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0)
- 2023(9905)
- 2022(8228)
- 2021(7809)
- 2020(6347)
- 2019(14180)
- 2018(13761)
- 2017(26647)
- 2016(14598)
- 2015(16434)
- 2014(16685)
- 2013(15955)
- 2012(15146)
- 2011(13645)
- 2010(14293)
- 2009(13781)
- 2008(13086)
- 2007(12461)
- 2006(11293)
- 2005(10543)
- 学科
- 济(52705)
- 经济(52629)
- 管理(42849)
- 业(40241)
- 企(33436)
- 企业(33436)
- 融(27915)
- 金融(27908)
- 银(26212)
- 银行(26193)
- 行(25442)
- 中国(23587)
- 方法(19459)
- 财(18370)
- 制(18111)
- 农(16874)
- 数学(16767)
- 数学方法(16467)
- 地方(12604)
- 业经(12486)
- 体(11868)
- 贸(11563)
- 务(11553)
- 贸易(11548)
- 学(11539)
- 财务(11499)
- 财务管理(11477)
- 中国金融(11459)
- 易(11252)
- 策(11038)
- 机构
- 学院(204277)
- 大学(202002)
- 济(84965)
- 经济(82763)
- 管理(74011)
- 研究(71763)
- 中国(64893)
- 理学(61167)
- 理学院(60531)
- 管理学(59423)
- 管理学院(59036)
- 财(45771)
- 京(43416)
- 科学(40378)
- 所(36528)
- 中心(36059)
- 财经(34279)
- 农(34088)
- 江(33686)
- 研究所(32268)
- 经(30910)
- 北京(28031)
- 州(27372)
- 业大(26984)
- 银(26694)
- 农业(26540)
- 经济学(26390)
- 院(25836)
- 范(25788)
- 银行(25771)
- 基金
- 项目(122983)
- 科学(95775)
- 研究(93587)
- 基金(87363)
- 家(75064)
- 国家(74348)
- 科学基金(63160)
- 社会(57567)
- 社会科(54531)
- 社会科学(54519)
- 省(48255)
- 基金项目(44063)
- 教育(43233)
- 划(40386)
- 编号(39660)
- 自然(39336)
- 自然科(38482)
- 自然科学(38471)
- 资助(37851)
- 自然科学基金(37770)
- 成果(34730)
- 课题(28337)
- 重点(27638)
- 部(27076)
- 发(26740)
- 创(25461)
- 性(25367)
- 项目编号(24545)
- 创新(23810)
- 年(23583)
共检索到342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唐寿宁
研究个人储蓄的传统理论通常只是注意个人如何对他可支配的资源作出储蓄和消费的配置。个人储蓄如何被合成以至能够运用,个人在这一合成过程中如何继续对他的储蓄拥有权利、作出他的选择,却一直没有被人们认识到。人们习惯于把个人的选择局限在要不要储蓄、储蓄多少这些领域内,在个人储蓄形成后,个人选择的作用就不见了。人们只是讨论作为整体的储蓄对于社会生产的影响,却不讨论作为个体的储蓄者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琪 王寒
本文通过失业保险,研究了家庭保险、消费和储蓄的决策问题。在连续时间情形下,本文将随机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来考察,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考察了家庭的决策过程。分析了购买保险对于个人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保险稳定其财富和提高终生效用,同时探讨了人均消费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关于经济增长路径的结论。
关键词:
保险 消费-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文炼
1989年我国城乡储蓄创纪录增长,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扣除物价上涨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市场销售继续平淡,储蓄增势仍然旺盛。如何估价去年以来的市场波动与储蓄增长,关系到当前宏观政策的抉择。本文试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消费与储蓄变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有关看法和对策思路。一、“市场疲软”与耐用消费品波动市场波动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消费需求约占社会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居民消费需求又占消费总需求的90%。所以,居民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最主要部分。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活必需品需求、一般日用品需求和耐用消费品需求三个部分。由于我们缺乏专门的耐用品零售额历年统计资料,只好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恩平
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一个两经济部门——二元金融市场相互作用的特殊发展模式下进行的。尽管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但在非国有部门仍然存在着一个广泛的多渠道的民间资本市场。社区或家族融资、黑市或灰市金融交易都曾一度有效地动员其社会储蓄为非国有经济服务。但民间资本市场的有效存在是以国有金融系统作为参照的,实际利率的变化影响着储蓄资源在两部门间的分配,较低的利率有利于储蓄资源向非国有部门的流动。由于经济中非国有部门往往更有效率,较低的实际利率通过储蓄资源更多地流向效率较高的非国有部门,从而推动更快的经济成长。
关键词:
利率参照 二元金融市场 两经济部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卉 谭跃 鄢波
基于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探讨了管理者在现金储蓄决策中是否会倾听市场的声音。研究发现:管理者会根据同行业股价水平调整自身的现金储蓄水平,且同行业股价信息含量能提高现金储蓄对同行业股价的敏感度。这说明管理者在现金储蓄决策中存在同行业市场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会改善决策效率并提高企业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成长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中,同行业市场学习更明显,且民营企业以及行业内地位较低企业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进行同行业市场学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恩泽
本文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所收集到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相关数据,使用非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对其进行非参数性的探索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统计特征、利率市场化、收入对包括储蓄国债在内的中国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是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非线性影响不明显;利率市场化对储蓄国债的线性影响是正面明显的,但非线性影响却是负面不明显的;收入对个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线性影响因金融资产种类不同而不同,非线性影响是水平波动的;金融资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股票对储蓄国债的非线性影响是正U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储蓄国债 个人家庭金融资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克任 谢俊士
本文从核算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数据出发,经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居民金融资产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相比之下,结构调整和优化明显滞后,其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结构非均衡发展,货币性资产占了过大比重,资本性发展严重不足。作者认为,化解高企的银行存款的一条可行途径是发展金融资产、拓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途径。
关键词:
居民储蓄 金融资产 储蓄分流 投资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望春
市场金融主导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叶望春国民收入流程结构由政府(含政府附属国有企业)主体向居民主体演变时,储蓄和投资高度分离,分离的储蓄和投资,在金融改革尚未触及产权、结构和制度变革条件下,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由财政主导型向国有银行主导型转变,是经济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柳狄 孙志娟
文章以2009—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管理层语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管理层语调越积极时,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越低;基于储蓄性动机的检验发现,当管理层语调越积极时,企业未来的现金流越充沛,进而弱化了企业金融化的储蓄动机,降低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同时,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差异检验发现,当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程度时,管理层的积极语调对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检验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管理层的积极语调对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尚学
资金积累中的“储蓄──投资”及金融工具张尚学没有丰厚的资金,便没有经济增长,而丰厚资金的形成恰恰依赖于储蓄和投资,依赖于精良高效的“储蓄─—投资”机制;金融的发展、金融制度的深化使储蓄和投资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储蓄─—投资”机制也由此进入了主要靠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望春 吴少新
金融资产在储蓄—投资转化中功能再认识●叶望春吴少新对于金融资产,在人们眼里仅仅是与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相对应的概念,即它是一种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显然,它指出了金融资产物的属性而忽视金融资产的制度属性。重新认识金融资产属性、特征及其由此决定的转化积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林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