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41)
2023(2783)
2022(2334)
2021(2226)
2020(1885)
2019(4348)
2018(4294)
2017(8558)
2016(4449)
2015(5276)
2014(5112)
2013(5036)
2012(4933)
2011(4431)
2010(4594)
2009(4333)
2008(4217)
2007(3609)
2006(3283)
2005(3133)
作者
(12558)
(10325)
(10079)
(9756)
(6666)
(4955)
(4832)
(4010)
(3962)
(3833)
(3646)
(3431)
(3368)
(3254)
(3136)
(3123)
(3117)
(2996)
(2971)
(2966)
(2690)
(2410)
(2410)
(2392)
(2386)
(2358)
(2343)
(2207)
(2047)
(2027)
学科
(17343)
经济(17312)
管理(16008)
(13573)
(12002)
企业(12002)
方法(7681)
(7644)
数学(5976)
数学方法(5911)
(5313)
财务(5304)
财务管理(5292)
企业财务(5143)
(5037)
贸易(5036)
(4960)
业经(4861)
(4681)
金融(4681)
中国(4266)
信息(4095)
理论(4080)
(4079)
(3718)
银行(3718)
(3642)
(3629)
(3563)
(3391)
机构
大学(67640)
学院(64885)
(27404)
经济(26863)
管理(26611)
研究(22217)
理学(21987)
理学院(21788)
管理学(21609)
管理学院(21474)
中国(18248)
(15395)
(14439)
财经(11882)
科学(11236)
中心(11002)
(10878)
(10654)
北京(9432)
研究所(9337)
(9268)
财经大学(8984)
经济学(8520)
(8285)
师范(8240)
(7853)
经济学院(7757)
(7724)
(7502)
业大(7221)
基金
项目(40582)
科学(32136)
研究(31782)
基金(30529)
(26119)
国家(25929)
科学基金(22396)
社会(20645)
社会科(19637)
社会科学(19632)
基金项目(15611)
教育(14026)
编号(13817)
(13571)
自然(13369)
成果(13151)
自然科(12987)
自然科学(12980)
自然科学基金(12770)
资助(12730)
(11983)
项目编号(9750)
(9665)
国家社会(9190)
重点(8763)
教育部(8675)
(8456)
人文(8383)
大学(8185)
课题(8151)
期刊
(29118)
经济(29118)
研究(20826)
(12619)
中国(12371)
学报(9064)
管理(8362)
图书(8337)
(7921)
金融(7921)
科学(6980)
国际(6835)
大学(6592)
(6438)
教育(6106)
财经(6034)
情报(6028)
学学(5789)
(5654)
书馆(5606)
图书馆(5606)
(5141)
经济研究(4985)
世界(4911)
理论(4750)
农业(4518)
实践(4423)
(4423)
问题(4074)
技术(4051)
共检索到105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从宝辉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个人信息领域侵权违规事件和"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空前高涨"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共同体,个人信息安全与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课题。个人信息共享与自由流动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个人信息收集日益密集和隐蔽,传播方式层层嵌套,利用个人信息犯罪处于高发态势,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域外主要国家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应当构成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核心内容,坚持信息保护与自由共享并重原则,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建立以完备法律体系、强大技术支撑、严格行业自律为"三大支柱"的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形成信息的采集需要告知、信息的加工需要透明、信息的使用需要授权,信息的全流程需要异议处理和投诉机制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新兴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波  方芳  从宝辉  
个人信息保护应当构成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核心内容,坚持信息保护与自由共享并重原则,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建立以完备法律体系、强大技术支撑、严格行业自律为"三大支柱"的保护框架,形成信息的采集需要告知、信息的加工需要透明、信息的使用需要授权、信息的全流程需要异议处理和投诉机制的管理模式,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新兴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波  方芳  从宝辉  
个人信息保护应当构成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核心内容,坚持信息保护与自由共享并重原则,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建立以完备法律体系、强大技术支撑、严格行业自律为"三大支柱"的保护框架,形成信息的采集需要告知、信息的加工需要透明、信息的使用需要授权、信息的全流程需要异议处理和投诉机制的管理模式,实现个人信息保护和新兴产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从宝辉  
近年来频繁曝光的个人信息领域侵权违规事件和"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空前高涨"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共同体,个人信息安全与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课题。个人信息共享与自由流动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个人信息收集日益密集和隐蔽,传播方式层层嵌套,利用个人信息犯罪处于高发态势,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在分析域外主要国家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基础上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应当构成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核心内容,坚持信息保护与自由共享并重原则,以个人信息控制权为核心,建立以完备法律体系、强大技术支撑、严格行业自律为"三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亚芹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和运行以来,个人征信业正逐步成长壮大。由于征信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信用侵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在促进征信业发展中,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注重个人信息主体征信权益的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焕宇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享受着信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各种与个人信息有关的案例不断出现。在具体案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导致类似的案件有不同的裁判结论,使得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焦点。在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怎样理解个人信息保护并且如何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文章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仲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数据,对于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是个人信息汇聚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海量的内外部数据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存知  
为提高个人征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对在不同业务范围活动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实施分类监管征信业应坚持的原则与共识征信业是对个人信用信息依法进行产业化共享的行业。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中,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存知  
为提高个人征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对在不同业务范围活动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实施分类监管征信业应坚持的原则与共识征信业是对个人信用信息依法进行产业化共享的行业。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中,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建立完善综合化、立体式、更具信息化时代适应性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是促进个人信息有序流动和合理应用的基础条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合理应用之间的适度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征信业发展的一个焦点议题和共性难题,需要相关各方共同探索、协力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建立完善综合化、立体式、更具信息化时代适应性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是促进个人信息有序流动和合理应用的基础条件,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如何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合理应用之间的适度平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征信业发展的一个焦点议题和共性难题,需要相关各方共同探索、协力解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2017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APEC工商理事会于2017年4月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前个人信息保护和征信业规范发展的实践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期我们特撷取部分嘉宾的演作为专题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爱民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调整发生在信息主体和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在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因保护信息主体权益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地位和性质,是制定科学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理论前提。个人信息保护法属于着眼于问题和目的的独立部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既调整私的关系,也调整公的关系,是公私混合的领域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既包括私人生活中的权利,也包括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属于权利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均采用制定法形式,它的公法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其私法规范也有大量的强制性规范,不容当事人任意创设与变更,因此又属于强行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联隐私技术法律研究课题组  
通过隐私技术对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应依法采取充分的业务合规措施并进行必要评估,从而兼顾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金融数据资源盘活所谓隐私技术,是一种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信息技术,它能够保障数据在流通与融合的过程中实现"可用不可见",从而为数据流通与融合业务提供新的发展路径。我国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从专门法角度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框架,将金融账户信息明确列入敏感个人信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处理要求,结合现有的个人金融信息细化监管规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翰隽   殷楠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是合规审计制度在数字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拓展。本文运用理论探究及规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的底层法理逻辑、特征属性、功能需求、指导原则等理论问题,以及合规审计的框架及方法。在提出阐释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具有多重底层法理逻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论证合规审计具有强烈的规则解释适用上的“裁量判断”属性,为此,建议确立和运用利益衡量上的比例原则、审计独立下的沟通及共识解释原则等指导原则。为塑造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立体多维、契合紧密、功能卓越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与机制,应逐步建立完善相关的审计框架、功能模块、指标体系、技术方法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