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69)
2023(10463)
2022(9027)
2021(8333)
2020(7237)
2019(16563)
2018(16428)
2017(30571)
2016(17447)
2015(20311)
2014(20699)
2013(19697)
2012(18482)
2011(16704)
2010(17226)
2009(15882)
2008(15851)
2007(14801)
2006(12681)
2005(11454)
作者
(51652)
(43456)
(43111)
(41444)
(27360)
(20778)
(19888)
(16999)
(16204)
(15480)
(14662)
(14649)
(13914)
(13741)
(13662)
(13482)
(13464)
(12693)
(12618)
(12354)
(10990)
(10837)
(10713)
(9972)
(9882)
(9876)
(9718)
(9613)
(8925)
(8826)
学科
(63967)
经济(63880)
管理(43245)
(41258)
(32550)
企业(32550)
方法(29853)
数学(26373)
数学方法(26084)
中国(19499)
(19061)
(17208)
(16017)
(14472)
业经(12839)
(12660)
贸易(12656)
地方(12486)
农业(12290)
(12275)
理论(12153)
(12031)
银行(11988)
教育(11742)
(11441)
(11405)
金融(11397)
(10253)
(10215)
(9964)
机构
大学(249325)
学院(243745)
(94718)
经济(92387)
管理(87202)
研究(86907)
理学(74177)
理学院(73223)
管理学(71596)
管理学院(71161)
中国(66545)
科学(55108)
(53942)
(48237)
(45866)
(45443)
研究所(41469)
中心(41182)
(39785)
业大(39212)
农业(38136)
财经(35925)
(35723)
师范(35310)
北京(34299)
(32578)
(31301)
(30903)
经济学(29456)
师范大学(28381)
基金
项目(161373)
科学(125173)
研究(118452)
基金(114083)
(101127)
国家(99896)
科学基金(83090)
社会(72083)
社会科(67990)
社会科学(67968)
(64362)
基金项目(59944)
教育(56976)
(54957)
自然(53356)
自然科(52071)
自然科学(52051)
自然科学基金(51115)
编号(49676)
资助(47038)
成果(42654)
重点(37280)
(35927)
课题(35719)
(34583)
(33281)
大学(31853)
科研(31274)
创新(30917)
(30369)
期刊
(104046)
经济(104046)
研究(76246)
中国(55033)
学报(44583)
(43371)
教育(40248)
科学(37454)
(36489)
大学(33912)
学学(30629)
管理(29649)
农业(28364)
(26277)
金融(26277)
技术(21086)
财经(17901)
业经(16797)
经济研究(16739)
(15864)
(15389)
问题(13860)
图书(13465)
(13359)
理论(11554)
(11409)
科技(11365)
技术经济(11350)
统计(11280)
业大(10990)
共检索到37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海云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所导致的低信用制度环境。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逐步营造一个高信用度的制度环境,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查慧园  
助学贷款开办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近年在发放助学贷款时,由于部分借款学生失信严重,造成银行自身效益难以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完善大学生征信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强化大学生信用意识,是促进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素闽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遭遇较大的障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使得贷款风险增大而导致助学贷款市场的发展受阻。本文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不断加大投放量与学生还贷率低之间的矛盾,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征信问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劲松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风险太高,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陷入困境。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使得个人信用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贷款风险和导致助学贷款市场的发展受阻。本文讨论了信息不对称对助学贷款的影响,进而对构建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说龙  苏骏锋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不断加大投放量与学生还贷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本文结合国外助学贷款发展的经验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征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寻找适用于我国大学生个人征信体系管理的新模式关键在于构建商业银行和高校合作管理学生个人的信用评价体系。同时还提出了一些从根本上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显均  
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暴露了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教育的失误及制度的不健全,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对策是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健全诚信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瑜  黄蓓  
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支持渠道,然而由于贷款还贷约束机制不完善、贷款人还贷能力低下和诚信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高违约率已经成为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的一大瓶颈。从结合我国大学生的收入与消费实际设计合理还贷期限与方案、完善征信系统、建立规范的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以及加强诚信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着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维  刘昆  
学生贷款适应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全面转型的要求,成为我国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校学生资助方式。然而,目前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还远未形成个人信息的"无缝对接",致使学生贷款市场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构建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良性互动机制迫在眉睫,应选择合适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互动模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准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敏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诚信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而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信用贷款,正是检验和考验大学生诚信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现实载体和有效手段。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银行和高校共同推动助学贷款和诚信教育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有海  孙鹤  
西部高校的助学贷款由于受市场化规律作用的影响 ,依靠市场规律进行西部开发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不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 ,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步伐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以及实施其它的配套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亚萍  
国家助学贷款从1998年提出,1999年试点,到2000年在全国铺开,走到今天已历时7 年,但一直进展缓慢,无论是发放贷款的银行, 还是借款的学生,或是处于“中间人”位置的高等院校都曾望款兴叹:“助学贷款,难!”目前全国高校大约有142万名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人数占在校生的15%-20%,有的高校甚至高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杜秀梅  毛祖桓  
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背景与实施现状出发 ,分析了银行“惜贷”的原因 ,着重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对策 ;依托专业网站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 ;加强信用立法 ,出台相关政策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 ,树立大学生信用观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方  
针对还贷与追贷这一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行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才是真正科学合理而且节约的途径,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仲晓东  
推行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现行国家助学贷款的设计存在缺陷:如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缺乏有效措施防止贷款学生的高违约率,退款方式和期限的不合理等,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陷入供求矛盾困境。因此应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国家助学贷款新制度构思:(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助学贷款的管理发放,具体的发放目标群体及贷款数额由其自行确定;(2)将银行重新定位,从原来的风险承担主体退出改由政府承担风险主体;(3)将社会保障机构作为国家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完善,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长期事业,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正面临着巨大挑战,而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主渠道。笔者分析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