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5)
- 2023(15767)
- 2022(13281)
- 2021(12423)
- 2020(10473)
- 2019(24076)
- 2018(23954)
- 2017(46118)
- 2016(25108)
- 2015(28175)
- 2014(28152)
- 2013(27488)
- 2012(24879)
- 2011(22560)
- 2010(22410)
- 2009(20557)
- 2008(20096)
- 2007(17471)
- 2006(15181)
- 2005(13302)
- 学科
- 济(98866)
- 经济(98760)
- 管理(73196)
- 业(68513)
- 企(57771)
- 企业(57771)
- 方法(50252)
- 数学(43404)
- 数学方法(42669)
- 农(25683)
- 财(24471)
- 学(24096)
- 中国(23984)
- 业经(22956)
- 理论(19497)
- 贸(17764)
- 贸易(17758)
- 农业(17470)
- 地方(17386)
- 易(17225)
- 务(16148)
- 和(16138)
- 制(16093)
- 财务(16070)
- 财务管理(16045)
- 技术(15973)
- 企业财务(15220)
- 环境(15130)
- 银(14047)
- 银行(13977)
- 机构
- 大学(363171)
- 学院(360295)
- 管理(143897)
- 济(136486)
- 经济(133528)
- 理学(126104)
- 理学院(124712)
- 管理学(122067)
- 管理学院(121450)
- 研究(117002)
- 中国(85003)
- 科学(77661)
- 京(77237)
- 农(64443)
- 财(60769)
- 业大(60043)
- 所(59409)
- 研究所(54957)
- 中心(53259)
- 农业(51255)
- 江(50542)
- 财经(50017)
- 北京(48120)
- 范(46875)
- 师范(46311)
- 经(45518)
- 院(42190)
- 州(41576)
- 经济学(40612)
- 技术(39158)
- 基金
- 项目(255078)
- 科学(198870)
- 基金(184501)
- 研究(179110)
- 家(163865)
- 国家(162559)
- 科学基金(138689)
- 社会(111321)
- 社会科(105483)
- 社会科学(105453)
- 省(100069)
- 基金项目(97966)
- 自然(93709)
- 自然科(91562)
- 自然科学(91537)
- 自然科学基金(89887)
- 划(84938)
- 教育(83012)
- 资助(76745)
- 编号(72764)
- 成果(57832)
- 重点(57228)
- 部(54770)
- 创(52850)
- 发(52723)
- 课题(49761)
- 科研(49475)
- 创新(49297)
- 计划(48138)
- 大学(46972)
- 期刊
- 济(139871)
- 经济(139871)
- 研究(97567)
- 学报(66047)
- 中国(62639)
- 农(57072)
- 科学(56713)
- 管理(50411)
- 大学(48496)
- 学学(45786)
- 财(45374)
- 农业(39699)
- 教育(39449)
- 技术(30890)
- 融(25055)
- 金融(25055)
- 业经(23682)
- 财经(23670)
- 经济研究(23242)
- 图书(21391)
- 业(20818)
- 经(20179)
- 科技(18732)
- 版(18289)
- 问题(18102)
- 业大(17741)
- 理论(17262)
- 技术经济(17185)
- 统计(16638)
- 实践(15916)
共检索到501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钱倩文 夏苏迪
[目的/意义]探索个人信息安全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有助于丰富个人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有效提升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感水平。[方法/过程]综合采用扎根理论、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界定个人信息安全感的概念构成,构建个人信息安全感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探索影响因素组态模式。[结果/结论]发现个人信息安全感概念由风险体验、应对体验、解决体验、安全体验和回忆体验构成;个人信息安全感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涵盖宏观环境因素、处理主体因素和个人自身因素3个维度,包括信息生态、个人信息处理者行为等7个主范畴因素;高个人信息安全感具有境遇安全型与自我调节型两种组态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雷 贾若男 王铎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研究对帮助社交网络用户更好地规避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推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发商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和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反应效能是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威胁和自我效能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回避行为对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个人信息安全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 李业川
工作不安全感无论对于组织长远发展还是员工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态度、行为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一难题已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关注,文章通过文献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社会、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指出工作不安全感给个人及组织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缓解对策。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帅 王文韬 占南
信息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备份工具应运而生,对个人信息备份工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为社会深入理解个人信息备份工具使用的动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信息备份软件供应商优化个人信息备份工具的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文章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以UTAUT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对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个人信息备份工具使用意愿的10个主范畴并聚焦为4个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建构个人信息备份工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努力期望是个人信息备份工具使用意愿的间接影响因素和
关键词:
个人信息备份 使用意愿 质性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宛玲 马守军 霍艳花
[目的/意义]从管理视角,提出了数字信息服务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框架。[方法/过程]采用要素分析方法,将数字信息服务中的要素划分为实体与关系要素、管理要素、需要与认知要素,并对要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数字信息服务中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问题研究、需要与认知研究以及管理机制研究。认为数字信息服务的深化与个人信息保护管理应同步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凡
为了指导企业科学地构建个人信息使用及保护业务,笔者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业务环境、业务目标与内容、业务模式与绩效评价、业务风险与管控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个企业个人信息使用及保护业务规划与设计框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个人信息安全呼声的日益高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个人信息的使用与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本单元,有义务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社会责任;企业开设该项业务的短期目标在于取得个人信息所有者的信任,为顺利开展其他业务打下基础,长期目标在于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培育企业的战略性资产;该项业务的内容涵盖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转移和删除四种活动;依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余辉 梁镇涛 张羽帆
[目的/意义]技术交易是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除技术内容的匹配外技术交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研究技术交易中供需匹配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促成技术交易。[方法/过程]文章以湖北省技术交易所过往交易合同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TOE框架梳理技术、主体和环境三个层面的5个前因变量条件,应用QCA方法探究影响高成交率技术交易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成交率的技术交易驱动机制有两条,即距离—政策—感知可靠的主观型和距离—政策—组织邻近—技术可靠的客观型。在两条路径中距离和政策都是重要因素,而主观的可靠性和客观的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替代效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国全 韩梦馨 张凯亮
[目的/意义]各类移动应用成为用户信息的主要入口和核心载体,层出不穷的隐私泄露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的广泛关注。鉴于较少研究关注个人知识对个人信息披露的影响,应探究用户自身知识如何影响个人信息披露意愿,为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创新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隐私计算理论的基础上引入说服知识理论,构建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问卷调查法,测量用户主、客观说服知识水平,解释说服知识在风险与收益权衡中的作用,以及对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用户的客观说服知识正向影响其主观说服知识,负向影响其个人信息披露意愿。用户的主观说服知识对其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均有正向影响,进而影响个人信息披露意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邹永广 郑向敏
安全感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状况的"晴雨表",是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基本需求。文章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在线网络点评数据挖掘,归纳出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来泉州游客的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出游客安全感的5个影响公因子:治安状况、旅游环境、服务内容、地域文化和感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游客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对游客的影响程度,采用K-means均值快速聚类法,将游客划分为平衡型、谨慎型和冒险型3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游客安全感的5个公因子与安全期望的相关关系,其中,感知信息、旅游环境、治安状况、服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慧 相丽玲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工具能够促进数据有效利用,降低组织的个人信息安全合规风险,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方法/过程]文章对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流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每个阶段的执行流程,制定评估所需的阈值评估模板、数据映射模板、安全风险分析及处置模板和个人信息安全影响评估报告模板,以保障评估的具体实践工作。[结果/结论]流程划分和模板使用能够为组织的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评估效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更迭,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评估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少雄 赵安琪
隐私保护政策是应对移动健康市场中个人信息滥用及泄露问题的核心举措,现有研究对健康APP中隐私保护政策的关注较少,缺乏面向健康APP隐私保护政策文本的专门解读。文章以5类代表性健康APP为例,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框架,对其隐私保护政策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未明确违规处罚措施;健康APP的隐私保护政策多数未达到个人信息安全的规范标准;健康APP企业较少设立单独的用户隐私团队或部门;未成年信息保护是国内健康APP隐私保护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应制定面向隐私权保护的系统性法律法规,确保隐私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构建企事业单位隐私保护组织与制度,细化未成年隐私保护政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和发 王俊丽
文章以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民的内部分化为背景,以"个人信息世界"概念架构和量表作为调查工具,考察农民的信息分化及其关联因素。首先,以基尼系数为工具计算样本个人信息世界得分分布基尼系数,并与同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比较,结果显示:样本个人信息世界得分分布基尼系数大于同年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说明样本群体内部存在较大的信息贫富差距。随后,重点展示以个人信息世界总分为因变量,以教育、收入、年龄、职业、性别作为自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的回归方程显示:教育、收入对个人信息世界得分具有积极影响,年长、女性和职业中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黄晓彤
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数据具有来源多样性、量级巨大性、覆盖范围广泛性等新特征,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分析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监管风险,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生态圈,提高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意识,以建立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个人信息"防火墙"。
关键词:
互联网+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斌斌
不同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作为信息主体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是否受教育模式影响,教育模式发挥作用的机理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根据相关理论提出如下假设:教育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主体特征,教育模式还会通过好奇心和批判思维间接产生影响。研究选取中英两种模式培养的2 973名初高中生作为样本,以个人信息世界相关量表作为揭示学生信息主体特征的工具,以问卷调查法收集样本的个人信息世界、好奇心和批判思维状况,以t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数据;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假设。本研究不仅丰富了LIS领域对学生作为信息主体的考察,也丰
关键词:
教育模式 个人信息世界 好奇心 批判思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潭 张均辉 陈伟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如何提升转型绩效是当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学界针对此议题的深入研究尚较为缺乏。对此,首先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概念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要素;其次,鉴于组织、团队或个体的绩效水平会受到其能力(ability)、动机(motivation)和机会(opportunity)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动机-能力-机会”(AMO)理论框架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的组态模型;最后,采用面向全国制造企业的103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并结合典型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企业转型能力(企业动态能力、企业知识禀赋)、转型动机(内在转型需求、外部竞争压力)以及转型机会(政府政策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于样本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能力、动机和机会均无法单独构成制造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必要条件;存在8种会导致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条件组态并可归纳为能力主导机会支持型、动机主导能力支持型、动机主导机会支持型、机会主导能力支持型和能力、动机、机会兼备型五大组态类型;有1种条件组态会导致企业非高智能化转型绩效,可归纳为能力、动机、机会兼不具备型。由此得到启示:制造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须重视对自身能力、动机和机会三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转型升级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图书馆移动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信息安全感知和移动性等变量的技术接受模型
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资产保护模式的建构方式研究——评《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价值实现》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研究——基于美国图书馆成功模式
工作不安全感对用户抵制信息系统实施的影响
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研究——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面向社区治理的个人信息披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关于场景和个体属性的分析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个人信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失信惩戒中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转型逻辑与规则展开
在数字时代以反垄断制度保护个人信息的路径与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