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15)
- 2023(5486)
- 2022(5013)
- 2021(4511)
- 2020(4262)
- 2019(10070)
- 2018(9976)
- 2017(20169)
- 2016(11240)
- 2015(13004)
- 2014(13423)
- 2013(13570)
- 2012(13015)
- 2011(11896)
- 2010(12196)
- 2009(11555)
- 2008(11693)
- 2007(10744)
- 2006(9234)
- 2005(8386)
- 学科
- 济(49700)
- 经济(49649)
- 业(28820)
- 管理(28514)
- 方法(26195)
- 数学(23088)
- 数学方法(22890)
- 企(22493)
- 企业(22493)
- 农(12900)
- 财(12879)
- 贸(11999)
- 贸易(11996)
- 易(11663)
- 中国(11490)
- 学(10606)
- 地方(9550)
- 制(9415)
- 融(9340)
- 金融(9338)
- 银(9061)
- 银行(9037)
- 业经(8614)
- 行(8610)
- 农业(8400)
- 和(7825)
- 务(7511)
- 财务(7498)
- 财务管理(7473)
- 理论(7280)
- 机构
- 大学(171242)
- 学院(168370)
- 济(72189)
- 经济(70659)
- 管理(63133)
- 研究(58196)
- 理学(54060)
- 理学院(53410)
- 管理学(52480)
- 管理学院(52153)
- 中国(45686)
- 京(36293)
- 科学(35664)
- 财(33377)
- 农(31369)
- 所(30823)
- 研究所(28041)
- 中心(27687)
- 财经(26520)
- 业大(25999)
- 江(25649)
- 农业(24846)
- 经(23903)
- 北京(23200)
- 经济学(22823)
- 范(22139)
- 师范(21907)
- 经济学院(20914)
- 州(20569)
- 院(20128)
- 基金
- 项目(107022)
- 科学(82640)
- 研究(77150)
- 基金(76772)
- 家(66890)
- 国家(66369)
- 科学基金(55425)
- 社会(47774)
- 社会科(45294)
- 社会科学(45277)
- 省(41212)
- 基金项目(40758)
- 教育(35991)
- 自然(35663)
- 划(35398)
- 自然科(34799)
- 自然科学(34787)
- 自然科学基金(34168)
- 资助(32728)
- 编号(32052)
- 成果(27052)
- 部(24706)
- 重点(24351)
- 发(23126)
- 课题(21967)
- 创(21570)
- 科研(21086)
- 教育部(20855)
- 大学(20427)
- 创新(20275)
共检索到25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秦光远 吕晓萌
个人信用是构建社会信用的基础,如何更好地促进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已成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焦点。梳理相关文献,比较分析我国部分城市信用分、央行个人信用分、芝麻信用分及美国、德国、日本三个西方国家个人信用分的评价指标、应用场景等,认为当前我国信用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加快完善个人征信管理系统更为迫切。基于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城市间信用分联动、增强公众信用意识等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魏明侠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个人信用又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通过构建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个人信用是如何通过交易者双方一次性博弈、重复博弈和信号传递而形成的。基于此,在交易者双方中引入政府个人信用监督机关,构建出有个人信用监督机关的博弈模型。基于对以上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个人信用 博弈 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任宏涛
在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中,围绕个人信用信息,不同的权利主体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权利主张。作为信息主体的个人,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为了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加强社会管理,则需要确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在信息的征集、加工、整理、流转环节,个人信用信息的财产权属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应客观分析附着在个人信用信息上的各种权利以及权利之间存在的冲突,并加以平衡,从而促进个人征信制度的建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西安
个人信用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投入来源 ,个人信用的贡献不仅在于扩大当期需求 ,更在于增加了未来产出的要素投入。人力资本天然的私有产权特性 ,使得个人对其未来收入流的支配权是确定的 ,因而个人信用的债权有更好的保障。个人信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及对债权的影响较小 ,债权人因此遭遇风险的可能性要小很多。个人信用制度不仅提供了规范个人信用交易行为的规则 ,也完全可以对机构信用乃至其它行为发生作用。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产权 信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富全
信用评分的过程就是各指标对个人信用影响作用的大小赋予不同的分值权重,依次对过去借款大量人群进行观察和分析来进行个人信用评估过程。国外有DavidDurand信用计分模型和FICO信用分模型,国内的银行也有个人信用评估模型,但是各机构对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因素认识不同,侧重点和分值权重是各不相同的。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内17个地市的1288个有效样本采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信用 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美蓉,刘晓红
个人信用是社会信用体制的基石,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个人信用评价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电子商务个人信用等级评价进行分析,建立静态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追踪评价方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个人信用 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庆春
信用重建是指对失信人群进行个人信用的重新塑造,使其信用状况恢复到正常水平。市场经济的精髓是"契约精神",其核心是个人信用。建立个人信用修复和重建机制是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修复机制的要求。美国、英国和韩国个人信用重建机制的主要做法,可以为我国完善个人信用重建机制提供经验。国外个人信用重建机制的经验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信用重建实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蒋恒波
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借鉴别国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采用公共与私营互补的模式;在法规的制订方面应该合理权衡信息反应能力的需要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充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加快全国统一征信法规的建设步伐。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仪
为调和个人信用信息主体与征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宜保护主体权益并予以限制。通过比较分析美欧制度和我国现行法可知,后者存在着保护对象与方式等缺陷。对此我国应按照产权规则确立个人信用信息权制度,采取积极手段完整地保护主体的人格尊严自由及经济利益;而立法者为限制权利应做出区分式的制度安排,以具体满足征信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交易者私益,并回应不同利益诉求下征信者与信息主体之间力量对比差异导致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健 周兆立 蒋甜甜
个人信用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竞争将在各方面展开,其中一个重要的竞争是国家之间的制度竞争。个人信用市场的创建正是这类制度竞争的题中之意,一个不讲信用的社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因此无论从市场经济发展,还是从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构建个人信用市场已成为必然选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朝兵
信息主体同意权的制度价值在于平衡隐私保护与征信效率之间的价值冲突。比较法上存在完全承认、完全不承认和有限度地承认信息主体同意权3种立法例,且在同意权的行使方式上存在积极同意与消极同意的分野。我国征信立法关于信息主体同意权的制度设计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取消信息采集同意权;确立信息使用同意权,二是借鉴欧盟的经验设置确保信息主体同意真实性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征信 个人信用信息 同意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晨明
近年来,随着征信知识的普及,个人信用报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济"身份证"。然而,个人信用报告违规查询的事件频频曝光,个人信用信息外泄的案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实案例,对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三大环节进行剖析,分析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的风险隐患,并提出防范应对措施,以更好地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小果 李毓
集成学习算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理论以计算机实现的非参数识别技术。阐述了集成学习算法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算法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通过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用一个小样本数据对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成学习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分类树的预测精度,且在个人信用评估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优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锐,熊键
个人信用征信是解决我国目前信用缺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手段。我国加入WTO的服务贸易特定义务承诺对国内个人信用征信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立法的缺失而创设的行业经济租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了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能得到较全面的法律基础支撑、与国际惯例接轨,需要以立法的形式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私权以使个人信用征信业的外部成本内在化。
关键词:
个人信用征信业 经济租 成因 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达山
我国个人信用有效评价缺位影响了个人信贷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衍生的个人信用数据,综合传统信用评价数据,从个人身份、信用历史、经济能力和社会信用属性四个信用维度,提出了运用个人信用能力模型来对个人信用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同时分析了个人信用能力的演变,形成个人信用能力演变模型,并对模型的应用展开讨论。本文在借鉴国外互联网信贷机构信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的个人征信系统构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