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6)
2023(8450)
2022(7039)
2021(6285)
2020(5334)
2019(11707)
2018(11274)
2017(20495)
2016(11601)
2015(12440)
2014(11985)
2013(11731)
2012(10952)
2011(9813)
2010(9814)
2009(8887)
2008(8561)
2007(7602)
2006(6618)
2005(5856)
作者
(38097)
(31923)
(31756)
(29502)
(20390)
(15561)
(14146)
(12426)
(12251)
(11167)
(11057)
(10693)
(10539)
(10336)
(9982)
(9825)
(9569)
(9364)
(9162)
(9155)
(8313)
(7811)
(7744)
(7205)
(7159)
(7144)
(7055)
(6912)
(6637)
(6432)
学科
(41552)
经济(41482)
(30491)
管理(30374)
(23528)
企业(23528)
方法(18115)
数学(15911)
数学方法(15729)
(13505)
(12710)
中国(12171)
(11082)
业经(9339)
(9126)
贸易(9121)
农业(9088)
(8782)
(7800)
技术(7320)
地方(7258)
环境(7060)
(6934)
(6891)
金融(6890)
银行(6875)
(6515)
(6432)
财务(6417)
财务管理(6405)
机构
大学(165295)
学院(162672)
研究(63535)
(62962)
经济(61701)
管理(58723)
理学(51273)
理学院(50599)
管理学(49465)
管理学院(49197)
中国(45513)
科学(44252)
(43369)
(35875)
(35224)
农业(34916)
业大(34239)
研究所(32946)
中心(27832)
(27611)
(24921)
(23657)
农业大学(23078)
财经(22374)
北京(22201)
(21669)
(20449)
(20269)
师范(19788)
科学院(19708)
基金
项目(120886)
科学(92429)
基金(87394)
(83349)
国家(82259)
研究(77804)
科学基金(66650)
社会(49302)
(47765)
社会科(46670)
社会科学(46655)
基金项目(46335)
自然(46196)
自然科(45141)
自然科学(45115)
自然科学基金(44332)
(41579)
资助(35187)
教育(34838)
重点(28221)
编号(28037)
计划(26578)
(25715)
(25663)
(25317)
科技(24645)
科研(24429)
创新(23758)
(23125)
成果(21805)
期刊
(63576)
经济(63576)
研究(42656)
学报(41140)
(37451)
科学(33681)
中国(33582)
大学(28725)
学学(27645)
农业(25417)
(20635)
管理(20253)
(14808)
教育(14099)
业大(12429)
(11928)
金融(11928)
技术(11509)
经济研究(10966)
财经(10576)
业经(10526)
(10386)
农业大学(10286)
科技(9871)
林业(9567)
(9109)
问题(8732)
资源(8077)
统计(7377)
(7296)
共检索到237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振葆  周发林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杨丽诗  江世贵  
研究了鱼粉水平分别为30%和20%的饲料对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斑节对虾家系在两种鱼粉水平饲料下的特定生长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及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20%鱼粉水平饲料组中,1号、3号、5号、9号家系的存活率分别为(58.89±4.84)%、(55.56±10.94)%、(73.34±8.82)%、(64.44±5.88)%,显著高于其余家系(P0.05),说明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性能及对饲料的利用率与饲料鱼粉水平无关,而与斑节对虾遗传因素相关,在饲料蛋白水平高时,生长速度的差异缩小;在饲料蛋白水平较低时,生长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便清楚地显现出来。研究结果可为通过家系选育筛选出适应低鱼粉水平饲料的优良品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林黑着  李晓兰  江世贵  
研究了选育出的生长速度不同的9个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在蛋白含量为34%、38%和42%饲料的饲喂下,其生长、生长激素基因(GH)、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L)、胰蛋白酶(Trypsin)等基因的表达量及生长和基因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的生长、3种基因的表达量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2)随着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不同斑节对虾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和3种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减小,相同斑节对虾家系在不同蛋白含量饲料的饲喂下,其特定生长率和基因表达量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3)选育的9个家系斑节对虾的生长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松  黄建华  林黑着  杨其彬  周发林  邱丽华  苏天凤  江世贵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42%的3种饲料对16个斑节对虾家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影响家系的生长和成活率,除14号和15号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在38%组和42%组近似外,其它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均为34%组<38%组<42%组。11个家系在38%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5个家系在34%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4个家系在42%蛋白饲料组的成活率最高。16个家系间的生长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而缩小,表明斑节对虾在低蛋白水平饲料下显现出生长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父母本均来源于非洲的10号家系特定生长率最高,父母本来自同一地区的部分家系在不同蛋白饲料组内和组间生长存在显著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袁野  黄晓玲  陆游  马红娜  周歧存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实验配制6种等氮等脂(41%粗蛋白质和8%粗脂肪)的实验饲料,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100、150、300和600 mg/kg,饲料中实测泛酸水平分别为20.9、69.3、99.0、150.2、304.4和513.6 mg/k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3±0.12)g的凡纳滨对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泛酸添加组,然而各泛酸添加组的成活率组间差异不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邱丽华  江世贵  李晓兰  
研究了蛋白含量为34%、38%和42%的3种饲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 GR)在不同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8%蛋白水平饲料组中最高。斑节对虾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两种酶的活性和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表现出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在各饲料组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葡萄糖(GLUC)的含量也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上升而上升,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姜松  杨其彬  黄建华  林黑着  邱丽华  江世贵  
为探究饲料蛋白水平与不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家系生长和消化酶之间的关系,研究了3种蛋白水平(34%、38%、42%)的饲料对16个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性状以及胃和肝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经过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蛋白水平的升高,所有斑节对虾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均有所增加,F1、F2、F4、F7、F12、F13、F15等7个家系的特定生长率在34%、38%、42%3种蛋白水平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家系在3种或者其中的2种饲料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莫翠琴  黄凯  曹鑫盛  江林源  于凯  郭睿婕  王超男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选取600尾初始体重为(4.00±1.00) 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L1、L2、L3、L4和L5组),分别投喂脂肪水平为2.86%、5.11%、7.67%、10.19%和13.02%的等氮实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0 d。结果显示,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特定生长率(SGR)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饲料系数(FCR)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L3组的FCR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肌肉的蒸煮损失率、粗脂肪含量、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氨基酸(∑TAA)含量呈上升趋势,L5组的二十碳五烯酸(EPA)显著高于其余组,L5组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L1和L2组(P0.05),L5组的总鲜味氨基酸(∑FAA)、丙氨酸(Ala)及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显著低于L1组(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料脂肪含量可以提高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肌肉的营养品质,在本实验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幼虾饲料中脂肪的建议添加量为6.82%~10.1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苗苗  黄建华  杨其彬  周发林  温为庚  陈旭  江世贵  
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按每尾雄虾配1~3尾雌虾进行人工授精构建家系。对其中13个家系进行生长和耐氨氮特性实验。8周的养殖实验结束后,各家系的特定生长率为2.97~4.00,饲料系数为1.04~1.74。其中家系S13-S11的特定生长率为4.00,明显优于其他家系;家系S3-S5的特定生长率在所有家系中最低,仅有2.97(P<0.05),且其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血细胞数量与家系成活率呈正相关,SOD酶、AKP酶的活力与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德田  汪毅  黄旭雄  王伟隆  张圣鑫  
为研究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鱼粉用量的同时保持凡纳滨对虾良好的生长性能和抗逆能力,实验在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酶解豆粕(PSM) 0%(A)、2.5%(B)、3.5%(C)、4.5%(D)、5.5%(E)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检测对虾生长性能及抗胁迫机能。结果显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各实验组对虾的终末体质量为14.65~15.38 g/尾,各组间对虾终末均重、成活率和饲料系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C组、D组和E组对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组;各组间灰分和水分均无显著性差异;D组和E组对虾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血清溶菌酶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SOD)均显著高于A组;A组对虾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组和E组。人工急性感染高剂量副溶血性弧菌的胁迫实验中,A组对虾在弧菌感染48和60 h时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D组对虾同期的累积死亡率;低剂量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在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检测Toll受体、免疫缺陷(IMD)和溶菌酶3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添加酶解豆粕的C组、B组和D组,峰值出现时刻分别为感染后24、42和24 h。研究表明,含10%鱼粉的饲料中添加0%~5.5%酶解豆粕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效果不显著,酶解豆粕会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同时也会显著改变凡纳滨对虾对弧菌的抵抗力及其免疫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酶解豆粕添加量达到4.5%时可使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继丹  王子甲  王琨  孔江红  
以鱼粉和豆粕分别为主要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源,研究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幼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4∶1、3∶1、2∶1和1∶1四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等氮等脂饲料配方,按配方制备试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1、D2、D3和D4。牙鲆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设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钢桶内(900L),每3桶鱼饲喂一种饲料,每天投喂饲料2次,每次达到表观饱食,饲喂期为56d。以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指数(HSI)、肥满度(CF)、鱼体成分和饲料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饲料中不同比例的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的饲养效果。通过测定尿素氮(BU...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涛  潘庆  李桂峰  毕英佐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的初始体重约5.0 g,试验共设5组饲料,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组(D0),以豆粕和花生粕完全替代鱼粉为试验组,其中两组为不补充磷酸二氢钙的情况下不添加植酸酶(D1)和添加植酸酶(D2),另两组为在补充磷酸二氢钙的情况下不添加植酸酶(D3)和添加植酸酶(D4)。每一饲料组设3个重复,每箱养鱼30尾,在流水系统中饲养,表观饱食投喂,投喂率为5%~6%。饲养实验周期为8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磷组(D3、D4)和全鱼粉组(D0)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不添加磷组(D1、D2)(P<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相燕   孟宪红   代平   孔杰   栾生   曹家旺   谭建   邢群  
为探讨选育零鱼粉需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品种的可能性,解决目前鱼粉短缺、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本研究在零鱼粉饲料(蛋白含量占38%)和高鱼粉饲料(鱼粉含量占25%,蛋白含量占42%)饲喂条件下进行凡纳滨对虾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遗传评估。选择30个家系进行40 d的单尾饲养实验,发现饲喂高鱼粉饲料的对虾的平均增重率(62.00%)和平均饲料效率比(124.00%)明显高于饲喂零鱼粉饲料(23.50%和49.40%)。对虾摄食量和增重率在零鱼粉饲料和高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遗传力在0.458±0.140到0.699±0.155之间,饲料效率比在零鱼粉饲料和高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遗传力分别为0.186±0.098和0.341±0.110。由于没有剖分出共同环境效应,遗传力都存在一定程度高估,因此,零鱼粉饲料饲喂下的饲料效率比的遗传变异并不高。摄食量和增重率在2种饲料间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80±0.171和0.676±0.155,表示这2个性状存在中等的基因型与饲料互作效应。饲料效率比在2种饲料间的遗传相关仅为0.299±0.304,表示该性状存在严重的基因型与饲料互作效应。综上结果来看,使用零鱼粉饲料不利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效益及选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游  周飘萍  袁野  马红娜  周歧存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小麦淀粉和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幼鱼生长、饲料利用以及糖代谢关键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设计了3个小麦淀粉水平(5%、10%和30%)和2个脂肪水平(5%和10%)的3×2的两因子实验,配制了6种等氮的饲料,分别喂养平均体质量为(6.75±0.12)g的大黄鱼幼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小麦淀粉和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成活率(SR)、肝体比(HSI)和肥满度(CF)无显著交互作用,对脏体比(VSI)有显著交互作用。在同一脂肪水平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忠  江世贵  林黑着  杨其彬  周发林  黄建华  
以中国海南省三亚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父母本,采取人工授精方法建立斑节对虾家系,对其中5个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性状进行研究。56 d养殖实验结束后,家系5(sy446-sy240)获得了最高的终末均重和增重率,并显著高于除家系1(sy474-sy240)以外的其它各个家系。不同家系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及血淋巴的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家系1的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处于中上水平,而家系5则处于较低水平;家系2(sy440-sy240)的各种免疫酶活性最高,家系1和家系5的免疫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家系1具有较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永  黄建华  杨其彬  周发林  苏天凤  江世贵  
以三亚(S)、泰国(T)两个地理群体的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亲本,建立自交组合SS(S♀×S♂)、TT(T♀×T♂)和杂交组合ST(S♀×T♂)、TS(T♀×S♂)。对各组合F1的5个生长性状(体长、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高、头胸甲宽)进行测量,对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在各个性状上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2.13%~19.70%),其中正交组合(ST)的杂种优势均高于反交组合(TS)(P<0.05)。对各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4个组合的子代在体长、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高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在头胸甲宽这一性状上无显著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