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6)
- 2023(5839)
- 2022(5192)
- 2021(4804)
- 2020(4438)
- 2019(10409)
- 2018(10515)
- 2017(20629)
- 2016(11231)
- 2015(12924)
- 2014(13125)
- 2013(13044)
- 2012(12351)
- 2011(11158)
- 2010(11175)
- 2009(10496)
- 2008(10706)
- 2007(9928)
- 2006(8484)
- 2005(7609)
- 学科
- 济(49349)
- 经济(49307)
- 管理(32970)
- 业(31355)
- 方法(26496)
- 企(25033)
- 企业(25033)
- 数学(23589)
- 数学方法(23388)
- 财(14320)
- 农(12867)
- 中国(11374)
- 学(10499)
- 业经(10377)
- 务(9587)
- 财务(9563)
- 财务管理(9538)
- 贸(9338)
- 贸易(9338)
- 企业财务(9070)
- 易(9061)
- 地方(8669)
- 农业(8560)
- 制(8403)
- 和(7865)
- 理论(7359)
- 银(7344)
- 银行(7324)
- 行(6876)
- 融(6680)
- 机构
- 大学(169471)
- 学院(166221)
- 济(67965)
- 经济(66529)
- 管理(66222)
- 理学(56730)
- 理学院(56140)
- 管理学(55187)
- 管理学院(54871)
- 研究(53507)
- 中国(41069)
- 京(35708)
- 科学(33649)
- 财(31947)
- 农(29453)
- 所(27658)
- 中心(26727)
- 财经(25742)
- 业大(25706)
- 研究所(25163)
- 江(25086)
- 农业(23470)
- 经(23219)
- 北京(22301)
- 范(21339)
- 经济学(21286)
- 师范(21137)
- 州(20127)
- 经济学院(19554)
- 财经大学(18951)
- 基金
- 项目(109386)
- 科学(84959)
- 研究(79574)
- 基金(79119)
- 家(68799)
- 国家(68258)
- 科学基金(57829)
- 社会(49420)
- 社会科(46845)
- 社会科学(46827)
- 基金项目(42191)
- 省(42062)
- 自然(37196)
- 自然科(36337)
- 自然科学(36324)
- 教育(36300)
- 划(35722)
- 自然科学基金(35673)
- 编号(34593)
- 资助(32767)
- 成果(29137)
- 部(24523)
- 重点(24360)
- 发(22870)
- 创(22105)
- 项目编号(21929)
- 科研(21614)
- 课题(21465)
- 教育部(20908)
- 大学(20836)
共检索到24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练军
在法学研究中,个人信息和个人数据两个概念常常被相互混用。实际上,两者在具体内涵、权利话语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不应等同视之。个人信息是一种知识,而个人数据则是一种载体。个人信息是“神”而个人数据则为其“形”。个人信息的权利话语主要有个人信息的自主决定权和控制权,以及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查阅复制权、更正补充权、删除权、要求解释说明权等。而个人数据的权利话语主要包括访问权、更正权、擦除权(被遗忘权)、限制处理权、数据携带权等。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数据 知识 载体 权利话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吕仲涛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合法、合规、合理地使用数据,对于推动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业安全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银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是个人信息汇聚和应用的重要领域,海量的内外部数据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生产资料。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和金融数据治理,
关键词:
数据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 数据资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相丽玲 杨蕙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数据信息的挖掘与保护意义凸显。信息增值理论、大数据理论为个人数据信息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信息伦理理论则为个人数据信息的开发利用行为指明了社会规范;而隐私权理论与删除理论更为个人数据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与具体方法。文章提出"个人数据信息开发与保护并行"的观点。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开发 信息保护 大数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登宪 王志华 乔丽华
保护数据主体的合法权益是征信立法的核心内容。对国外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进行梳理,探讨欧美个人数据保护体制,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为我国个人数据信息保护立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人数据 信息保护立法 征信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昆 孙权 许靓
个人征信的本质即共享,共享的前提是做好信息保护。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模式的指导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在促进信用信息市场化共享的同时,能够通过规范运作和标准制定化解数据市场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乱象。分析大数据时代征信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外实践及潜在问题,提出通过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实现信用信息的标准化聚合及统一输出的共享模式建议,提升信用信息服务的可得性、可信性和可控性。此间,征信机构需将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作为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以合规促共享,以共享助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磐石
在促进个人金融信息使用的同时防止滥用,在强化保护策略和举措的同时避免过度保护,在数据应用与个人隐私之间找到平衡点银行作为科技驱动型和数据密集型行业,日常经营中集聚了大量个人信息,在数字技术推动和后疫情时代"零接触"背景下,更多金融服务通过在线方式实现,客户资产及信息数字化特征更趋明显,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实现信息安全与数据价值兼得是银行的必答题。《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将个人信息受保护提升至"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高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黄晓彤
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数据具有来源多样性、量级巨大性、覆盖范围广泛性等新特征,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分析大数据模式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监管风险,建议加快立法进程,强化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生态圈,提高网络用户信息保护意识,以建立互联网+大数据模式下的个人信息"防火墙"。
关键词:
互联网+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笑
介绍个人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相关定义及其概念框架,分析当前个人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优化个人信息管理的若干对策,以求能达到理想的个人信息管理状态,即能够使人们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适当的形式及良好的质量获取所需的信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通过对现有多个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常用功能的对比分析,得出现有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功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应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方向扩展其功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唐雅 张钟文
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个人数据被企业或政府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应用,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统计与核算角度对个人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对于理解个人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准确细致地构建数据资产核算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个人数据的概念、分类与特征,并结合案例剖析了个人数据的价值链过程,界定了个人数据资产的范围。同时,对个人数据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美团5家典型消费互联网平台所持有的个人数据展开估价试算,提出了应建立基于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数据资产价值测度框架的思考。最后,本文探讨了个人数据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个人数据开发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一辅
本文所述的查找因特网上的个人信息,是指查找某人的电子邮件信箱、URL或IP地址、电话号码、邮政地址等可以与其取得联系的信息。查找的途径很多,有Whois、Web等,每种途径又包含了很多方法和工具,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仅对这些途径予以简明扼要的介绍,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焕宇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享受着信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信息被泄露的困扰,各种与个人信息有关的案例不断出现。在具体案件中,对个人信息的定位不明确,导致类似的案件有不同的裁判结论,使得个人信息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焦点。在法律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怎样理解个人信息保护并且如何更好地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文章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法律属性 民法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谢笑
以时间顺序探讨作为个人信息管理对象的个人信息,总结了相关研究特点:主体上,从专注科研人员的个人信息研究逐渐转为面向普通个体的个人信息研究;客体上,从物理世界个人信息的研究转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个人信息研究并存;方法上,由列举和概括转为归纳和分类等。对现有个人信息的分类进行了研究,从信息与个人的相关程度、个人对信息的可控程度和信息的生产方式三个维度构建了个人信息分类模型,将个人信息分为四类,并逐类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和分析,为未来研究个人信息及PIM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存知
为提高个人征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对在不同业务范围活动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实施分类监管征信业应坚持的原则与共识征信业是对个人信用信息依法进行产业化共享的行业。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中,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存知
为提高个人征信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以及对在不同业务范围活动的个人征信机构,应当实施分类监管征信业应坚持的原则与共识征信业是对个人信用信息依法进行产业化共享的行业。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构成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因此,在个人征信市场准入和业务活动开展中,应坚持三个原则: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