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9)
- 2023(14087)
- 2022(12185)
- 2021(11447)
- 2020(9654)
- 2019(22183)
- 2018(22323)
- 2017(42647)
- 2016(23470)
- 2015(26562)
- 2014(26843)
- 2013(26083)
- 2012(23877)
- 2011(21527)
- 2010(21480)
- 2009(19959)
- 2008(19503)
- 2007(17306)
- 2006(15255)
- 2005(13675)
- 学科
- 济(86532)
- 经济(86393)
- 管理(74515)
- 业(66154)
- 企(57124)
- 企业(57124)
- 方法(38986)
- 数学(32861)
- 数学方法(32432)
- 财(26705)
- 农(23135)
- 中国(22875)
- 学(21678)
- 制(21311)
- 业经(21137)
- 务(17497)
- 财务(17417)
- 财务管理(17380)
- 理论(16961)
- 企业财务(16543)
- 地方(16472)
- 和(15196)
- 体(15177)
- 农业(14934)
- 银(14866)
- 银行(14821)
- 环境(14713)
- 贸(14712)
- 贸易(14706)
- 技术(14664)
- 机构
- 大学(334039)
- 学院(330779)
- 管理(131715)
- 济(124732)
- 经济(121727)
- 理学(113170)
- 理学院(111896)
- 管理学(109970)
- 管理学院(109359)
- 研究(108965)
- 中国(81507)
- 京(71890)
- 科学(68461)
- 财(62076)
- 所(54765)
- 农(53403)
- 业大(50244)
- 中心(49785)
- 研究所(49616)
- 江(49371)
- 财经(48776)
- 北京(45363)
- 经(44126)
- 范(43556)
- 师范(43103)
- 农业(41773)
- 州(39988)
- 院(39977)
- 经济学(36448)
- 财经大学(36183)
- 基金
- 项目(226516)
- 科学(177079)
- 研究(166350)
- 基金(163275)
- 家(142295)
- 国家(141116)
- 科学基金(120908)
- 社会(102874)
- 社会科(97271)
- 社会科学(97247)
- 省(88480)
- 基金项目(86913)
- 自然(79195)
- 自然科(77259)
- 自然科学(77238)
- 教育(76405)
- 自然科学基金(75848)
- 划(74452)
- 编号(69096)
- 资助(66934)
- 成果(57476)
- 重点(50201)
- 部(49575)
- 课题(47393)
- 发(46743)
- 创(46627)
- 制(43518)
- 创新(43507)
- 项目编号(43276)
- 科研(43095)
- 期刊
- 济(138930)
- 经济(138930)
- 研究(96968)
- 中国(66411)
- 学报(55210)
- 财(49402)
- 科学(48483)
- 管理(48476)
- 农(48332)
- 大学(41192)
- 教育(39487)
- 学学(38421)
- 农业(33068)
- 技术(28714)
- 融(27766)
- 金融(27766)
- 财经(23836)
- 业经(22765)
- 图书(21256)
- 经济研究(20991)
- 经(20171)
- 问题(17839)
- 理论(17348)
- 业(16785)
- 科技(16193)
- 实践(16057)
- 践(16057)
- 版(15900)
- 技术经济(15143)
- 情报(14832)
共检索到489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冀志芳
各国征信立法都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作为重要的规范内容。在借鉴国外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征信活动实践和立法进展,提出我国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整体框架设计和制度安排。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征信 信息主体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占硕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国际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个人征信制度 信用信息 权益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毕强 白云峰
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是信用信息服务的重点内容,从信用信息服务过程中对于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入手,系统分析了加强个人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的现实意义,在对比研究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及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信用 信用信息服务 权益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徐子福
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征信系统接入机构违规查询、超范围使用甚至个人征信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市场化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保存、加工、使用以及征信查询、异议处理等方面存在侵犯信息主体权益的风险和问题。为此,应充分借鉴欧美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完善监管制度框架、引导优化市场结构、持续强化日常监管和切实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进一步加强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文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离不开规范发达的征信业,而对被征信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合理利用、建立有效的信用权利保障机制,是征信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对信用权性质与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征信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分析了我国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主体权益保障制度的建设框架,力求在实现信用征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使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关键词:
信息主体 权益 保障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仪
个人信用信息是其主体人格尊严与自由的载体,而不同机构与组织在各种利益驱使下频繁地共享信息,这引发了主体人格权益保护的危机。为应对危机,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并吸取欧美立法精髓,同时结合国内征信业发展与治理的现状,对《征信业管理条例》进行分析,建议我国通过统分结合的立法手段来规制信息共享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凝蓉
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尤其强调了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在此新形势下,作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运行和维护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也正在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工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向玉兰
欧盟《数据保护指令》(以下简称指令)第25条有关欧盟成员国公民个人信息向非成员国境内传输的要求,对欧盟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务贸易、尤其是电子商务贸易构成了潜在的障碍和威胁。为了消除这种障碍和威胁,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以达到其“足够保护”的标准。凭借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欧盟《指令》所确定的“足够保护”标准对其他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导致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立法模式、保护原则和标准等方面出现高度的趋同性。
关键词:
“足够保护”标准 个人信息保护 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霏 何亚琴 张水泉
结合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缺陷,认为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核心在于:既要保证信用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符合法律规定,又要充分保证个人在征信活动中的同意权、知情权、异议权、退出权以及救济权,自上而下通过法律法规对个人征信权益进行保护。
关键词:
征信权益 个人隐私 立法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友伟
征信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信用经济发展的标志。对信息主体权益的法律保护,是征信体系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征信立法中对如何有效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主体的信用知情权、修改权、信用异议权等相关权益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征信信息主体权益的相关内容出发,借鉴国外征信立法保护制度,探索构建我国征信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关键词:
征信制度 权益保护 信息采集 救济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宇豪
中国现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将同意视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唯一合法性事由,《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审稿)虽有所突破,但总体未逾同意权绝对化之藩篱。同意权的绝对化设置导致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不足、制度成本高企、立法司法割裂等问题,进而制约个人信息保护法功能的实现。对个人信息的基本属性进行剖析发现,个人信息并非纯粹的"私人事务",而是多方利益和多元价值的集合体,绝对化的同意权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应当从完善其他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事由和通过场景风险理论差异化配置同意权使用范围两条途径入手,实现"绝对同意"向"相对同意"的转变,形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中国方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铭 鲁晓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广泛应用数据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用户担忧。企业常采用隐私政策实现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披露,并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本文引入组织行为分析视角,以100家高度依赖数据进行运营的企业为样本,结合其代表性平台的130份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证实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企业个人信息保护行为的发展。基于制度环境下的组织同构理论,进一步考察了法律法规的出台、同类型企业间的模仿以及企业内部专业规范部门的建立对企业的组织行为的影响,分析企业面对制度环境力量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数字技术治理提供了新维度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