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0)
- 2023(14995)
- 2022(12553)
- 2021(11567)
- 2020(9837)
- 2019(22125)
- 2018(21697)
- 2017(41962)
- 2016(22487)
- 2015(25218)
- 2014(24366)
- 2013(24601)
- 2012(22588)
- 2011(20369)
- 2010(20582)
- 2009(19670)
- 2008(19857)
- 2007(17823)
- 2006(15864)
- 2005(14856)
- 学科
- 济(102983)
- 经济(102841)
- 业(94725)
- 企(86393)
- 企业(86393)
- 管理(85733)
- 方法(45947)
- 财(37613)
- 数学(37176)
- 数学方法(36980)
- 业经(31580)
- 农(29968)
- 中国(28528)
- 制(25396)
- 务(24908)
- 财务(24882)
- 财务管理(24850)
- 企业财务(23633)
- 税(22118)
- 技术(21477)
- 农业(20682)
- 税收(20632)
- 收(20455)
- 贸(19914)
- 贸易(19898)
- 易(19306)
- 体(18390)
- 策(17785)
- 划(17647)
- 银(17268)
- 机构
- 学院(322834)
- 大学(320801)
- 济(150362)
- 经济(147950)
- 管理(131083)
- 理学(112179)
- 理学院(111161)
- 管理学(110089)
- 管理学院(109443)
- 研究(104165)
- 中国(86704)
- 财(77661)
- 京(66033)
- 财经(59701)
- 科学(54558)
- 经(54305)
- 所(50290)
- 江(49472)
- 经济学(47478)
- 中心(47105)
- 农(45851)
- 研究所(44155)
- 财经大学(44145)
- 经济学院(42854)
- 北京(41981)
- 业大(39580)
- 州(38264)
- 商学(38118)
- 商学院(37787)
- 院(37000)
- 基金
- 项目(201813)
- 科学(163568)
- 研究(154380)
- 基金(151800)
- 家(128749)
- 国家(127673)
- 科学基金(112691)
- 社会(104685)
- 社会科(99599)
- 社会科学(99574)
- 基金项目(79132)
- 省(76418)
- 教育(69638)
- 自然(68328)
- 自然科(66845)
- 自然科学(66829)
- 自然科学基金(65826)
- 划(62919)
- 资助(61726)
- 编号(60045)
- 成果(49266)
- 创(47885)
- 部(47355)
- 制(44933)
- 国家社会(44884)
- 重点(44509)
- 创新(43918)
- 发(43032)
- 教育部(42249)
- 业(41827)
- 期刊
- 济(169259)
- 经济(169259)
- 研究(107022)
- 中国(66975)
- 财(64644)
- 管理(55538)
- 农(42818)
- 科学(40345)
- 学报(38578)
- 融(35305)
- 金融(35305)
- 大学(31614)
- 财经(31083)
- 学学(29817)
- 农业(28988)
- 教育(28833)
- 技术(28723)
- 经济研究(28264)
- 经(26768)
- 业经(26739)
- 问题(22086)
- 贸(20465)
- 技术经济(19013)
- 务(18776)
- 业(18728)
- 国际(18561)
- 世界(17902)
- 财会(16627)
- 税(16340)
- 会计(15870)
共检索到505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2008年中国实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结束了二元税制结构。这一税制变革保障了税则的公平性,其中有关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变化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这次税收规则变化的另一重要内容,其效果如何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评估。本文基于偏向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构建两税合并与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模型,采用倍差法实证考察了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在通过多种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之后,我们发现:2005—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由于两税合并政策的实施,2008年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出现增长加快的现象;政策的边际影响时滞微乎其微;同行业内资部门的份额越大,两...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邱涤非 杨喆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关税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旨在为当前以进口关税提升为表征的"贸易战"是否影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进口关税数据为基础,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评估了进口关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进口关税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相较于规模较大企业,进口关税更倾向于抑制规模较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贸易战"加剧、进口关税不稳定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创新绩效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海鹏 房帅 王文姝
借助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上游垄断对中国外资企业供应链本地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垄断显著降低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在考虑指标测量误差、同时期的政策改革效应、样本选择、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可能干扰计量回归结果的因素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上游垄断可以通过提高中间品国内外相对价格、减少本土中间品种类、降低中间品质量三个作用渠道阻碍下游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进程。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上游垄断会显著降低从事非加工贸易、低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的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而对从事加工贸易、高契约密集度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雷根强 郭玥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创新驱动来源主体,受到了政府越来越多的重点扶持。本文基于2008年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综合运用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专利申请数据及资质认定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系统地评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微观政策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会对其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特别是实质性创新都有显著正向激励。认定政策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实质性创新都有显著激励效应,相比实质性创新,其对国有企业策略性创新的额外激励效应更强,而对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影响不显著。认定政策对处于成长期和高管团队有研发背景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有更强的额外激励效应。进一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认定政策可通过税收优惠和创新补助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带给企业积极的政府认证信号传递,从而吸引更多外部投资和技术合作,进一步促进企业创新。本文认为:应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标设计,在创新政策制定时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重在发挥政府支持有限社会资源向企业科技创新配置的引导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中国沿海部分地区已经出现FDI撤出现象,FDI迅速逃离将会严重威胁宏观经济安全。文章测度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FDI市场依赖性指数,通过两税合并政策出台这样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分析了所得税优惠取消之后对工业FDI市场依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2001~2012年中国绝大多数工业FDI的市场依赖指数呈现"倒U型"演化趋势,2008年是明显的拐点;两税合并政策的实施取消了外资相对于内资的所得税优惠,造成外资的本土市场依赖指数年均下降0.0048%,时滞微乎其微且边际影响随时间越来越弱;内资规模较高的行业FDI市场依赖程度下降更快。两税合并政策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也增加了外资撤离的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申 海鹏
采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评估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决策,一地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每增长10%,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倾向会下降0.37%;资源错配还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这一结论随着行业、地区和企业生产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资源错配会显著抑制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资源错配显著抑制高效率和低效率企业的创新行为,但对低效率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大。减少政府干预、改善资源错配,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玲 袁帆 刘小逸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给定要素市场价格,机器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成本节约优势,会降低企业边际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边际收益,激励企业创新,并形成高技能劳动者和其他资本品与机器人之间的“人机协同”“资机协同”效应。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验证了工业机器人的创新激励价值,并从人机协同、资机协同、生产率异质性等角度为理论推论提供支持证据。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进猛 茅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慧德 王佳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税收法制环境,2007年3月1 6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结束了我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均的"分制"时代,让中外企业公平站到了25%税率的统一起跑线上。新税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新税法的实施,对外资企业有哪些影响?本文在此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霞 沈晓娟 郭兰英
本文通过比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前后企业所得税税率、扣除项目、扣除比例等方面的变化,具体分析了每项变化对内外资企业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两税合并 内外资企业 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乃全 李颖
文章利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运用Levinsohn和Petrin半参数方法估计生产函数,并结合BHC方法和偏额份额的生产率分解方法,分析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外资的技术进步和资源重新配置在区域制造业生产率变动中的作用。文章发现,东部与西部外资对内资产生的挤出效应大于其溢出效应,中部外资对内资的溢出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提出了以投入项目对区域内资企业的溢出贡献大小来调整外资地区分布结构和项目结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