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65)
- 2023(13774)
- 2022(12058)
- 2021(11137)
- 2020(9402)
- 2019(21607)
- 2018(21419)
- 2017(42170)
- 2016(22563)
- 2015(25078)
- 2014(25168)
- 2013(25178)
- 2012(23175)
- 2011(20882)
- 2010(20928)
- 2009(19461)
- 2008(18810)
- 2007(16519)
- 2006(14604)
- 2005(13122)
- 学科
- 济(110760)
- 经济(110662)
- 管理(66021)
- 业(62913)
- 企(52598)
- 企业(52598)
- 方法(45670)
- 数学(39893)
- 数学方法(39496)
- 财(25688)
- 中国(24066)
- 地方(23660)
- 农(23302)
- 学(23178)
- 业经(21290)
- 务(17175)
- 财务(17113)
- 财务管理(17091)
- 制(16658)
- 企业财务(16370)
- 农业(16342)
- 理论(15540)
- 贸(15339)
- 贸易(15331)
- 和(15165)
- 融(14858)
- 金融(14857)
- 地方经济(14784)
- 易(14715)
- 环境(14568)
- 机构
- 大学(330257)
- 学院(326701)
- 济(140295)
- 经济(137503)
- 管理(129227)
- 研究(113230)
- 理学(112201)
- 理学院(110956)
- 管理学(109054)
- 管理学院(108461)
- 中国(82347)
- 京(69228)
- 科学(68919)
- 财(63359)
- 所(57343)
- 研究所(52272)
- 农(51261)
- 财经(51162)
- 中心(49438)
- 业大(47773)
- 经(46517)
- 江(46487)
- 北京(43796)
- 经济学(43231)
- 范(41324)
- 师范(40911)
- 院(40775)
- 农业(40142)
- 经济学院(38696)
- 财经大学(38209)
- 基金
- 项目(221894)
- 科学(174589)
- 基金(162963)
- 研究(159794)
- 家(142267)
- 国家(141140)
- 科学基金(121220)
- 社会(102172)
- 社会科(96934)
- 社会科学(96905)
- 基金项目(86484)
- 省(85199)
- 自然(79335)
- 自然科(77476)
- 自然科学(77459)
- 自然科学基金(76085)
- 教育(72324)
- 划(71695)
- 资助(67845)
- 编号(63325)
- 成果(51384)
- 重点(49274)
- 部(49220)
- 发(46992)
- 创(45609)
- 课题(43134)
- 科研(42583)
- 创新(42572)
- 国家社会(42404)
- 教育部(42395)
- 期刊
- 济(155938)
- 经济(155938)
- 研究(100209)
- 中国(56857)
- 学报(52652)
- 财(48613)
- 管理(48301)
- 科学(48116)
- 农(45628)
- 大学(39478)
- 学学(37534)
- 农业(31648)
- 教育(29988)
- 融(28307)
- 金融(28307)
- 技术(27391)
- 经济研究(26169)
- 财经(26093)
- 经(22327)
- 业经(22223)
- 问题(19947)
- 技术经济(17628)
- 业(15882)
- 理论(15800)
- 图书(15078)
- 贸(14920)
- 科技(14874)
- 现代(14691)
- 统计(14566)
- 版(14194)
共检索到479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同水
长期以来,经济界只重视一种资本和一种投资,即财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理论界提出了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本文在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和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基础上认为,过去10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智力资本并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且投资收益率不断下降。我国目前并没有进入真正的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
智力资本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同水 王志勇
本文认为,社会上的资本要素可分为固定资产和智力资本两类,社会经济增长就是由这两类资本来推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从世界范围看,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智力资本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我国的经济增长总体上还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尚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章就美国智力资本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指出美国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智力资本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瑞雄 唐靖廷
在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含义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并对东莞人力资本水平的替代变量民办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进行了解析。根据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原理,合理地选取表示东莞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与样本数据,采用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对东莞市的经济总量与生产投入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总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根据模型中变量的经济含义,提出了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政府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陈红进
本文首先结合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 ,采用定量分析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论证 ;然后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采用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 ,最终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经济贡献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卓超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钦礼
迄今为止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 ,虽然已分别有了产品种数扩大的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还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能同时将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创立新全都包含进去。因此 ,给出一个同时包含两类科技创新的统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此统一模型表明 ,导致产品种类增加的新产品发明创新和导致现有产品质量提高的生产工艺革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在创造供给的同时 ,也创造了需求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建 汪伟
文章根据1978~2004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以及动态相关系数等方法对公共资本、私人资本与产出增长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实际产出增长率、公共资本增长率和私人资本增长率之间体现出较强的当期相关性,具有影响关系上的近似对称性;改革开放以来,三者具有类似的波动模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影响关系和影响方向;为了增强公共投资率的产出效应,应该适度改善目前的投资结构,积极诱导和鼓励私人部门在具有产出生长点的项目上进行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在刺激国内有效需求的同时,应加强供给管理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付晓丹
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大量研究表明,投资是实现我国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不同投资的性质决定了其效果和影响的层面相差很大,文章认为投资发生地的不同也将导致投资的效果有所差异。本文利用计量手段,定量的经验分析了我国1990-2010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经济增长这两大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更具有滞后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总效应更强的结论,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俊锋 王代敬 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反过来也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的统计数据则显示两者存在明显的非一致性。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并将中美两国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中用有效就业理论证明出我国同样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机制,并用计量工具对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增长 相关性 回归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思霖 魏修建
本文从城市、省份、区域三个层面对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特性十分显著,金融资源会加速向中心城市、金融中心或沿海省份、东部地区集聚;在不同省份,经济增长与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性会引发两极分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谈镇
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资本在各产业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带动其他要素在各产业或各地区的有效配置,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在说明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后,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检验实际利用外资通过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进出口差额等四个渠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关键词:
利用外资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忠秋
本文运用1986-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发展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协调度不高。其中,速度不协调影响最大,质量其次,四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结构 质量 效益 相关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思霖 魏修建
本文从城市、省份、区域三个层面对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集聚的空间特性十分显著,金融资源会加速向中心城市、金融中心或沿海省份、东部地区集聚;在不同省份,经济增长与金融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相邻省份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不同区域间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非常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能够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的辐射和带动;在区域发展过程中,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性会引发两极分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晓益 郭庆春 万景霞 辛爱军
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证券市场的变动与宏观经济的变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利用单因素指数模型回归分析,发现这种联系并不明显,并从公司、投资者、市场及政策等四个层面指出出现这种背离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股票市场的作用,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关键词:
证券市场 宏观经济 G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