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3)
2023(12464)
2022(11019)
2021(10398)
2020(8797)
2019(20183)
2018(20320)
2017(39195)
2016(21261)
2015(24004)
2014(24102)
2013(23668)
2012(21576)
2011(19417)
2010(19304)
2009(17928)
2008(17763)
2007(15462)
2006(13673)
2005(12237)
作者
(60774)
(50223)
(49980)
(47792)
(32248)
(24118)
(22770)
(19632)
(19214)
(18157)
(17288)
(16907)
(15952)
(15929)
(15456)
(15392)
(15163)
(14927)
(14425)
(14292)
(12434)
(12397)
(11941)
(11441)
(11293)
(11268)
(11189)
(11122)
(10067)
(9877)
学科
(81832)
经济(81702)
管理(71070)
(63570)
(56614)
企业(56614)
方法(38151)
数学(31403)
数学方法(31043)
(25942)
业经(20857)
(20291)
中国(20140)
(20015)
(17853)
(17331)
财务(17261)
财务管理(17227)
企业财务(16427)
理论(15960)
(14926)
地方(14486)
(13567)
贸易(13557)
环境(13496)
(13476)
(13469)
银行(13439)
技术(13292)
农业(13173)
机构
大学(304596)
学院(300403)
管理(124223)
(115960)
经济(113274)
理学(107251)
理学院(106120)
管理学(104485)
管理学院(103927)
研究(95672)
中国(72237)
(64790)
科学(58480)
(58108)
(47002)
财经(45844)
中心(44109)
(43787)
(43684)
业大(43403)
研究所(42379)
(41511)
北京(40944)
(38714)
师范(38381)
(35662)
(34677)
农业(34119)
财经大学(34119)
经济学(33834)
基金
项目(205538)
科学(162209)
研究(152329)
基金(150213)
(129522)
国家(128458)
科学基金(111540)
社会(95613)
社会科(90432)
社会科学(90411)
基金项目(80461)
(79246)
自然(72913)
自然科(71181)
自然科学(71167)
自然科学基金(69890)
教育(69661)
(66626)
编号(63171)
资助(61352)
成果(52121)
(45669)
重点(44934)
(42610)
课题(42249)
(41752)
(41043)
项目编号(40169)
创新(39720)
教育部(39632)
期刊
(127431)
经济(127431)
研究(89319)
中国(57748)
(46522)
学报(46369)
管理(45965)
科学(41873)
(39357)
大学(35145)
教育(33289)
学学(32683)
农业(27107)
(25940)
金融(25940)
技术(25024)
财经(22594)
业经(20475)
图书(19441)
经济研究(19383)
(19026)
理论(16764)
问题(16124)
实践(15526)
(15526)
科技(14352)
情报(14016)
(13684)
技术经济(13682)
现代(13640)
共检索到44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晓娇  
[目的/意义]建立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责任尤其是赔偿责任机制,为个人信息资源保护立法及个人信息资源的规范合理收集使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规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个人信息资源的权利属性分析为基础,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的合同关系出发,以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责任构成、归责原则和责任方式为突破口,界定违约赔偿范围,最终提出违约赔偿标准解决方案。[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个人信息资源具有典型的财产权和人格权双重属性,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关系具有突出的合同属性,个人信息资源财产权具有许可使用费属性;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赔偿范围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案例简介〕郑某于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某市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单位出资派其到国外公司学习,培训费用为129675元。回国后,郑即从事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国产化开发工作。1992年3月,郑与单位签订了为期11年的劳动合同,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世文  
传统上,学术界对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本文对否定说的主要理由进行反思后提出:人格不会商品化;不能由惩罚性赔偿替代;精神损害发生可预见;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并在对其他国家(地区)立法、学说及相关判例的考察中,论证了违约责任中应有精神损害赔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慧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以"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可预见性"及"明显后果"等为限制条件,把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再到逐步扩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使之类型化,从而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大陆法主要是通过扩大法条解释、变通救济理念予以救济,或通过增设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满足现实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需求,这些均可作为我国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闫仁河  
在我国合同法司法实践中,一般情况下所受损害都能较为顺利地得到赔偿,而法院却很少判决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原告实际得到的赔偿通常只是其要求的一部分。这里的部分原因在于,由所失利润构成的可得利益往往缺乏证据或法院对相关证据的认定存在较大争议。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两大法系的经验,突破传统证据确定规则的束缚,对守约方给予充分的救济,降低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明标准,扩大违约可得利益赔偿的证据种类,如原告以往的业绩、原告的利润预测、原告在其他场合的业绩、他人的类似业绩、被告后来的业绩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慧  
违约责任中精神损害客观存在,责任竞合制度亦不能周全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能以合情合理的制度设计实现对当事人基于违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全面救济。就目前而言,作为权宜之计,可先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对现有法律进行扩张解释以解决法律依据问题,然后再借鉴英美法合同类型化的做法限定适用范围,并在司法操作中以赔偿标准的考量因素加以补充或参照适用。最终,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实现在《中国民法典》(合同编总则)中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允许原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文虹  徐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邢颖  
案情简介■曹某于1995年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到北京某汽车公司工作,并与该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北京市某县供销社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1997年8月经县政府协调,征得供销社和其本人同意后将曹某调至北京中英合资某保安器材公司工作。曹某在保安器材公司先后担任生产部、技术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建宇  
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泛指劳动者因违反各项劳动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应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追究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属于其行使惩戒权的行为,不同于追究纯粹的民事赔偿责任。为防止用人单位滥用责令赔偿权,我国劳动立法应细化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的归责要件并完善相关程序机制,以确保被惩戒劳动者的权利能获得法律救济。对于劳动者违纪赔偿责任的具体金额,则应通过适用"比例原则"加以确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施应玲  庞南生  
1995年8月,我国某省一家能源公司A与美国某公司B订立了一宗大型施工设备的购货合同,合同规定了设备型号、技术性能指标、交货时间、价格等项条款,另外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任何一方违约应向对方支付的违约金。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美方B公司未能依合同规定的日期交货,发生了延迟交货的违约行为,而由于我方A公司在订约时对交货时间的规定留有余地,故美方B公司的延迟交货未影响我方正常施工,从而没有给我方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美方B公司延迟交付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水平  
在我国现行立法中违约损害赔偿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本文通过对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立法、相关学说与判例的比较,以及国内立法现状和学界争论的梳理,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肯定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以充分保护人的精神利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柏海  
从违约案例出发,讨论《农村土地承包法》与《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原因,论述两者的本质属性不同及立法区别,并对具体的法律条文提出了修改、完善的建议。违约责任因违反约定义务而承担责任,侵权责任因违反法定义务而承担责任,前者侵害履行利益即期待利益,后者侵权固有利益即现有利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买建国  
近年来,个人住房销售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个人购买住房的外部现金流完全依赖于银行贷款,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偿还资金来源增长速度明显慢于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投放增长速度。2004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36%。相当于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速度的3.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