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6)
- 2023(16204)
- 2022(13878)
- 2021(12819)
- 2020(10963)
- 2019(25049)
- 2018(24679)
- 2017(47723)
- 2016(25393)
- 2015(28508)
- 2014(28578)
- 2013(28020)
- 2012(26246)
- 2011(23782)
- 2010(23971)
- 2009(22260)
- 2008(22073)
- 2007(19796)
- 2006(17339)
- 2005(15702)
- 学科
- 济(120960)
- 经济(120834)
- 管理(73721)
- 业(70684)
- 企(58584)
- 企业(58584)
- 方法(51157)
- 数学(44773)
- 数学方法(44183)
- 财(28954)
- 农(28722)
- 中国(28214)
- 地方(24887)
- 学(24330)
- 业经(23672)
- 制(20753)
- 贸(20513)
- 贸易(20506)
- 易(19892)
- 农业(18954)
- 理论(18119)
- 务(17645)
- 财务(17587)
- 财务管理(17548)
- 银(17295)
- 银行(17261)
- 融(17064)
- 金融(17061)
- 和(16918)
- 企业财务(16711)
- 机构
- 大学(372119)
- 学院(371442)
- 济(162520)
- 经济(159258)
- 管理(143016)
- 研究(126269)
- 理学(123081)
- 理学院(121741)
- 管理学(119481)
- 管理学院(118787)
- 中国(95107)
- 京(76648)
- 科学(75439)
- 财(74685)
- 所(63537)
- 财经(59355)
- 农(59148)
- 中心(58536)
- 研究所(57566)
- 江(55687)
- 经(53859)
- 业大(52692)
- 经济学(50922)
- 北京(47958)
- 范(47905)
- 师范(47366)
- 农业(46472)
- 经济学院(45625)
- 院(45029)
- 财经大学(43991)
- 基金
- 项目(244482)
- 科学(193115)
- 基金(178880)
- 研究(177648)
- 家(156272)
- 国家(154732)
- 科学基金(133036)
- 社会(113925)
- 社会科(108082)
- 社会科学(108054)
- 省(94702)
- 基金项目(93504)
- 自然(86068)
- 自然科(84091)
- 自然科学(84063)
- 自然科学基金(82600)
- 教育(82488)
- 划(79594)
- 资助(74362)
- 编号(70870)
- 成果(58169)
- 重点(55068)
- 部(54866)
- 发(52664)
- 创(50363)
- 课题(49171)
- 国家社会(47539)
- 教育部(47426)
- 创新(47140)
- 科研(47118)
- 期刊
- 济(181184)
- 经济(181184)
- 研究(110867)
- 中国(67709)
- 财(58690)
- 学报(55752)
- 管理(55132)
- 农(53059)
- 科学(52027)
- 大学(42761)
- 学学(40558)
- 教育(36091)
- 农业(35742)
- 融(34838)
- 金融(34838)
- 技术(34662)
- 经济研究(30224)
- 财经(30059)
- 业经(27212)
- 经(26019)
- 问题(23227)
- 技术经济(19733)
- 贸(19611)
- 统计(19506)
- 业(19067)
- 策(17467)
- 版(17164)
- 世界(17124)
- 理论(16943)
- 国际(16822)
共检索到55317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浩然
本文研究家庭成员个人偏好对家庭共同跨期决策的影响和被试异质性对实验行为的影响。在分别针对大学生和农村居民开展的高回报跨期决策实验中,本文在控制条件下获得两类被试的个人和家庭决策行为的可比数据,运用随机参数模型分别就夫妻双方的个人决策、个人决策与家庭共同决策,以及学生与农村居民的决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估计两位家庭成员对家庭共同决策的相对影响力。结果表明,收益金额和兑现时间这两项特征均显著影响跨期决策行为,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现时偏向型偏好。男性比女性、学生比农村居民具有更强的对早兑现收益的偏好。此外,男性比女性对家庭共同决策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学生家庭决策中男女性影响力的不平衡程度大于农村居民家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扬 贾中正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文章借鉴了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的效用函数,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的国情设置假设条件,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研究了农村家庭跨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关键词:
教育投入 人力资本 投资 跨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洋 韩晓
理论分析显示:家庭对社会其他成员的信任度会影响家庭的跨时期决策,从而影响家庭的投资、保险行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作为识别策略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家庭信任度和金融行为之间确有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家庭信任度的增加会增加家庭在股票、基金两方面的投资和在正规金融机构的储蓄,但是对非正规的民间借贷投资无显著影响;信任度的增加会促进家庭购买商业性的医疗保险和财产保险。我国社会较低的信任水平可能是家庭较少参与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信任 跨期决策 家庭金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韬
利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和微分学中函数的导数大于零其为增函数的理论,分析团体中有交易成本与无交易成本的个人行为,分析团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论述如何构建团体与个人和谐利益关系,阐述怎样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为团体多作贡献,为实现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多作贡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晓芳 张宸瑄
根据我国居民家庭部门的实际消费情况,构建了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家庭和经验主义消费家庭两个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我国消费的具体作用效果。通过比较分析经验主义消费家庭占比不同情况下,降低利率对总消费及主要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经验主义消费家庭比例提高,对消费的冲击效应会扩大,同时反应时间却有较大的缩短,另外,央行扩大通货通胀系数引起的损失函数要小于扩大产出缺口系数引起的损失函数,并且在经验主义消费家庭占比不同情况下,均有此规律。因此,在我国消费结构异质性存在的情况下,央行若仍采取扩大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效应的长期存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升 王春艳 邢珺
笔者根据经济学均衡原则,在以家庭文化经济内涵为基础,分析家庭文化构建中的女性角色变迁中发现,传统社会女性角色主要在家庭内,家庭期待男性多于女性;现代社会女性角色从家庭延伸到社会,家庭对男女期待逐渐平等;从经济学的边际收益递减和主客观结合思想分析发现,女性角色变迁的实质是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受教育水平和参与就业为女性角色变迁和性别平等奠定了基础,也是家庭文化构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现代女性接受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状况分析发现,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女性逐渐增加且一定条件下超过男性;从分行业女性就业分析发现,女性就业涉及行业多,各行业就业不断增加且在某些行业的就业率高于男性;现代社会女性接受高层次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志刚 金徵辅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最新可得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本文将双循环拓展到省级层面,针对各省份对国内外市场的依存度变化及相互联系,分析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省级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长期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内循环在双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省级层面看,在国外贸易循环中的省际间供需平衡差异趋同,但在国内循环贸易中,省际间供需平衡差异趋异;从产业上看,机械品、食品业、生产品的对外依赖度有刚性特征,不同地区各产业的外循环差异明显。基于系统的实证分析,我们提出相关的政策调整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江丽 李子联
户籍改革将引致农村劳动力与企业家的比例以及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下降,从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当经济体处于相对分散时,户籍改革将促进大市场地区形成,核心-边缘格局初现;接着户籍改革将增强大市场地区的集聚力,地区集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集聚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户籍改革反而会削减大市场地区的集聚力,并促进企业扩散。同时,较高的贸易自由度有助于化解户籍改革后的过度集聚现象。
关键词:
户籍改革 地区差距 人口流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考察总结了居民家庭消费决策的各种典型特征,并构造出了综合这些典型特征的效用函数,使用最优线性调节器的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导出了家庭跨期优化决策的消费函数,并用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计量模型验证。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取决于过去消费的习惯、家庭的收入和家庭财产的多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是一个缓慢持久的过程。
关键词:
增量效用 跨期优化 消费函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静暖 陈喜泉 侯冠平
中国南海是中国最大的一片蓝色国土,所蕴藏的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金属、非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对于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南海不可再生资源属于马克思蓝色国土自然力范畴,其跨期开发利用能够溢出基本生产要素效应、生产力效应与财富源泉效应。尽管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远景可期,但是,当前近海资源却出现了跨越产量高峰后的自然力递减倾向、远海资源由于多种原因面临着尚不能全面开发、资源总量流失等挑战。为此,应坚决维护南海海权,保障蓝色国土安全及开发利用权益;构建跨期开发利用模型,促进代际公平;制定长远规划,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南海不可再生资源的勘探开发走向远海、深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黄容
论文将家庭住房选择决策归结为消费问题,从家庭跨期住房消费的效应最大化入手,通过构建贝尔曼方程分析外部融资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住房消费的影响机制。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外部融资在家庭跨期决策中发挥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外部融资,家庭的住房跨期选择决策就无法实现;在流动性约束下,家庭无法进行外部融资,仅能利用本期收入与家庭前期的财富积累进行消费,在财富与收入小于住房所需价款时,家庭仅能通过租房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无法实现住房投资。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住房消费 跨期消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刘艳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持续存在,至今尚未扭转。经济、政策、思想等各种因素通过影响性别观念、家庭结构以及社会保障等中间因素,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产生作用力,最终形成生育性别比持续失衡现状,其中经济因素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影响力较为显著。文章基于《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经济分析》一书,就经济学视角下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究。由陶涛编著、中国人口出版社出版的《家庭生育性别决策的经济分析》一书,是一部立足于经济学视角对家庭生育性别决策问题展开探究的专著。首先,作者立足于扎实的人口转变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生育决策的成本与效用展开系统分析,指出剩余成本与效应对性别决策具有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德发 汪雪瑶
家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影响着整个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真实数据,从家庭结构、金融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健康状况、财富状况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家庭的异质性,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异质性与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和盈利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其中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数量的增长将会促进家庭进入金融市场,配置较多金融产品并获得盈利,金融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家庭进入金融市场并提高盈利水平,健康状况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较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卫星 张旭阳 吴锟
借贷对于平滑家庭支出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造成不成熟借款者的债务累积。鉴于家庭金融素养异质性较大,且不同借贷类型的利率差异会对家庭债务成本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金融素养家庭的贷款渠道、贷款利率以及贷款期限结构。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家庭贷款获取方面有促进作用,但对家庭组合贷款中短期贷款占比没有显著影响;金融素养的提高有效降低了家庭综合贷款利率;随着金融素养的提高,家庭购房贷款中银行贷款占比明显增加,从正规渠道(银行)获得贷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购房贷款的利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