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7)
- 2023(9100)
- 2022(7518)
- 2021(6767)
- 2020(5756)
- 2019(12849)
- 2018(12738)
- 2017(23246)
- 2016(12709)
- 2015(14461)
- 2014(14552)
- 2013(14055)
- 2012(13032)
- 2011(11675)
- 2010(12357)
- 2009(11984)
- 2008(11777)
- 2007(10991)
- 2006(10101)
- 2005(9375)
- 学科
- 管理(45769)
- 济(45182)
- 经济(45093)
- 业(36386)
- 企(32098)
- 企业(32098)
- 财(17712)
- 制(16313)
- 方法(15785)
- 中国(15248)
- 业经(13515)
- 农(13339)
- 审计(12258)
- 数学(12158)
- 数学方法(11897)
- 务(11062)
- 财务(11010)
- 财务管理(10939)
- 企业财务(10472)
- 地方(10376)
- 体(10228)
- 学(10158)
- 银(9736)
- 银行(9727)
- 理论(9360)
- 行(9267)
- 环境(8891)
- 融(8716)
- 金融(8714)
- 体制(8621)
- 机构
- 大学(180124)
- 学院(178742)
- 管理(68102)
- 济(67218)
- 经济(65370)
- 研究(58171)
- 理学(56269)
- 理学院(55651)
- 管理学(54744)
- 管理学院(54375)
- 中国(48008)
- 京(40051)
- 财(39966)
- 科学(33598)
- 江(31461)
- 财经(29489)
- 中心(29244)
- 所(28569)
- 经(26421)
- 农(25813)
- 北京(24828)
- 州(24796)
- 研究所(24506)
- 范(23535)
- 师范(23310)
- 业大(23246)
- 省(22311)
- 院(21531)
- 财经大学(21513)
- 经济学(19826)
- 基金
- 项目(112229)
- 科学(87947)
- 研究(86316)
- 基金(79860)
- 家(68687)
- 国家(68066)
- 科学基金(58818)
- 社会(54340)
- 社会科(51356)
- 社会科学(51343)
- 省(44307)
- 基金项目(41589)
- 教育(40267)
- 编号(36844)
- 划(36440)
- 自然(36371)
- 自然科(35344)
- 自然科学(35333)
- 自然科学基金(34696)
- 成果(33271)
- 资助(31983)
- 制(26419)
- 课题(25964)
- 重点(25344)
- 部(24690)
- 项目编号(23787)
- 发(22954)
- 创(22816)
- 性(22673)
- 国家社会(22466)
共检索到300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信息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源,亟需给予充分关注和重点保护。为了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条款内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填补立法空白,开创新的审计实践。但其仍需要在扩充合规审计的评价依据、增加法律责任条款设置、消除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倾向、明确审计结果的具体意见形式、强化审计结果的公布与运用等方面予以完善,以真正发挥规范和保障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良好运行之应有功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翰隽 殷楠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出阐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具有多重底层法理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合规审计具有强烈的规则解释适用上的“裁量判断”属性,为此,建议确立和运用利益衡量上的比例原则、审计独立下的沟通及共识解释原则等指导原则。为塑造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立体多维、契合紧密、功能卓越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与机制,应逐步建立完善相关的审计框架、功能模块、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昊源 王颖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保护社会公众个人信息权益,防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为背景,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无论是理论探索,还是实务推进,均与《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的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审计重点内容和审计程序,在考虑合规审计一般要求的同时,要突出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针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面临的困境,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实践、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的协同联动机制、加强数字化审计辅助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培养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人才、保障促进审计建议落地的资源、合理制定适格审计主体的认定标准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采集、披露和使用个人信息,在有效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危险。在我国目前信用征信体系已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却仍然空白。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征信体系下个人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的目的、主体、范围和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机制,将个人信息置于法律的切实保护之下。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征信体系 制度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王文涛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法律保护缺乏已成为我国征信业长远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义务的约束,我国信用征信业的运营成本比征信法律较为完备国家的同行相对较低。而该低成本恰是以侵犯公民隐私权而导致的社会高成本换来的,这种外部不经济使个人信用征信业获得较大利益而社会为此付出了额外成本。而且,这种低成本对外资也更具吸引力,并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沃耘 乔鹏飞
大数据时代,为充分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我国相继施行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此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界定不清、损害赔偿威慑作用不足、公益诉讼制度效用未充分发挥、“知情—同意”标准不一且流于形式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构建可识别的场景化模式界定个人信息,引入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判定隐私,审慎引入惩罚性赔偿,明晰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构建“国家—行业—平台”三层规则体系实现实质同意,全面保护个人信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玉兰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以下简称指令)第25条有关欧盟成员国公民个人信息向非成员国境内传输的要求,对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务贸易、尤其是电子商务贸易构成了潜在的障碍和威胁。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和威胁,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以达到其“足够保护”的标准。凭借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欧盟《指令》所确定的“足够保护”标准对其他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导致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立法模式、保护原则和标准等方面出现高度的趋同性。
关键词:
“足够保护”标准 个人信息保护 影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薇 池建新
【目的/意义】现行制度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全面有效保护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必要借鉴信息社会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制度。【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通过运用模式比较法,分析美、欧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异同,探索保护和利用个人信息资源应有的理念和原则。【结果/结论】美国的隐私权保护和欧盟重视个人信息自决权及我国宪法规定的保障人格权在本质上有相通的一面,与统一立法还是分散立法相比,我国应建立结合自身国情、接轨国际标准规范、参考各主要国家立法实践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制度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冀志芳
各国征信立法都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重要的规范内容。在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和立法进展,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禹衡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有助于解决现有征信合规体系的处理模式运转不畅、监管制度存在纰漏的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促使征信合规体系整体升级,首先是将个人信用信息归纳为个人敏感信息,并对其严格保护;其次是优化征信处理原则,相较之前参照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增添了合法诚信原则与公开透明原则;最后是针对自动化决策和公共场所采集个人信用信息两种场景,调整处理模式,利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来消弭新技术风险。在征信合规体系监管层面:一方面需要参照《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统筹兼顾的三级监管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专门监管扩展至统筹监管和基层监管;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跨境个人信用信息传输的监管,构建跨境征信合规实质监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庆启宸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带来诸如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滥用、泄露等问题,威胁着用户的合法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路径是通过向信息主体赋权,要求企业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然而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未能为个人信息提供有效保护。数据泄露等问题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会打击用户对于企业的信任,降低其共享个人信息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可被视为信息经济中的"公地悲剧"。为了实现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在信息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实现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共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曾雄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巨头“垄断”数据,拥有“私权力”,现有的反垄断制度适用不充分。该研究为个人信息保护被纳入反垄断制度构建路径,通过文本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美欧相关立法与执法实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本土情况提出对策。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反垄断有两种路径:一是为个人信息保护与市场竞争找到连接点,当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人信息保护而展开竞争时,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非价格竞争的重要方面;二是将个人信息归为消费者福利的内容,损害个人信息就是损害消费者福利。在规则设计上,建议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中新增附加不合理的隐私政策这一新型滥用行为,在合并控制审查中增加考虑交易对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影响,在禁止垄断协议中新增固定或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水平的新型垄断协议。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反垄断 质量 竞争 消费者福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铭 鲁晓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广泛应用数据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用户担忧。企业常采用隐私政策实现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披露,并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本文引入组织行为分析视角,以100家高度依赖数据进行运营的企业为样本,结合其代表性平台的130份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证实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行为的发展。基于制度环境下的组织同构理论,进一步考察了法律法规的出台、同类型企业间的模仿以及企业内部专业规范部门的建立对企业的组织行为的影响,分析企业面对制度环境力量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数字技术治理提供了新维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