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69)
- 2023(14357)
- 2022(12527)
- 2021(11999)
- 2020(10008)
- 2019(22971)
- 2018(22909)
- 2017(44881)
- 2016(24242)
- 2015(27096)
- 2014(26767)
- 2013(26173)
- 2012(24047)
- 2011(21451)
- 2010(21693)
- 2009(20117)
- 2008(19525)
- 2007(17259)
- 2006(15343)
- 2005(13718)
- 学科
- 济(87363)
- 经济(87260)
- 管理(70156)
- 业(66964)
- 企(56959)
- 企业(56959)
- 方法(38685)
- 数学(32816)
- 数学方法(32379)
- 财(25012)
- 制(24655)
- 农(24573)
- 银(24427)
- 中国(24377)
- 银行(24280)
- 行(22861)
- 业经(21013)
- 地方(18534)
- 融(18408)
- 金融(18406)
- 学(18293)
- 贸(18152)
- 贸易(18137)
- 易(17527)
- 农业(16202)
- 务(16153)
- 财务(16080)
- 财务管理(16041)
- 理论(16002)
- 策(15687)
- 机构
- 学院(328668)
- 大学(327471)
- 管理(132182)
- 济(128653)
- 经济(125528)
- 理学(113005)
- 理学院(111802)
- 管理学(110007)
- 管理学院(109401)
- 研究(108980)
- 中国(90091)
- 京(69983)
- 科学(65681)
- 财(62895)
- 所(53973)
- 中心(51464)
- 农(50994)
- 江(50000)
- 财经(49364)
- 研究所(48729)
- 业大(46268)
- 经(44790)
- 北京(44483)
- 范(43338)
- 师范(42995)
- 州(41210)
- 院(40091)
- 农业(39747)
- 经济学(36947)
- 财经大学(36700)
- 基金
- 项目(219417)
- 科学(172176)
- 研究(164647)
- 基金(157857)
- 家(135846)
- 国家(134651)
- 科学基金(116080)
- 社会(101406)
- 社会科(95977)
- 社会科学(95953)
- 省(85538)
- 基金项目(83544)
- 教育(75691)
- 自然(75426)
- 自然科(73616)
- 自然科学(73601)
- 自然科学基金(72259)
- 划(71943)
- 编号(69570)
- 资助(65262)
- 成果(57048)
- 重点(48610)
- 部(48194)
- 课题(47388)
- 发(46621)
- 创(45567)
- 项目编号(43379)
- 创新(42307)
- 教育部(41649)
- 科研(41536)
- 期刊
- 济(144662)
- 经济(144662)
- 研究(103304)
- 中国(62973)
- 管理(49187)
- 财(47700)
- 融(47680)
- 金融(47680)
- 学报(47452)
- 农(46554)
- 科学(44765)
- 教育(38548)
- 大学(36280)
- 学学(34029)
- 农业(30655)
- 技术(27471)
- 业经(24793)
- 财经(23489)
- 经济研究(22673)
- 经(19793)
- 理论(18150)
- 问题(17967)
- 图书(17714)
- 实践(16878)
- 践(16878)
- 现代(15689)
- 业(15561)
- 科技(15375)
- 技术经济(15034)
- 贸(14962)
共检索到50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喜立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进入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2016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历史高位,且长期居高不下。文章在此背景下回顾了不良贷款的当前形势,归纳总结了导致不良贷款的若干原因,考究了形成潜在不良贷款的若干方式,讨论了各类不良贷款处置办法的优势、劣势,并根据当前的不良贷款情况及严监管环境提出了若干有助于商业银行预防不良贷款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DBS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兴国
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施监管的难点□郑兴国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贷款、呆帐、坏帐等不良资产已占贷款总资产的相当比例。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已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如何监管不良贷款以促进资产质量的根本好转无疑是人民银行监管工作的一大课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关键词:
金融 国有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岷峰 刘强
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理现状出发,立足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上升的诱发因素,在对不良贷款演变历史的比较分析中,预测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商业银行防控内外部风险,化解不良贷款的相关对策,旨在提高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
市场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对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曾诗鸿
产生日本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在现有的体制下,利用大藏省与商业银行信贷部经理博弈的监管模型对大藏省的作为进行分析,认为,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是因为大藏省在不同的行为参数下,依赖自己的行为参数从效用最大化出发进行博弈的结果。集金融计划立案与监察检查职能于一身的大藏省,是造成金融机构高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娅萍 王译 柴智纯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始建于1979年,自1999年开始通过建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和接管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近几年来,在我国经济增速变缓和金融改革提速的大环境下,我国银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但是不良贷款已成为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文章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指标统计分析,从实际情况入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规避因银行不良贷款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不良贷款 现状 成因 影响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芳芳 陈娟 周亚虹
文章分析了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除而逐年下降,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态势;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且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文章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银行不良贷款率 次贷危机 GDP增长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毕鉴亭
“二次剥离”加上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积极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连续几年实现了“双降”。但无论从外部经营环境看,还是从银行内部分支机构间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和股份制改革现状分析,不良贷款反弹的压力非常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存量和新增不良贷款特征与成因,指出新增不良贷款一方面会严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加剧国民经济的不稳定程度。鉴于此,作者提出从存量处置、增量控制、综合治理、市场拓展、流程再造、信贷整顿、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加快创新,控制信贷风险,促使经营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崔傅成 陶浩
本文选取最近十多年的宏微观数据,在理论阐述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信贷总量、企业经营状况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五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会给不良贷款带来短暂的负向冲击效应,而信贷总量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会给不良贷款带来较长的负向冲击效应。因此,应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速,放宽货币政策,防止不良贷款率上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姗
文章选取2007—2020年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数据,分析银行业资本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同质性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资本监管压力上升通过增加抵押贷款、减少信用贷款的信贷结构调整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此同时,资本监管压力并不会降低银行的总信贷规模。银行业同质性竞争会弱化资本监管降低不良贷款率的积极效应,说明以贷款业务为主的行业竞争加剧后,一些银行会增加高风险资产的配置以弥补竞争上升后的绩效下滑,进而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