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3)
2023(7014)
2022(5945)
2021(5174)
2020(4182)
2019(9292)
2018(9094)
2017(16827)
2016(9399)
2015(10364)
2014(10606)
2013(10503)
2012(10381)
2011(9730)
2010(10221)
2009(9554)
2008(9391)
2007(8649)
2006(8177)
2005(8043)
作者
(28098)
(23080)
(23014)
(21953)
(14857)
(11114)
(10502)
(8933)
(8912)
(8610)
(7893)
(7838)
(7660)
(7619)
(7406)
(7237)
(6823)
(6762)
(6755)
(6649)
(6170)
(5810)
(5636)
(5477)
(5455)
(5322)
(5278)
(5230)
(4800)
(4611)
学科
(43978)
经济(43922)
管理(24379)
(24028)
(17749)
企业(17749)
地方(17681)
中国(17378)
(13907)
业经(11746)
(10932)
银行(10924)
(10676)
(10110)
金融(10110)
(10096)
地方经济(9831)
方法(9666)
农业(9598)
(9301)
(8763)
(8074)
贸易(8057)
(7887)
(7677)
数学(7494)
数学方法(7380)
环境(7196)
发展(6996)
(6969)
机构
学院(132789)
大学(130374)
(54932)
经济(53495)
研究(52322)
管理(46292)
中国(43482)
理学(37118)
理学院(36613)
管理学(36042)
管理学院(35781)
(30124)
科学(29987)
(28146)
(27003)
中心(25029)
(24440)
研究所(23658)
(23005)
(20726)
师范(20539)
北京(20159)
财经(20067)
(20013)
(19121)
(18797)
(17868)
农业(17188)
业大(16753)
师范大学(16143)
基金
项目(76528)
研究(60269)
科学(59783)
基金(52262)
(44595)
国家(44105)
社会(37626)
科学基金(37233)
社会科(35566)
社会科学(35563)
(31489)
教育(27125)
基金项目(26531)
(25976)
编号(25684)
(23081)
成果(22885)
自然(21423)
资助(21360)
自然科(20897)
自然科学(20894)
自然科学基金(20509)
课题(19367)
发展(19019)
(18657)
重点(17544)
(16096)
(16049)
(15828)
(15603)
期刊
(75755)
经济(75755)
研究(49302)
中国(38002)
(23565)
(22189)
金融(22189)
教育(22052)
(21017)
管理(19842)
学报(17833)
科学(17380)
农业(15543)
大学(13923)
业经(13883)
学学(12498)
技术(12360)
经济研究(11492)
财经(9842)
问题(9514)
图书(9049)
(8488)
(7951)
(7852)
(7479)
论坛(7479)
(7355)
国际(7220)
书馆(7024)
图书馆(7024)
共检索到241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宋晓瑞  
随着近年来征信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产生了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需求,这给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窗口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山西省境内发生的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突发事件为例,反思大规模查询背后的原因,认为应加快制定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尝试将人民银行信用报告查询窗口纳入地方政府政务大厅,全面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金融机构和征信机构的监管等,以防范和应对爆发大规模的人群集聚查询事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杨天明  
关键词: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雅婷  
近年来,受外部经济形势和产业结构影响,山西省先后发生了联盛、海鑫等多起债务风险及违约风险事件,并引发群体事件。分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为区域性金融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了一些经验: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快、准、稳;应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沟通协作,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加强舆情监测,提高舆情应对的主动性;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纪秀江  
通过对枣庄辖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信用报告查询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存在着个人信息易泄露、非官方APP查询风险、查询亟须疏导分流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从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拓宽信用查询渠道、强化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纪秀江  
通过对枣庄辖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分析信用报告查询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存在着个人信息易泄露、非官方APP查询风险、查询亟须疏导分流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并从提高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拓宽信用查询渠道、强化内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元元  梁薇薇  江东阳  
个人信用报告是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决策的参考依据,目前已应用到社会各领域。信用报告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如何抑制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用报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是我们面临的问题。2013年7月份,广西北海爆发了群体性集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事件,直接影响了当地人民银行的正常办公秩序及个人信用报告的社会公信力。从人民银行金融服务角度出发,应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投融资理念,完善金融服务管理,改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方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菲菲  
通过对安徽辖内自助查询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指出其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升级自助查询机后台管理系统、加强自助查询机网络安全控制措施、完善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各项管理制度等,推进自助查询机在保护个人信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广泛推广应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敏  
随着个人信用报告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存在未能有效满足公众查询需求、不合规查询、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完善。因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征信查询服务水平,规范查询操作行为,保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晨明  
近年来,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然而,个人信用报告违规查询的事件频频曝光,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案例,对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三大环节进行剖析,分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风险隐患,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以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解洪文  
目前,个人信用报告的应用查询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个人信用报告应用和查询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今后应完善个人信用报告相关制度,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加强征信知识宣传和培训,规范使用个人信用报告。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丽丽  刘锴  
近年来,在个人信用报告异常查询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部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和使用机构在系统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和查询操作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以致违规查询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选取部分典型案例,对照征信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剖析,力图为做好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姚世坤  
目前,马鞍山市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尽到征信信息提醒和告知的义务,部分金融机构员工对信用报告的解读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对信用报告软、硬查询区分不清,一些居民缺乏信用保护意识。为此,应严格执行信用信息提示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加强柜台查询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点布局。
[期刊] 征信  [作者] 祁敬之  张晓东  刘丽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宣传工作的深入及其效果的逐渐显现,个人信用报告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查询量剧增,较好地发挥了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社会的职能,但也同时给基层央行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应明确基层央行和征信中心各自的职责,加速其他机构接入征信系统,加快推广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依托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开辟绿色查询通道。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希军  姜庆东  
调查发现,个人信用报告在查询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主要是:对被征信人的数据信息保护不够,银行对信用报告缺乏合理、合规、专业的解读,对被征信人的信用评价没有统一标准,被征信人对自身的信用报告使用保护意识不强等。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规范金融机构贷款前使用信用报告行为;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征信知识的培训;加大征信宣传力度和深度,提高国民信用履约意识等,以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