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7)
- 2023(14253)
- 2022(12181)
- 2021(10976)
- 2020(9611)
- 2019(21825)
- 2018(21495)
- 2017(41161)
- 2016(22335)
- 2015(24886)
- 2014(24590)
- 2013(24106)
- 2012(22066)
- 2011(19802)
- 2010(19303)
- 2009(17827)
- 2008(17521)
- 2007(15411)
- 2006(12861)
- 2005(10926)
- 学科
- 济(91027)
- 经济(90925)
- 管理(64666)
- 业(62497)
- 企(51488)
- 企业(51488)
- 方法(50101)
- 数学(45390)
- 数学方法(44877)
- 财(25076)
- 农(22918)
- 中国(20895)
- 学(19186)
- 业经(18762)
- 贸(18133)
- 贸易(18131)
- 易(17648)
- 务(16863)
- 财务(16821)
- 财务管理(16783)
- 企业财务(15976)
- 农业(15473)
- 地方(15204)
- 制(15003)
- 技术(14068)
- 环境(13252)
- 理论(12841)
- 银(12809)
- 和(12781)
- 银行(12739)
- 机构
- 大学(321504)
- 学院(319674)
- 济(128650)
- 经济(126263)
- 管理(126163)
- 理学(111350)
- 理学院(110170)
- 管理学(108110)
- 管理学院(107551)
- 研究(102828)
- 中国(75639)
- 科学(67223)
- 京(65226)
- 农(62324)
- 财(57089)
- 业大(55151)
- 所(52249)
- 农业(50117)
- 中心(49247)
- 研究所(48378)
- 财经(47415)
- 江(45553)
- 经(43359)
- 经济学(39977)
- 北京(39444)
- 范(38477)
- 师范(37871)
- 院(36758)
- 经济学院(36650)
- 州(35894)
- 基金
- 项目(229834)
- 科学(180563)
- 基金(169578)
- 研究(156576)
- 家(151752)
- 国家(150575)
- 科学基金(128775)
- 社会(100588)
- 社会科(95637)
- 社会科学(95607)
- 基金项目(90343)
- 省(89990)
- 自然(87777)
- 自然科(85859)
- 自然科学(85832)
- 自然科学基金(84334)
- 划(76803)
- 教育(72981)
- 资助(69563)
- 编号(60972)
- 重点(52205)
- 部(50506)
- 创(48128)
- 发(47675)
- 成果(47324)
- 科研(45987)
- 计划(45414)
- 创新(45104)
- 教育部(42963)
- 国家社会(42599)
- 期刊
- 济(123094)
- 经济(123094)
- 研究(80067)
- 学报(60153)
- 农(53390)
- 中国(51464)
- 科学(51459)
- 财(45009)
- 大学(44092)
- 学学(42230)
- 管理(42059)
- 农业(35958)
- 技术(26572)
- 教育(25055)
- 融(24495)
- 金融(24495)
- 财经(23169)
- 经济研究(20937)
- 业经(20599)
- 业(19789)
- 经(19761)
- 统计(17082)
- 版(17011)
- 问题(16964)
- 策(15750)
- 技术经济(15681)
- 业大(15578)
- 科技(15471)
- 商业(14786)
- 理论(14558)
共检索到434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建新 王莉君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查了人口特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三类个人因素对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第一阶段(由没有生育意愿到意愿生育1个孩子),经济状况对生育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已有孩子情况及心理健康等人口和健康状况因素显著影响生育意愿;在第二阶段(由意愿生育1个孩子到意愿生育2个或以上孩子),年龄、民族、户口、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已有孩子情况、收入、住房面积、心理健康等人口、经济和健康三类个人因素均对生育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在人口特征不易改变的情况下,提高居民健康素质、提高居民收入或设置生育补贴、保障居民住房面积等是未来促进居民生育意愿,尤其是二孩意愿的三个政策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文太林 何佳怡
在我国老龄化与少子化背景下,儿童照顾问题日益突出,应合理分担政府和家庭的照顾责任。公众福利态度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研究了我国民众儿童照顾责任态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厘清政府与家庭的儿童照顾责任边界,实现儿童照顾责任在家庭和政府间的有效分配提供实证依据。研究表明,自利因素中,老年人、家庭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年限长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平等因素中,性别平等观和社会公平感弱的群体更支持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发展因素中,与2006年相比,2017年民众对政府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的认同感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来讲,民众仍然倾向于由个人和家庭承担儿童照顾责任。研究认为,一方面要始终将家庭作为儿童照顾的最基本责任主体,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明确自身在儿童照顾上的责任定位,通过托育服务、收入补充、时间弥补等手段降低儿童照顾成本并提升民众的社会公平感,同时还要加强对家庭照顾的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永琦 于欣晔
为探究我国家庭投资风险偏好对于生育行为的影响,运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数据,将生育行为划分为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总体而言,家庭投资风险偏好会影响生育行为,高投资风险偏好会抑制生育行为。研究还发现,收入、教育、户籍、年龄、房产数量和收入风险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生育行为。从区域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抑制生育行为,中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实际生育行为,而西部地区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生育意愿但抑制实际生育行为。从其他异质性分析来看,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会促进生育行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的高投资风险偏好则会抑制生育行为。由结论分析,在提高我国家庭经济收入和风险投资收益的同时,缓解因生育行为导致预期收入和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平衡家庭生育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应成为我国制定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重要考量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莉 黄柏林 刘呈军 彭刚
中国已经长期处于低生育率状态,国民生育意愿低迷,新生人口规模缩减。基于2012~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简称“民生三感”)为参照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主观福利水平,从意愿生育倾向和理想生育子女数两方面衡量生育意愿,探究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民生三感”看,幸福感侧重影响理想生育子女数,安全感主要作用于意愿生育倾向,而获得感对两方面均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最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主观福利对意愿生育倾向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对理想生育子女数的正向影响却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乔雅君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育龄群体的家庭状况、社会认知对其生育二孩意愿的影响。得出结论:已经有子女数、住房面积与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对已经有子女数和住房面积因素相对更加敏感;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提高抑制了育龄群体的二孩生育意愿,且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育龄群体中更为显著;预计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促进生育二孩,且在企业的男性与女性育龄群体中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欢 张跃华
在考虑生育子女的经济动机和功能的情况下,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决策模型,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挤出效应。之后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的混合横截面数据,利用泊松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估计了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参加养老保险使得总生育意愿下降了14.1%,生育儿子意愿下降7.2%,生育女儿意愿下降5.4%。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一负向影响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中,对中等收入家庭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生育意愿 挤出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红梅 杨明媚 马强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展开调查,并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程度较高,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民收入水平、对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筹资期望和运作方式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方大春 裴梦迪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数据,研究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与生育二孩负相关,文化程度越高越不想生,初中至大专之间文化程度对女性生育意愿影响更显著;家庭共居人口数越多,生育二孩意愿越强烈;家庭收入水平对生育二孩有明显正效应,城市女性对收入相对更敏感;晚婚未婚减弱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参加医保促进二孩生育意愿;此外,信教者比不信教者更想生二孩,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二孩生育意愿强,少数民族比汉族更想生二孩。最后,本文从推进税收、医疗和教育改革以及树立人口资源生育观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婉鑫 杨小军 杨雪燕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探讨祖辈照料、正式照料两类儿童照料安排对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儿童照料方式均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祖辈照料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而正式照料则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级市人均幼儿园数量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削弱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而地级市平均托育费用则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增强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基于此,认为加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服务费用,为育龄女性提供普惠可及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是提升二孩生育意愿的有效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唯实
这是一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原理分析社会问题的较好范文,请您阅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毅 杨国强 王瑞哲
利用201份农民工流入地学校随机抽样数据,选取排序logit模型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比例和学校性质,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后的办学经费、学生管理变化,是否存在政策支持、对政策是否满意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意愿。基于此,提出加大对农民工流入地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初中后阶段教育的鼓励性政策支持、保证学校运行经费、加强学校学生管理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邢和祥
学术创业是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实现高校“第三使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学术人才加入到学术创业的行列,廓清学术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对于提升学术创业的成功几率、提升高校学术成果转移能力和建立学术创业生态十分重要。通过国外高校案例分析和国内高校调查访谈发现:高校、产业和政府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学术创业均有重要影响,并在潜在学术创业阶段、新兴学术创业阶段和和成长学术创业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针对学术创业不同阶段的影响要素,高校与产业、政府应协同采取依据不同阶段的针对性措施和政策,以此才能更好地助力高校构建学术成果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的效能。
关键词:
高校 学术创业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唐恒 李绍飞 朱宇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不同生命阶段下企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利用来自江苏省23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提炼出专利质量的影响因子,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企业专利质量受技术、资金、人事、策略和营销5个主要因子的影响,且5个主要因子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不同;技术因子对初创期企业的专利质量具有显著影响,资金因子次之;对成长期企业的专利质量具有影响的因子按影响程度递减排列为策略因子、资金因子和人事因子;营销因子对成熟期企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 专利质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亚军 张金隆 刘文兴 陈江涛
以公平-实施模型为基础,研究感知转移收益和感知转移成本对信息系统前实施阶段用户抵制的作用机理,重点探讨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以及惰性的调节作用。选择新信息系统的潜在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对235份有效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转移收益对用户抵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感知转移成本则对抵制行为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消极情绪在感知转移收益、感知转移成本与用户抵制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惰性对感知转移收益、感知转移成本与用户抵制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用户的惰性越高,感知转移收益和感知转移成本对用户抵制的影响越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志亮 刘成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得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支出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积极因素;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研究同时表明,投入调整前后测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发生了明显变化;依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划分,可将各省份的农业生产效率归为四种类型,各省份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的改善技术管理或调整生产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电信业省际运营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四阶段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农户选择林业不同经营形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实证研究
青年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计数膨胀模型分析
生育保险对女性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2018年CLDS数据的分析
居民以房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甘肃省兰州市居民的调查数据
“城乡居保”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4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民参与抗旱救援队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南方稻区755份调查数据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安市的实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