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7)
- 2023(15793)
- 2022(13741)
- 2021(12867)
- 2020(10941)
- 2019(24939)
- 2018(24539)
- 2017(46777)
- 2016(25840)
- 2015(28834)
- 2014(28514)
- 2013(28146)
- 2012(25939)
- 2011(23244)
- 2010(22766)
- 2009(20817)
- 2008(20026)
- 2007(17238)
- 2006(14911)
- 2005(12731)
- 学科
- 济(97560)
- 经济(97444)
- 管理(70474)
- 业(66699)
- 企(55037)
- 企业(55037)
- 方法(45874)
- 数学(39754)
- 数学方法(39237)
- 农(26848)
- 中国(25092)
- 学(24807)
- 财(24629)
- 业经(21930)
- 地方(20709)
- 贸(18373)
- 贸易(18366)
- 农业(18256)
- 易(17728)
- 理论(16472)
- 制(16419)
- 和(16042)
- 环境(15831)
- 技术(15658)
- 务(15449)
- 财务(15384)
- 财务管理(15352)
- 企业财务(14445)
- 划(13528)
- 银(13449)
- 机构
- 大学(362065)
- 学院(357935)
- 管理(139553)
- 济(135409)
- 经济(132415)
- 研究(123780)
- 理学(122117)
- 理学院(120656)
- 管理学(118273)
- 管理学院(117670)
- 中国(88835)
- 科学(82720)
- 京(77750)
- 农(69153)
- 所(63710)
- 业大(61737)
- 财(59751)
- 研究所(59006)
- 中心(55665)
- 农业(55103)
- 江(51231)
- 财经(48770)
- 北京(48541)
- 范(48109)
- 师范(47466)
- 院(45497)
- 经(44408)
- 州(41762)
- 经济学(39766)
- 技术(38857)
- 基金
- 项目(257652)
- 科学(199860)
- 基金(185126)
- 研究(180547)
- 家(165418)
- 国家(164059)
- 科学基金(138519)
- 社会(111666)
- 社会科(105591)
- 社会科学(105561)
- 省(101676)
- 基金项目(99109)
- 自然(93699)
- 自然科(91469)
- 自然科学(91440)
- 自然科学基金(89754)
- 划(86695)
- 教育(82626)
- 资助(76109)
- 编号(72493)
- 重点(58301)
- 成果(57435)
- 部(55536)
- 发(54734)
- 创(53497)
- 科研(50312)
- 课题(50288)
- 创新(49924)
- 计划(49882)
- 大学(46813)
- 期刊
- 济(141879)
- 经济(141879)
- 研究(100285)
- 学报(68693)
- 中国(65633)
- 农(61344)
- 科学(59055)
- 大学(50211)
- 管理(47551)
- 学学(47098)
- 财(44015)
- 农业(42578)
- 教育(39272)
- 技术(28937)
- 融(25369)
- 金融(25369)
- 业经(23984)
- 经济研究(22941)
- 财经(22340)
- 业(22318)
- 图书(20429)
- 科技(19289)
- 经(19080)
- 版(18903)
- 业大(18718)
- 问题(18674)
- 资源(16953)
- 技术经济(16465)
- 理论(16139)
- 商业(15222)
共检索到508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广奎 涂志芳
[目的/意义]学术评价对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影响因子和谷歌学术指标为视角,跟踪国内外学术评价指标发展的新动态,思考和探索学术评价指标优化发展的可能方向。[方法/过程]分别选取h5指数排名前50的中英文出版物并查询对应影响因子,分析并检验h5指数与影响因子的关系;对比中英文出版物在学科分布、时间范围、"被引"统计标准等方面的异同和优缺点,总结学术评价指标应考虑的诸多因素。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等维度对网络环境下新的学术评价方式进行探索,对Altmetrics、RCR、PubPeer的创新性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期刊评价指标是期刊某个视角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有必要必须不断深化和发展;提出一个新的期刊存量指标——历史影响因子,就是期刊总被引频次除以载文量再除以办刊年限。[方法/过程]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采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岭回归进行了实证。[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历史影响因子兼有影响因子和h指数的优点,克服了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存量指标过少、不考虑期刊办刊时间、不考虑期刊载文数量等局限,是一个较好的期刊评价指标。历史影响因子没有考虑期刊自引问题,而且不同的引文数据库对历史影响因子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排除自引或选择其他引文数据库。
关键词:
历史影响因子 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 存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
针对部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的模糊问题,利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期刊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指出聚类分析作为一种公认的分类方法,在期刊评价指标分类中并不适用。因子分析由于解释力较强,为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分类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指标分类中完全根据数据说话是不完善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整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了10多种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方法,但是指标标准化对学术评价的影响机制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标准化方法对学术评价结果的影响机制,将其分为单一影响机制和综合影响机制。单一影响机制包括指标数据变化、区分度、打分偏好、自然权重、数据分布、极小值大小和客观权重,综合影响机制与评价方法密切相关,是多个单一影响机制的组合。基于JCR2017机器人学术期刊数据,结合线性加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TOPSIS评价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指标标准化方法对评价结果具有综合影响机制;标准化方法不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结果排序,同时会影响评价结果数据分布特征;应该结合具体的评价方法分析标准化对评价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的综合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春林 刘则渊 梁永霞
首先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检索数据,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部分期刊为例,比较各期刊H指教和相对H指数的大小及其特点;其次利用CNKI的系列引文数据库,对部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管理学期刊的G指数进行比较研究,认为H指数与相对H指教、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最后指出使用H指数、相对H指数和G指数应坚持同类相比原则,在期刊评价中应慎重使用.
关键词:
H指数 相对H指数 G指数 期刊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刘爱军
以2012年JCR收录的数学期刊为例,采用偏度、峰度、JB检验、极大极小值比、离散系数、中位数均值比分析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分布特点,并首次采用基尼系数分析期刊评价指标的内部差距,发现期刊评价指标普遍是右偏的,并且不服从正态分布;总被引频次、特征因子、即年指标的内部差距较大。期刊评价指标数据偏倚情况从好到坏的次序为:影响因子与5年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论文影响分值>即年指标>特征因子>总被引频次。得出结论:指标数据偏倚会影响评价指标的数据标准化;指标数据偏倚会影响期刊一般水平的判断;指标数据右偏会导致期刊评价值偏低;最好选取数据偏倚情况相对较好的指标来评价期刊平均水平;数据偏倚对基于传统回归的计...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 数据偏倚 基尼系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在科技评价中,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不同的,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关键指标的测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用指标信息熵和离散系数表示信息量,用指标权重或模拟权重与指标信息量的几何平均值表示关键指标系数。以JCR 2015经济学期刊为例,采用TOPSIS进行评价,并计算指标的信息量、模拟权重和关键指标系数,发现特征因子、标准特征因子、总被引频次是关键指标。[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关键指标系数是一种有效的关键指标筛选方法;不同评价方法关键指标是不一样的;本方法同样适用于采用信息量赋权的评
关键词:
科技评价 关键指标系数 信息量 模拟权重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晓慧 王康
【目的/意义】量化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并综合评估选取最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为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以CNKI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竞争情报为检索词,统计该领域所有学者,并计算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99位学者的发文量、篇均被引频次、重要论文数、重要论文被引频次、合作率、h指数、g指数、p指数,利用SPSS22.0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运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较多相关性;p指数在众多指标中更具区分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相关分析 竞争情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林娟 赵国俊
在复杂、多元的期刊评价过程中经常涉及各评价指标的赋权问题。不同的评价指标赋权方案直接影响期刊评价的结果,因此如何确定指标权重是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基于CRITIC法的赋权原理,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即结构CRITIC法。采用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17种数学学术期刊的数据,使用包括原始的CRITIC法在内的其他三种赋权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赋权结果的差异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公认性;赋权方法的选择应当考虑其适用性;结构CRITIC法是在期刊评价中更能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反映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结构CRITIC法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赋权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立平
[目的/意义]在学术评价中,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相关导致信息重叠,会产生重复计算问题,进而扭曲评价结果,传统的基于删减指标和降维的方法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过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线性独立信息赋权评价法。基于多元回归测度评价指标独立信息的原理,重新调整权重进行评价,并以学术期刊评价为例,对中国知网农业经济期刊进行实证。[结果/结论]线性独立信息赋权评价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消除指标相关方法,突显了若干“独立信息”特征,但当样本量较低时不适合采用该方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超
构建一种考虑引用质量的加权影响因子:IFwh指数,该指数既能反映影响因子与H指数计算简便、设计巧妙的优点,又体现SJR指数与Eigenfactor计算算法中考虑引用质量的思想,以期客观科学地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在详细阐述IFwh指数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以CSSCI收录的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检验利用IFwh指数评价学术期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分析IFwh指数评价与影响因子、H指数评价以及CSSCI评价的关系,研究IFwh指数的特性。IFwh指数同样适用于学科专业和科教人员等层面的学术影响力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结晶 李秀霞
[目的/意义]为推进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的广泛开展和方法体系的形成,梳理期刊评价的不同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将定量评价指标按学术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引用和被引用质量、被引时间、被引离散度划分为4种,综述国内外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总结现有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特征,并针对4种分类研究中现存的不足给出未来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改进方案。[结果/结论]已有的期刊评价指标融合性较差,未来应重视被引频次与被引频次均衡性的结合、被引频次与引用时间异质性的结合、引用质量与被引质量的结合、引用频次与学科分类的结合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金玲 张燕蕾
通过对通常使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的分析,讨论了影响因子存在的问题,对学术期刊评价新指标特征因子、SJR、论文-计数影响因子进行介绍,结合《中文核心要目总览》中期刊评价的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应建立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
学术期刊 评价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常新月 郑孝廉 李明 石进 卢明欣
为丰富期刊影响力评价研究视角,改善对传统引文指标的过度依赖,文章拟融合编委团队的学术指标进行期刊影响力多维评价研究,观察编委影响力指标的独特作用。从编委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3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选取经济学领域影响因子排名前30的期刊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编委影响力具有独特的差异化表征价值;融合编委影响力的期刊多维影响力评价模型在期刊长期影响力评价方面具有较为出色的表现。
关键词:
编委学术指标 期刊影响力评价 多维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新华 俞立平 王作功
[目的/意义]讨论科技评价中隐含的指标之间的互补问题,即一个指标不增加或增加很少,通过其他指标增加较多来进行弥补问题,并将互补分为等额互补、超额互补、欠额互补三类,进而分析指标之间互补对不同评价方法的影响。[方法/过程]设计一种检验和判定方法,针对某种非线性评价方法,维持一个指标不变,计算增加其他不同属性指标均值带来评价值的变化大小,并与线性加权法评价值变化大小进行比较。[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多属性评价方法指标之间的互补是个复杂问题,受评价方法、指标数据、权重设置、补偿值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比值的多属性评价方法更容易出现欠额互补;由于同类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讨论指标间互补应在不同属性指标间进行;指标互补问题对于多属性评价方法选取具有深远影响,本质上变相改变指标权重,可以作为评价结果检验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科技评价 指标互补 线性评价 非线性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