民银行完善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信息种类,全面反映和展示信息主体信用全貌的重要措施。本文从个人征信主体权益保护角度,以一起非银行异议处理案例为例,分析非银行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银行信息 征信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周庆山
本文从我国政府信息立法的问题出发 ,介绍了国外的相关法规 ,系统提出了政府信息法律体系的权利与义务应包括的具体内容 ,即包括政府信息收集权、保密权、传播权与发布权及信息公开的义务 ,并强调了政府信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原则。同时 ,针对我国忽视政府信息开放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设想
关键词:
政府信息权利 政府信息义务 政府信息公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信用信息开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也可能会侵害到个人信用权。在目前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对个人信用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公民信用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征信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数据主体法律保护制度框架。
关键词:
个人征信 数据主体 法律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