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5)
- 2023(10853)
- 2022(9246)
- 2021(8540)
- 2020(7457)
- 2019(17159)
- 2018(16862)
- 2017(32451)
- 2016(18280)
- 2015(20293)
- 2014(20266)
- 2013(20376)
- 2012(18698)
- 2011(16657)
- 2010(16799)
- 2009(15954)
- 2008(16252)
- 2007(14963)
- 2006(13000)
- 2005(11611)
- 学科
- 济(71494)
- 经济(71421)
- 管理(62244)
- 业(56527)
- 企(48347)
- 企业(48347)
- 方法(35931)
- 数学(31295)
- 数学方法(31016)
- 财(24830)
- 农(19227)
- 中国(17528)
- 务(17163)
- 财务(17129)
- 财务管理(17088)
- 学(16458)
- 制(16170)
- 企业财务(15991)
- 业经(15540)
- 贸(14709)
- 贸易(14703)
- 易(14215)
- 地方(12876)
- 农业(12465)
- 银(12421)
- 银行(12366)
- 行(11497)
- 和(11262)
- 划(11166)
- 理论(10792)
- 机构
- 大学(263628)
- 学院(261587)
- 济(105202)
- 管理(102950)
- 经济(102938)
- 理学(87892)
- 研究(87135)
- 理学院(86853)
- 管理学(85357)
- 管理学院(84837)
- 中国(68106)
- 科学(56952)
- 京(55621)
- 农(53623)
- 财(50174)
- 所(46257)
- 业大(44825)
- 农业(42924)
- 研究所(42328)
- 中心(41410)
- 江(40831)
- 财经(39340)
- 经(35672)
- 北京(34467)
- 经济学(32082)
- 州(31884)
- 范(31669)
- 师范(31156)
- 院(30856)
- 省(29500)
- 基金
- 项目(174758)
- 科学(135570)
- 基金(127123)
- 研究(119200)
- 家(113945)
- 国家(113001)
- 科学基金(95317)
- 社会(75047)
- 社会科(71168)
- 社会科学(71139)
- 省(68904)
- 基金项目(68117)
- 自然(64950)
- 自然科(63468)
- 自然科学(63445)
- 自然科学基金(62356)
- 划(58509)
- 教育(54962)
- 资助(52121)
- 编号(46669)
- 重点(39778)
- 部(38417)
- 成果(36934)
- 发(36511)
- 创(36220)
- 科研(34847)
- 计划(34784)
- 创新(33984)
- 教育部(32189)
- 课题(32107)
- 期刊
- 济(113417)
- 经济(113417)
- 研究(70221)
- 学报(49859)
- 中国(49702)
- 农(46343)
- 财(43248)
- 科学(42921)
- 管理(38021)
- 大学(36088)
- 学学(34427)
- 农业(30431)
- 融(23951)
- 金融(23951)
- 技术(21627)
- 教育(21111)
- 财经(19962)
- 业(18741)
- 业经(18198)
- 经济研究(18114)
- 经(17114)
- 问题(15225)
- 版(14823)
- 技术经济(13748)
- 财会(13017)
- 商业(12677)
- 业大(12553)
- 科技(12274)
- 贸(12116)
- 理论(12112)
共检索到38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李南海
两职结构的科学设置及如何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历来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2010—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两职结构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法治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显著降低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显著增加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不影响管理层的间接代理成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只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起作用,即法治水平越低,两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蕊 李南海
两职结构的科学设置及如何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历来是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2010—2014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察了两职结构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以及法治水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显著降低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显著增加了管理层的直接代理成本,不影响管理层的间接代理成本。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直接代理成本和间接代理成本的影响只在法治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起作用,即法治水平越低,两职结构的分权式改变对管理层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越大;但法治水平不影响两职结构的集权式改变与管理层两类代理成本的关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雪
分析师关注会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关注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且分析师关注对两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在"四大"审计的子样本中不显著,在"非四大"审计的子样本中显著,分析师关注可以部分替代审计治理作用;控制内生性后主要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分析还发现,分析师关注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子样本和非国有企业子样本中显著,在机构持股比例较低的子样本和国有企业子样本中不显著;分析师关注对第二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受机构持股比例及产权性质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崔宁 王垒
根据代理理论,可以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以上述理论为背景,本文研究了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类型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横向跨度均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效率,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和横向跨度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大于第二类代理成本,这与以往关于成熟上市公司金字塔结构的研究结论不同,为确保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合创业板实际,从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对公司治理实施支撑行为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试图丰富关于金字塔结构下公司代理成本的研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民 崔宁 王垒
根据代理理论,可以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划分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以上述理论为背景,本文研究了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类型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通过对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横向跨度均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效率,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和横向跨度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大于第二类代理成本,这与以往关于成熟上市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新民 崔宁 王垒
以2010—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将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两类代理成本纳入研究框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了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横向跨度均显著降低了两类代理成本,提高了上市公司效率,两类代理成本在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层级和横向跨度影响公司效率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大于第二类代理成本。结合创业板实际,从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对公司治理实施支撑行为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汉明 刘广瑞
针对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问题,本文在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下,以我国2007—2011年的A股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呈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减弱第一类股权代理成本与公司过度投资的正相关关系。本文丰富了金融发展与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文献,有助于理解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屹宇 郭泽光
过度负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结合管理者机会主义代理理论和有限能力代理理论,探究在管理层任期长短不同的情况下,管理层股权激励、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股权激励与企业过度负债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职合一与企业过度负债负相关,但随着任期的增加,股权激励与过度负债之间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而两职合一与过度负债的负相关关系则被削弱。在长期,随着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企业过度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相比两职分离的企业,两职合一的企业发生过度负债的可能性更高。研究结论为企业合理选择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降低企业过度负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古群芳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激励思路成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主要思想,激励体系中主要包括年薪、股权以及管理层通过在职消费形成的代理成本。文章从博弈角度出发,通过选取2008—2012年上市公司数据将管理层持股纳入薪酬激励体系中,建立非对称纳什讨价还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各变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固定年薪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存在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提高可以抑制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合作博弈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倩 李小健
本文选取2011~2016年110家农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两类代理成本的视角讨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第二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不具有显著性,得出高管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有2.875%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传导机制来实现的。
关键词:
高管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公司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扈文秀 介迎疆 侯于默 李簪
目前监事和独立董事被排除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之外,但仍有学者认为对监事和独立董事实施股权激励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基于此,作者获取2009~2011年479家上市公司的1437个平衡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在公司治理因素交互作用下监事激励和独立董事激励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公司治理因素的交互作用时,监事和独立董事激励在两类代理问题中均未能发挥治理作用。最后在肯定激励必要性的前提下,从薪酬制定和声誉方面提出提高激励效果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武
公司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密切关联的一对经济范畴。关于公司代理成本及其治理的研究,传统上表现为"以法制水平高低"为标准的一维分类研究架构,并衍生出"垂直"和"平行"两类公司治理模式。然而该框架并不能涵盖现实中丰富多彩的代理成本类型。通过不断引入关键变量,对代理成本研究架构的理论演进进行了新的逻辑梳理,以理论分析揭示中国两类代理成本并存的制度性根源,并对其给公司治理研究带来的挑战做出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翟光宇 王瑶
针对金融发展通过何种渠道作用于企业研发投入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两类代理成本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与两类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第二,两类代理成本都能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第一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别,但第二类代理成本产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第三,两类代理成本均能在金融发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两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均显著,但在国有上市公司中,仅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显著。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微观基础,而且对于重新审视公司治理机制在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与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代理成本 研发投入 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雷 张杰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了股东和管理层之间严重的代理冲突。上市公司降低代理冲突的主要途径是激励与监督,其中,管理层持股和审计分别是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督的重要方式。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质量。文章基于代理成本的角度,采用2005-2009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稳健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持股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代理成本高的公司会寻求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倾向于聘请大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持股能起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减少代理冲突,从而降低公司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伟
本文具体考察了负债的代理成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不同的负债代理成本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以及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的程度有所减弱。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制定机制。
关键词:
负债的代理成本 管理层薪酬 敏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