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8)
- 2023(9622)
- 2022(8611)
- 2021(8215)
- 2020(6784)
- 2019(16025)
- 2018(16026)
- 2017(31103)
- 2016(16838)
- 2015(18925)
- 2014(18998)
- 2013(18802)
- 2012(17073)
- 2011(15468)
- 2010(15274)
- 2009(13887)
- 2008(13486)
- 2007(11536)
- 2006(9957)
- 2005(8676)
- 学科
- 济(67581)
- 经济(67496)
- 管理(49415)
- 业(46158)
- 企(40169)
- 企业(40169)
- 方法(33211)
- 数学(27622)
- 数学方法(27307)
- 农(16877)
- 学(16514)
- 中国(15893)
- 业经(15634)
- 财(15629)
- 理论(13828)
- 地方(13086)
- 和(12223)
- 农业(11336)
- 贸(11224)
- 贸易(11218)
- 制(10900)
- 易(10853)
- 技术(10617)
- 环境(10244)
- 务(10114)
- 财务(10053)
- 财务管理(10038)
- 教育(9995)
- 划(9765)
- 企业财务(9534)
- 机构
- 大学(242654)
- 学院(238933)
- 管理(100201)
- 济(91319)
- 经济(89247)
- 理学(87901)
- 理学院(86962)
- 管理学(85555)
- 管理学院(85134)
- 研究(76360)
- 中国(54936)
- 京(51600)
- 科学(48906)
- 财(40959)
- 所(37557)
- 业大(35986)
- 农(35595)
- 研究所(34589)
- 中心(33933)
- 财经(33747)
- 江(32659)
- 北京(32493)
- 范(32291)
- 师范(32014)
- 经(30746)
- 农业(27937)
- 院(27855)
- 州(27210)
- 经济学(26509)
- 师范大学(26141)
- 基金
- 项目(169060)
- 科学(132819)
- 研究(124429)
- 基金(122707)
- 家(106265)
- 国家(105386)
- 科学基金(90996)
- 社会(76980)
- 社会科(72768)
- 社会科学(72750)
- 基金项目(66063)
- 省(65555)
- 自然(60037)
- 自然科(58599)
- 自然科学(58586)
- 自然科学基金(57507)
- 教育(56803)
- 划(55227)
- 编号(51462)
- 资助(50289)
- 成果(41751)
- 重点(37155)
- 部(37044)
- 创(35214)
- 发(35063)
- 课题(34590)
- 创新(32680)
- 科研(32303)
- 项目编号(32168)
- 教育部(31884)
共检索到332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致中 魏颖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历经百年的变迁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以往相关文献所分析的框架和基础之上,文章针对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梳理,并聚焦在个人与组织匹配这一热点问题,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社会化和个人组织的匹配、组织公民行为等三个方面,对人与组织匹配问题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关键词:
个人—组织匹配 员工满意度 离职倾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云
创造力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环境视角、个体—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组织环境因素,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学者们按照个人—环境匹配的框架来研究创造力,文章主要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创造力 个人—环境匹配 创造力匹配模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清雄 卞泽娟
本文借助人与环境匹配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动机理论,阐明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指导、职业支持)通过P-O(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P-J(人与岗位的能力要求)匹配促进员工职业成长的机制。本研究采取三波次时跨一年的问卷调查,收集了364个有效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均对P-O匹配和P-J匹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O匹配和P-J匹配对职业成长的三个维度(职业目标进展、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的关系中起显著中介作用;在控制匹配的作用后,职业指导仍对职业目标进展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职业支持对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也具有直接的正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翔 郭冠妍 张光萍
人—组织匹配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组织匹配概念、匹配的实质以及匹配的整合模型,讨论了人—组织匹配在员工进入组织时、容入组织中以及容入组织后的实践价值,介绍了匹配理论的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方法,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
人-组织的匹配 一致匹配 互补匹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丽 徐枞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工作家庭平衡问题浮出水面。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对工作和家庭两个领域的边界管理存在个体偏好和组织供给的差异。本研究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应用潜变量匹配模型的方法验证了个体和组织在工作家庭边界管理风格上的匹配与工作家庭冲突和促进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匹配有利于个体的工作家庭相互促进,不匹配将导致工作家庭的冲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议,旨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以及对组织绩效的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彦梅 刘洪 王三银
弱的工作边界可以实现非工作向工作的渗透,从而有助于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降低工作压力,但是过弱的工作边界因为非工作向工作渗透过多,反而会引起他们工作压力增加,因此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然而,在什么条件下工作边界强度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发生方向性变化,尚无定论。本文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提出员工个人对工作边界强度的偏好与实际工作边界强度的匹配程度在这两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验证了假设,即伴随着工作边界强度的减弱,员工工作压力先减少后增加,拐点处工作边界强度为5.3988(以7点量表来测),偏向于较强的工作边界;当员工的工作边界强度趋近于其偏好时其工作压...
关键词:
工作边界 渗透 个人—环境匹配 偏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小宏
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是指个人价值观与所在组织价值观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成为当今西方组织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匹配能够较好地预测组织成员的积极态度与行为。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回顾,分析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效能、组织效能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佳良 刘军
作为两个独立而又联系的主体,个人与组织相依相存,通过彼此的匹配来实现绩效提升。个人—组织匹配的研究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共同关注,涵盖了内涵界定、类型与模式、影响因素与管理策略等多个方面。文章综述归纳已有研究,并结合匹配概念在组织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从理论构建与完善、探索性案例分析、相似与互补关系、中国情境化研究等方面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洁
本文探讨了个人-组织匹配度在企业中的结构与概念,以及其与聘用过程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组织行为变量的影响作用。个人与组织匹配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拔模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储小平 钟雨文
现有研究多从员工建言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探讨影响建言的心理安全机制,对员工价值观认知的作用缺乏深入探讨。本研究采用个人-组织匹配的视角,对广东4家企业67个领导及其213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对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个人-组织匹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领导的组织代表性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组织匹配认知会影响内隐于员工潜意识中的价值观认知,并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随着个人-团队匹配构念由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拓展,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成为新兴的集体构念。在揭示个人-团队匹配定义、维度与测量、多维构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变量和影响效应展开系统述评,构建了个人-团队匹配研究设计框架,指出未来研究的5个方向,即个人-团队匹配的结构维度与测量研究、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多层次研究、纵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秀红 刘善槐
如何稳定青年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其中,青年教师的个体特征、现实需求、职业期待与组织环境供给的匹配度对员工的流动意愿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基于18省35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乡村青年教师流动意愿强,其中,工作负担、相对待遇、发展机会、工作氛围等因素作用显著。从匹配理论的视角来分析,政策定位与个体决策偏好不一致、职业期待与实际获得不匹配和组织环境与现实需求不对应是主要原因。为了建设一支总量稳定的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应全面分析乡村青年教师的个体决策偏好、现实需求和职业期待,构建系统化的政策体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劲松 赵晓阳
专利是企业保护和利用创新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专利战略的制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总结专利战略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专利申请和专利运营两个维度,以战略匹配逻辑为框架,阐释专利战略与企业所处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的匹配机理,提出专利战略的未来研究应该关注专利运营、微观发明层的专利战略、网络结构与专利战略关系、转型经济体企业专利战略,以及跨层次动态研究。
关键词:
专利战略 战略匹配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