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8)
- 2023(8189)
- 2022(6935)
- 2021(6575)
- 2020(5679)
- 2019(13045)
- 2018(13235)
- 2017(25673)
- 2016(13822)
- 2015(15920)
- 2014(15873)
- 2013(15179)
- 2012(13660)
- 2011(12366)
- 2010(12753)
- 2009(12137)
- 2008(11952)
- 2007(10673)
- 2006(9490)
- 2005(8714)
- 学科
- 济(53372)
- 经济(53286)
- 管理(49076)
- 业(41747)
- 企(37186)
- 企业(37186)
- 方法(25957)
- 数学(22724)
- 数学方法(22175)
- 财(17287)
- 制(15099)
- 业经(13273)
- 中国(13065)
- 农(12732)
- 务(11383)
- 财务(11332)
- 财务管理(11306)
- 理论(10965)
- 企业财务(10761)
- 学(10680)
- 体(10123)
- 银(9252)
- 银行(9244)
- 技术(9200)
- 划(9011)
- 贸(8985)
- 贸易(8979)
- 环境(8908)
- 易(8770)
- 行(8762)
- 机构
- 大学(198036)
- 学院(197647)
- 管理(79463)
- 济(77118)
- 经济(75403)
- 理学(68053)
- 理学院(67369)
- 管理学(65896)
- 管理学院(65535)
- 研究(61348)
- 中国(47688)
- 京(41546)
- 财(39878)
- 科学(36784)
- 财经(30850)
- 江(30322)
- 所(30159)
- 中心(29196)
- 农(28347)
- 业大(27908)
- 经(27793)
- 研究所(26912)
- 北京(26006)
- 范(24130)
- 州(24129)
- 师范(23893)
- 经济学(23301)
- 财经大学(22830)
- 院(22377)
- 农业(21951)
- 基金
- 项目(131556)
- 科学(104347)
- 研究(96290)
- 基金(96191)
- 家(83282)
- 国家(82661)
- 科学基金(72120)
- 社会(61186)
- 社会科(58022)
- 社会科学(58008)
- 省(51632)
- 基金项目(50126)
- 自然(47151)
- 自然科(46050)
- 自然科学(46039)
- 教育(45595)
- 自然科学基金(45199)
- 划(43138)
- 资助(40108)
- 编号(40069)
- 成果(33533)
- 重点(29502)
- 部(28978)
- 制(28805)
- 创(27443)
- 课题(27216)
- 发(26453)
- 创新(25726)
- 项目编号(25466)
- 教育部(25357)
共检索到295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庆启宸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带来诸如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滥用、泄露等问题,威胁着用户的合法权益。个人信息保护的传统路径是通过向信息主体赋权,要求企业承担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然而这种方式在实践中未能为个人信息提供有效保护。数据泄露等问题不仅会损害用户的合法权益,而且会打击用户对于企业的信任,降低其共享个人信息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这种现象可被视为信息经济中的"公地悲剧"。为了实现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个人与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在信息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实现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共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祁志伟 方立丽
"公地悲剧"的出现引发了资源的不平衡和利益的不断追逐,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公地"中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公用权受到了挑战,最初个人的理性行为经过无限制地放大为一种集体的非理性行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连续性。本文在侧重分析"公地悲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行政许可证制度角度解决"公地悲剧"的观点,拟对利益在共用权中的演化进行修正,树立制度在社会问题中的位置。
关键词:
许可证制度 公地悲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产权 反公地悲剧 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果 吴耀友 段俊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难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三农”问题之一,本文以农村水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农村水利的公共产品特性和供给制度变迁予以分析,然后就如何有效解决农村水利供给难题,笔者设计了一套“农村水利供给内部市场化”的制度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桂梅 崔日明
本文利用"公地悲剧"模型,结合博弈论,证明我国部分行业出口市场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公地悲剧 量增价低 过量出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世宏 夏杰长
雾霾是大气这种公共池塘资源被过度消耗从而表现出来的显著负外部效应。公共池塘资源由于产权界定的非可分性导致了治理上的囚徒困境。高昂的交易费用决定了彻底的私有化或者完全的中央集权不利于解决雾霾治理的囚徒困境。基于政府主导的环境技术服务协同创新、基于环境规制的强制性和基于社区居民参与的公众性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技术服务合约实施的执行和监督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三勋 王宏武 李智强
运用“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理论,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难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难等现象的根源,指出了校办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加强资产委托管理及完善学校产业投入撤出机制等校办产业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俊 孙雁 刘友兆
"公地悲剧"及其局限:产权形式与资源利用没有固定对应关系1968年,美国学者加利特·哈丁首次提出了"公地悲剧"观点——"任何一种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稀缺资源都会发生过度利用和环境退化"。他认为,造成公地悲剧的原因在于"每个人从过量的畜群中获得了全部利润而只承担了小部分草场超载的成本,结果使社区所有的牧人都遭受灾难性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中仕 陈华
赴港生子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的人口现象,且多是能领社会风习之先的富人所为,其中必具诸多预示性内涵。文章通过现象解析、模型推演,证明在存在性别偏好的条件下,孩子的数量质量替代率下降;放宽约束条件后,富人更具多生的潜能;进而对理性家庭最优生育选择必将导致的生育公地悲剧展开理论探讨;并佐以浙江省近年来人口发展资料,揭示出在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新情境中,部分富人,尤其是民营企业主的生育意愿有被激活且渐行释放的迹象,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似有持续走高之势,生育率反弹的势能似在不断增强。藉此,应该继续维持现有政策执行力,增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引致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阳晓伟 杨春学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在产权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公地悲剧是一种由于排他性产权缺失或太弱造成竞用性资源被过度使用的悲剧;而反公地悲剧则是指资源或产权过度分割以致破碎化,导致资源排他性过强,进而造成资源使用不足的悲剧,它在产权结构上与公地悲剧存在明显区别。虽然在数理模型上可以推导出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对称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在实验经济学领域存在较大争议——在两种不同博弈情境下,被试者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心理学反应,结果导致反公地悲剧造成的福利损失比公地悲剧更加严重。
关键词:
公地悲剧 反公地悲剧 公平 效率 对称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颉靖 彭辉
从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文献中,可以梳理出药品专利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矛盾。专利制度通过赋予专利权人对其专利药品的垄断权,使得产权主体地位得以明晰,维护了药物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从而避免了"公地悲剧"。但目前医药产业"专利丛林"现象,极易造成专利成果利用不足和上游基础研究被闲置的"反公地悲剧";通过实施强制许可和建立专利联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但更为积极的思路在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最优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谭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公地悲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用中央集权和产权私有的方法解决其"公地悲剧"都不是最佳的途径。制度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自主治理"制度,可以较好地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自治组织的责任、权力、义务和利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解决,同时也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
公地悲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中心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根据公地悲剧的形成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资源枯竭型和环境破坏型两种类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除了公地性质是导致其发生悲剧的原因外,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的技术状况、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都会对悲剧的发生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减缓这种公地悲剧的发生,有必要从改变消费者的不合理偏好、采用有利于减缓公地悲剧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以及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来努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洁 张奋勤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产品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政审批不规范造成的。减少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措施之一是精简合并职能相近、业务相似的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改革,同时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