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8430)
- 2022(7334)
- 2021(6528)
- 2020(5789)
- 2019(13359)
- 2018(13218)
- 2017(25530)
- 2016(14299)
- 2015(16512)
- 2014(16808)
- 2013(17042)
- 2012(16323)
- 2011(15157)
- 2010(15403)
- 2009(14583)
- 2008(14438)
- 2007(13307)
- 2006(11717)
- 2005(10674)
- 学科
- 济(83045)
- 经济(82970)
- 管理(38635)
- 业(35062)
- 方法(31666)
- 数学(28186)
- 数学方法(27980)
- 企(27553)
- 企业(27553)
- 地方(19699)
- 中国(17751)
- 农(17618)
- 学(16247)
- 财(15590)
- 业经(14150)
- 地方经济(13262)
- 制(12302)
- 贸(11638)
- 贸易(11635)
- 农业(11476)
- 易(11099)
- 和(10678)
- 融(10551)
- 金融(10549)
- 银(10333)
- 银行(10305)
- 环境(10277)
- 行(9843)
- 理论(9487)
- 务(9100)
- 机构
- 大学(218594)
- 学院(218344)
- 济(100406)
- 经济(98364)
- 管理(79679)
- 研究(79348)
- 理学(67503)
- 理学院(66735)
- 管理学(65586)
- 管理学院(65186)
- 中国(59441)
- 科学(47876)
- 京(46473)
- 财(43845)
- 所(42262)
- 农(40389)
- 研究所(38163)
- 中心(35727)
- 财经(34605)
- 江(34197)
- 业大(33457)
- 经济学(32135)
- 农业(31968)
- 经(31062)
- 北京(29595)
- 经济学院(28754)
- 院(27513)
- 范(27507)
- 师范(27253)
- 州(26718)
- 基金
- 项目(136812)
- 科学(105478)
- 研究(99027)
- 基金(97145)
- 家(84945)
- 国家(84246)
- 科学基金(70191)
- 社会(62600)
- 社会科(59239)
- 社会科学(59218)
- 省(54437)
- 基金项目(50913)
- 教育(45277)
- 划(45201)
- 自然(43928)
- 自然科(42835)
- 自然科学(42817)
- 自然科学基金(42054)
- 资助(40919)
- 编号(40075)
- 成果(33392)
- 重点(31197)
- 发(30862)
- 部(30437)
- 课题(28495)
- 创(27513)
- 科研(26009)
- 创新(25882)
- 国家社会(25758)
- 教育部(25735)
共检索到335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海龙 刘尊文 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邹小云 陈伦林 李书宇 邹晓芬 张建模 宋来强
【目的】指导当前生产条件下江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方法】2008—2009年在江西省设置12个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和硼肥施用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并对施肥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氮磷钾硼肥配施处理(NPKB)平均产量为2 015 kg.hm-2,与不施肥相比,NPKB、缺B(NPK)、缺P(NKB)、缺K(NPB)和缺N(PKB)分别增产1 121、839、758、746和249 kg.hm-2;NPKB配施处理下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较好,有利于对N、P、K、B素的吸收利用;效益分析表明,NPKB配施效益达到5 449.5元/hm2,比不施肥增收2 231.1元...
关键词:
油菜 氮 磷 钾 硼 产量 经济效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符策强 李科祥 黄宏明
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制种机械化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指出它较传统人工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效益好的优点。它的推广有利于种子产业化,加大良种覆盖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帮 陈立云 刘国华 肖应辉
培两优 5 0 0是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育性稳定、米质好、株型好、再生能力强的培矮 6 4 S为母本 ,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穗大粒多、米质较好的优良品系 5 0 0为父本进行杂交 ,于 1995年育成的适合作中稻蓄留再生种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经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该组合头季比汕优 6 3生育期短 4 d,产量相当 ;再生季生育期比汕优 6 3长 7d,增产 1倍左右 ;两季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田间抗性较强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已向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种权保护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培两优500 再生稻 选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文帮 邓化冰 肖应辉 张桂莲 范科 莫慧 陈立云
【目的】揭示两系杂交水稻C两优系列组合的高产根系特征及根系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两用核不育系C815S配制7个杂交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对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C两优系列组合的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体积、发根力、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a-NA氧化量显著高于对照汕优63。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根系干重、不定根条数、不定根总长、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a-NA氧化量及灌浆期和乳熟期的发根力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表明,抽穗期的不定根数量和根系a-NA氧化量是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水稻高产栽培和水稻品种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是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育种中形成的品种,是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完成第一步目标的标志性品种,是继三系杂交稻汕优63之后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两优培九的育种实践经历了艰苦曲折的科研攻关和推广过程。最初是尝试通过化学杀雄制种的方法利用典型籼粳杂种的优势,在亚优2号的育种实践失败后,技术路线调整为通过光温敏两系法将部分亚种间杂种优势与江淮生态区的水稻理想株型相结合,克服杂交稻结实率不高、不稳等弱点,达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泛并能安全制种的目标。通过分析多个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与不同生态型父本配组的杂种F1的性状表现,确定以带有1/4爪哇稻亲缘的培矮64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德朗 罗孝和 徐庆国
为选育出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 ,1985年至 1996年用低温敏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母本 ,以新恢复系 5 5 9为父本 ,配组育成了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两优 5 5 9.该组合参加 2 0 0 0至 2 0 0 1年湖南省中稻超级杂交稻区试 ,平均产量 9.6t/hm2 ,比三系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5 .3% ;全生育期 135 .4d ,比对照短 3.2d ;抗稻瘟病 ;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碾米品质及再生能力均强于对照 ,并易于制种 .2 0 0 2年 3月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关键词:
两系超级杂交水稻 培两优559 选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学芳 李少钦 李殿荣 李永红 董育红
探究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型雄性不育(CIMS)和细胞质雄性不育(CMS)杂交种间遗传效应的差异,为利用CIMS和CMS途径进行油菜超高产育种提供依据。以3个甘蓝型油菜CMS和同核CIMS与4个恢复系按照ACII不完全双列杂交(3×4)配制2套同核异质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将29个性状指标划分为农艺、产量、品质3类性状,利用QGA Station Microsoft分析软件中的加-显性(AD)模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同核CIMS杂种比较,CMS杂种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加性方差分别高21.85%,72.11%,13.48%,显性方差分别高3.58%,94.44...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锦莲 余红 叶香美 李崇光
本文将我国油菜主产的 1 5个省市按自然生态区分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和西北 4个区 ,根据国家计委等七部委合编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 985年和 2 0 0 0年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油菜的微观经济效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区域聚类分析。
关键词:
油菜 微观经济 效益 地区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金陵 甘莉 程必芳
从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和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中,分别获得了稳定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398和JN223。NE398在恢保关系上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趋向一致,部分材料对低温较敏感。JN223的遗传基础显然不同于NE398,它除了具芥菜型油菜的细胞质外,还对低温不敏感。对这两类材料已分别转育出双低雄性不育系,不育度多在90%以上。讨论了通过种间杂交创造新的不育系,拓宽甘蓝型油菜不育胞质类型的重要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伯良 彭选明 邓钢桥 庞爱军 柳庆云
用60Coγ射线300Gy处理湘早籼13号/香2B的F2代干种子,经多代选育,育成了优良早籼水稻新品系124,与株1S配制的杂交组合株两优124,在湖南省预试、省区试中表现产量高,一般产量为8000kg/hm2左右,熟期适宜,生育期109d左右,比对照金优402短2~3d,米质较好,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剑 洪德林 吴燕 陈兰
用52对SSR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5个亲本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1个杂交粳稻86优8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46对引物能在7个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对引物能将4个两系杂交稻与对照杂交粳稻区分开,且在86优8号的亲本中具有多态性;可区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两优122和86优8号F1及其亲本的SSR引物分别为34、32、31、30和14对;有16对SSR引物可用于区分4个两系杂交组合F1和亲本,引物RM206和RM286可区分5个组合和各自的亲本。应用其中1对引物RM505对两优培九进行鉴定验证,结果表明该引物能准确区分两优培九及其亲本。根据...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SSR标记 多态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瑞光 孟祥祯 王玉珍 李荣改 孟令启 王振圻 宁文书
对61个组合的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粳稻具有很强的优势,10个主要经济性状平均值均大于双亲平均值和大值亲本平均值,而且每穗总粒数、谷草比、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等性状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生育期、单株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优势微弱,通径分析表明,对杂种一代单株谷重有显著影响的6个性状中,以每穗实粒数的作用最大,其它依次为单株有效穗谷草比、结实率、穗长和生育期.
关键词:
两系 杂交粳稻 杂种优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钱武 李学才 孙万仓 董红业 张树娟 刘海卿 杨建胜 马骊
为研究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之间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本试验通过测定52个冬油菜组合远缘杂交的结角率、亲和指数、花粉活力、花粉-柱头互作情况,分析冬油菜远缘杂交的亲和性。由52个冬油菜远缘杂交组合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冬油菜做母本时其亲和性表现为,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花粉活力的大小依次为,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芥菜型冬油菜。花粉-柱头互作分析得到,芥菜型冬油菜×白菜型冬油菜杂交组合和芥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杂交组合母...
关键词:
远缘杂交 结角率 亲和指数 花粉活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文和明 和爱花 符明联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产量 生态适应性 稳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