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6)
2023(9901)
2022(8954)
2021(8492)
2020(7150)
2019(16441)
2018(16589)
2017(31760)
2016(17699)
2015(19870)
2014(19913)
2013(19619)
2012(17893)
2011(16025)
2010(15740)
2009(14261)
2008(13622)
2007(11668)
2006(10005)
2005(8494)
作者
(51620)
(42532)
(42470)
(40226)
(27208)
(20620)
(19165)
(17003)
(16253)
(15288)
(14658)
(14270)
(13533)
(13433)
(13122)
(13120)
(12885)
(12670)
(12120)
(12034)
(10739)
(10425)
(10389)
(9653)
(9578)
(9542)
(9532)
(9276)
(8687)
(8472)
学科
(65860)
经济(65787)
管理(48947)
(45894)
(38487)
企业(38487)
方法(33067)
数学(28725)
数学方法(28405)
(17329)
中国(16855)
(15867)
(15603)
业经(14407)
地方(13415)
理论(11954)
农业(11455)
(11454)
贸易(11449)
(11272)
(11002)
技术(10893)
(10715)
环境(10644)
(10443)
财务(10379)
财务管理(10362)
企业财务(9815)
教育(9659)
(9430)
机构
大学(244306)
学院(242587)
管理(98387)
(90429)
经济(88306)
理学(86018)
理学院(85046)
管理学(83462)
管理学院(83041)
研究(81132)
中国(57667)
科学(53491)
(52569)
(43614)
(41679)
业大(40881)
(40076)
研究所(38490)
中心(36310)
农业(34928)
(34058)
北京(32924)
财经(32825)
(31682)
师范(31371)
(29876)
(29419)
(28065)
技术(27348)
经济学(26015)
基金
项目(174762)
科学(135594)
研究(125696)
基金(125095)
(110445)
国家(109541)
科学基金(92903)
社会(76178)
社会科(72058)
社会科学(72037)
(69547)
基金项目(67142)
自然(62471)
自然科(61003)
自然科学(60988)
自然科学基金(59871)
(58712)
教育(57723)
资助(51840)
编号(51802)
成果(41497)
重点(39029)
(37940)
(36784)
(36447)
课题(35708)
创新(33943)
科研(33734)
计划(32986)
项目编号(32036)
期刊
(93870)
经济(93870)
研究(68464)
中国(43528)
学报(43294)
(39671)
科学(37735)
管理(34789)
大学(31481)
学学(29626)
(28820)
农业(28652)
教育(28293)
技术(21445)
(17047)
金融(17047)
业经(15584)
(15021)
财经(14696)
经济研究(14607)
图书(14353)
科技(12765)
理论(12581)
(12357)
问题(12117)
业大(12072)
实践(11833)
(11833)
技术经济(11614)
(11459)
共检索到340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杨华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6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6个恢复系作父本,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36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性状配合力遗传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整精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母本(不育系)的谷粒整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3 2和0.264 1。6×6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F1谷粒组合间整精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65%,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5%,一般配合力作用中,父本的作用(基因型方差为63.7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光辉  王建龙  周清明  陈立云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品种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74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配合力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的糙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双亲平均的谷粒糙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3和0.3068;与母本(不育系)谷粒糙米率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031.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极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个基因型方差的65.02%,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4.9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化  温圣贤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刘灿辉  
选用 6个不同来源的籼型核不育系与 7个优良恢复系按 6× 7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 4 2个组合 ,估算了单株产量等 1 2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①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和其他性状 ,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 ;②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凡  邓化冰  熊跃东  李馨  周放姣  卢汉  唐文帮  
以16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4WSH0058、4WSH0247、4WSH0266、4WSH0268、4WSH0284、4WSH0886、4WSH0887、4WSH1108、4WSH1142、4WSH1324、4WSH1334、4WSH1339、4WSH1355、4WSH1357、4WSH1369、4WSH1555)和5个恢复系(R1998、R091、R184、华占、R4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的80个组合为材料,研究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结果表明: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度和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及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其中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不育系4WSH0247、4WSH0886、4WSH0887、4WSH1324、4WSH1339、4WSH1355和恢复系R184和R412在垩白性状和蒸煮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容易配出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俱佳的杂交组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阳和华  徐秋生  龙和平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7个不育系和 9个恢复系为材料 ,采用 NC 交配设计研究了 11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表现规律 ,以期为优质杂交稻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结果表明 :1)无论是亲本的一般配合力 ,还是组合的特殊配合力 ,对杂种所有米质性状均有显著的影响 ,但在不同米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作用大小不同 .整精米率、精米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大小、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而糙米率、精米率、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则以非加性效应更为重要 .2 ) 11个性状中 ,有 7个性状受母本影响比父本大得多 ,3个性状父、母本效应相当 ,仅 1个性状 (垩白粒...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杨国涛  谢崇华  陈永军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 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 803A/蜀恢52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予卿  戚华雄  王长义  
用4个来源不同的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组成4×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抽穗日数、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粒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以及F_1优势表现。结果表明:杂种性状同时受不育系、恢复系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共同作用。配合力总效应、一般配合力总效应与杂交水稻单株粒重及其农艺性状间关系密切,可用来预测杂种优势。4个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不同性状上各有特点,恢复系R183-1和R187一般配合力较高。4个优良组合为31301s/R183-1,7001s/R187、N5088s/R183-1和N5088s/R18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辉  官春云  陈立云  
选用 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和 8个广亲和品种 ,采用 p× q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研究 .结果表明 ,32个两系籼粳亚种间杂种 F1 的籽粒充实度间差异显著 ;其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都达到了显著差异 ;亚种间杂种 F1 籽粒充实度的表现中 ,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 ,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基因型方差的 78.2 0 % ,特殊配合力方差占 2 1 .80 % .在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 ,父本即粳型广亲和品种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4.86 )大于母本即籼型光温敏核不育两用系的作用 (基因型方差为 2 .34 )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富贤  熊洪  朱永川  张林  万先齐  刘茂  杨大金  
以26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库源和籽粒性状与整精米率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杂交中稻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及其间接鉴定方法。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株高、齐穗期SPAD值和垩白粒率5个性状是影响整精米率的关键因子,分别建立了整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和垩白粒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这些回归方程预测,当稻谷的粒长<3或垩白粒率<70%时,稻谷整精米率达3级以上的概率为87.50%~94.44%。为杂交中稻优质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四川省农科院新选育的几个水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配合力。结果表明: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制于亲本的gca(一般配合力),而且多数性状以恢复系gca效应为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的影响。综合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配合力效应来看,不育系522A略超过珍汕97A,恢复系多恢43略优于明恢63。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徐庆国  胡志明  许玮  毛友纯  
采用8个杂交稻不育系和12个杂交早稻恢复系(品种),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了96个不同杂交早稻组合,研究了杂交早稻亲本及所配杂交早稻组合12个米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米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遗传差异.杂交早稻亲本的12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除米粒长、长/宽、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亲本间差异较小外,其余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的亲本间差异较大.杂交早稻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其表型值之间的两两相关除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为负相关外,其余9个米质性状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各双亲本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之和与其F1表型值之间均表现为两两正相关.杂交早稻亲本12个米质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钦泉  阳菊华  伏军  
为了提高两系杂交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预见性 ,以籼粳程度不同的 4个两用核不育系和 11个优良父本品系为材料 ,研究和分析了亲本籼粳程度与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的关系 .结果发现 ,亲本籼粳程度与杂种超亲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效应三者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而亲本籼粳程度、杂种超亲优势与双亲一般配合力总效应相关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文凯  陈光辉  周清明  王建龙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杨国涛  李亚男  范永义  蒋芬  陈敬  胡运高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杂交水稻亲本的配合力,为筛选出氮素高效利用的水稻亲本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5个高配合力水稻不育系(浙8010A、宜香1A、川农1A、冈46A、803A)为母本,6个水稻恢复系(成恢727、绵恢662、绵恢4761、雅恢2115、乐恢188、宜恢1577)为父本,配置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30个,设低氮肥(0kg/hm2)、中氮肥(150kg/hm2,正常施氮水平)、高氮肥(300kg/hm2)3个施氮水平,比较各亲本在不同施氮水平下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启云  石利娟  庄文  袁隆平  
选择具有不同株型特征的3个不育系和15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水稻上3叶叶长等15个叶片形态性状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倒2叶叶宽、剑叶叶宽等12个性状均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而倒1~2叶叶枕距、剑叶披垂角和剑叶比叶重等3个性状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多数叶片形态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其中以剑叶叶长、叶宽和剑叶面积以及倒2叶叶长等4个性状最为突出;倒2~3叶叶枕距则受不育系的影响更大;剑叶披垂角等性状以不育系与恢复系互作效应为主。就塑造杂交稻理想叶型而言,培矮64S为最佳不育系,热研1号为最好的恢复系,其次是密阳23、三不吃、9311等,以这些材料为亲本容易配制超级杂交稻理想株型模式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