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5)
- 2023(9603)
- 2022(8699)
- 2021(8377)
- 2020(7037)
- 2019(16475)
- 2018(16603)
- 2017(32633)
- 2016(17826)
- 2015(20210)
- 2014(20349)
- 2013(20151)
- 2012(18448)
- 2011(16446)
- 2010(16457)
- 2009(15109)
- 2008(14725)
- 2007(12912)
- 2006(11508)
- 2005(10267)
- 学科
- 济(67746)
- 经济(67658)
- 管理(54462)
- 业(50479)
- 企(43217)
- 企业(43217)
- 方法(32726)
- 数学(27755)
- 数学方法(27368)
- 财(19198)
- 农(18070)
- 中国(17224)
- 业经(16079)
- 学(15785)
- 地方(13552)
- 务(13220)
- 制(13201)
- 财务(13150)
- 财务管理(13123)
- 理论(12999)
- 企业财务(12477)
- 贸(12119)
- 贸易(12114)
- 农业(11985)
- 和(11954)
- 易(11724)
- 银(11263)
- 银行(11231)
- 技术(11027)
- 环境(10578)
- 机构
- 大学(252817)
- 学院(250245)
- 管理(104498)
- 济(93634)
- 经济(91303)
- 理学(89980)
- 理学院(89029)
- 管理学(87535)
- 管理学院(87086)
- 研究(79518)
- 中国(61147)
- 京(54706)
- 科学(50560)
- 财(44810)
- 所(39835)
- 中心(37577)
- 农(37553)
- 业大(36999)
- 江(36281)
- 研究所(36022)
- 财经(35857)
- 北京(35112)
- 范(33514)
- 师范(33265)
- 经(32422)
- 州(30536)
- 农业(28986)
- 院(28690)
- 师范大学(26853)
- 财经大学(26654)
- 基金
- 项目(170651)
- 科学(133381)
- 研究(126648)
- 基金(122840)
- 家(105890)
- 国家(104987)
- 科学基金(90567)
- 社会(77087)
- 社会科(72869)
- 社会科学(72847)
- 省(66372)
- 基金项目(66223)
- 自然(59935)
- 自然科(58495)
- 自然科学(58482)
- 教育(57702)
- 自然科学基金(57416)
- 划(55838)
- 编号(53708)
- 资助(50936)
- 成果(44417)
- 重点(37177)
- 部(37155)
- 课题(35581)
- 发(35062)
- 创(34959)
- 项目编号(34005)
- 科研(32591)
- 创新(32487)
- 大学(32026)
- 期刊
- 济(102752)
- 经济(102752)
- 研究(74316)
- 中国(44222)
- 学报(38855)
- 管理(37116)
- 科学(34929)
- 财(34014)
- 农(33876)
- 教育(28825)
- 大学(28735)
- 学学(26489)
- 农业(23547)
- 融(23292)
- 金融(23292)
- 技术(21411)
- 图书(19296)
- 业经(17108)
- 财经(16817)
- 理论(15292)
- 经济研究(15149)
- 实践(14336)
- 践(14336)
- 经(14081)
- 情报(13862)
- 问题(13521)
- 书馆(12723)
- 图书馆(12723)
- 科技(12211)
- 技术经济(11904)
共检索到366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剑
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立法尚未对信用信息存储时限作出规定。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国际上关于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立法的经验,认为借款人付出成本与贷款人可能承担风险的比较是合理规定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信用信息存储时限立法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
信用信息 存储时限 成本与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运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信用信息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外征信机构依据其公共、私营或混合模式的不同而在收费和定价问题上差异较大。本文基于对国外征信机构运作模式及收费的实践考察,认为个人信用信息产品定价应以市场化为发展取向,坚持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相结合,科学设计定价方法,并加快信用产品研发步伐。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信息产品 定价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毕强 白云峰
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是信用信息服务的重点内容,从信用信息服务过程中对于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入手,系统分析了加强个人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现实意义,在对比研究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信用 信用信息服务 权益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发
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市场伦理和道德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庞大资源。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日趋重要。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经验,合理地利用、保护信用信息数据,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关键词:
个人信用 个人隐私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兰玲 刘淑敏
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在保障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的立法中存在异议处理程序不完善、不良信息保存规则不合理、信息处理者事先告知义务缺失以及举证责任规定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异议处理程序,细化异议处理机制,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充分行使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兰玲 刘淑敏
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在保障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的立法中存在异议处理程序不完善、不良信息保存规则不合理、信息处理者事先告知义务缺失以及举证责任规定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异议处理程序,细化异议处理机制,确保个人信息主体能够充分行使个人信用信息异议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仪
个人信用信息是其主体人格尊严与自由的载体,而不同机构与组织在各种利益驱使下频繁地共享信息,这引发了主体人格权益保护的危机。为应对危机,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并吸取欧美立法精髓,同时结合国内征信业发展与治理的现状,对《征信业管理条例》进行分析,建议我国通过统分结合的立法手段来规制信息共享行为。
[期刊] 征信
[作者]
任宏涛
在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中,围绕个人信用信息,不同的权利主体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权利主张。作为信息主体的个人,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为了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加强社会管理,则需要确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在信息的征集、加工、整理、流转环节,个人信用信息的财产权属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应客观分析附着在个人信用信息上的各种权利以及权利之间存在的冲突,并加以平衡,从而促进个人征信制度的建立。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海 张天金
个人信用征信与金融隐私权存在客体重合、动态关联,因此相互冲突。美国、欧盟的个人信用征信立法虽然在立法价值取向、立法例及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但是均以平衡个人信用征信和金融隐私权为基础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立法例可采取美国模式,征信模式可采取欧盟模式;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充分借鉴二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涵盖信息提供、信息收集和信息使用的具体规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海涛
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程序常常被称为个人征信工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然而,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程序还不完善。本文立足个人征信工作实践,针对部分异议事项处理速度慢、效率低的现象,以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为研究支点,分析异议处理程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异议事项 更正权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冬松
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目的与范围等不明确、更新不及时,个人信用查询授权不规范,被征信人参与信用信息处理权利不明,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征信主体和信用主体的权利义务。因此,应制定专门的个人信用立法,建立健全个人信息采集的有效管理制度,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使用、披露与保存应体现对消费者权益最大限度的保护,确保被征信人对个人信用信息参与的权利,规范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授权,建立健全个人信用管理的内控机制。
关键词:
信用信息 权益保护 征信 个人隐私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全宝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个人信用征信立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征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主要依据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而且征信活动涉及的重要问题缺乏法律规范,诸如征信机构设置缺乏规范、信息收集法律依据不足、主体权利缺乏法律保护等。因此,应抓紧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
关键词:
个人信用 征信 立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欣彦
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我国应在明确信息主体信用权利性质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层次的征信法律法规,保护信息主体的权利。国家应在基本民事法律当中明确民事主体的信用权概念,在专门的征信立法中明确征信业各类主体的基本行为规则,并就非法征信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作出明文规定,同时就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机制作出安排,直接规定或授权征信管理部门建立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非诉讼处理机制。此外,征信业的自律也是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重要补充手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湘君
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的确立是信用经济发展与征信体系建设的基础。本文从分析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范围、采集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在我国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制度不仅在理论上具备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而且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进而从法制建设、信息共享、技术标准3个方面具体设计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制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信息采集 采集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位 周从意 廖理 张伟强
本文使用某现金贷平台的借款人数据,研究消费行为信息在个人信用风险评估中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对于现金贷借款人这类信用记录不足的群体,传统征信信息往往不足以识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引入更加高频的消费行为信息能够有效补充额外的信息含量,提高对信用信息薄弱人群的风险识别效率。传统征信信息和消费行为信息提供的信息含量互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征信系统以外信息的利用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创新性地利用真实的微观信贷数据对不同信息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比较,对消费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消费行为 风险识别 征信信息 消费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