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7)
- 2023(2654)
- 2022(2326)
- 2021(2245)
- 2020(1947)
- 2019(4243)
- 2018(4388)
- 2017(7523)
- 2016(4700)
- 2015(5309)
- 2014(5387)
- 2013(5326)
- 2012(5338)
- 2011(4821)
- 2010(4935)
- 2009(4846)
- 2008(5085)
- 2007(4721)
- 2006(4216)
- 2005(3888)
- 学科
- 济(15873)
- 经济(15851)
- 管理(11163)
- 业(10202)
- 企(8628)
- 企业(8628)
- 学(8383)
- 方法(7730)
- 数学(6380)
- 数学方法(6165)
- 农(4568)
- 中国(4141)
- 财(3903)
- 壤(3796)
- 土壤(3783)
- 制(3460)
- 理论(3408)
- 业经(2991)
- 贸(2937)
- 贸易(2934)
- 和(2785)
- 农业(2777)
- 易(2731)
- 地方(2703)
- 策(2579)
- 及其(2519)
- 融(2509)
- 金融(2508)
- 体(2431)
- 银(2381)
- 机构
- 大学(73832)
- 学院(72366)
- 研究(30916)
- 农(24747)
- 科学(24691)
- 中国(21942)
- 济(21398)
- 经济(20714)
- 管理(20521)
- 农业(20019)
- 所(19373)
- 研究所(17912)
- 业大(17832)
- 京(17482)
- 理学(17212)
- 理学院(16900)
- 管理学(16127)
- 管理学院(16018)
- 省(13282)
- 中心(13222)
- 农业大学(12795)
- 江(12183)
- 室(11501)
- 业(11493)
- 北京(11249)
- 科学院(11121)
- 院(10628)
- 实验(10602)
- 技术(10327)
- 财(10225)
- 基金
- 项目(48943)
- 科学(35371)
- 家(34009)
- 基金(33863)
- 国家(33769)
- 研究(27598)
- 科学基金(25599)
- 自然(20005)
- 省(19622)
- 自然科(19524)
- 自然科学(19511)
- 自然科学基金(19104)
- 划(17735)
- 基金项目(17272)
- 资助(15377)
- 社会(14512)
- 社会科(13515)
- 社会科学(13508)
- 科技(12978)
- 计划(12936)
- 教育(12736)
- 重点(12095)
- 科研(10158)
- 发(10001)
- 专项(9713)
- 部(9702)
- 编号(9628)
- 农(9536)
- 创(9326)
- 创新(8928)
共检索到11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闫车太 赵桂琴 柴继宽 苟智强 许兴泽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苟智强 赵桂琴 刘欢 柴继宽 曾亮 许兴泽 闫车太 黎蓉
为了筛选适宜燕麦(Avena sativa)田使用的安全、高效的混配除草剂组合,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57%2,4-D丁酯乳油和10%乙羧氟草醚乳油按照不同比例两两组合,混配后施于燕麦田,研究其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燕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杂草的防效差异显著(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亮 龚道新 张小东 聂红英 杨丽华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稻田土壤、稻田水和糙米中二甲四氯、2,4,5–T、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和精喹禾灵5种除草剂残留的方法。土壤样品用0.05%磷酸溶液和乙腈混合液(体积比为1∶2)提取,水样品用乙酸乙酯萃取,糙米样品用0.04 mol/l Na oH提取,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带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乙腈与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紫外波长229 Nm下检测,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在质量浓度0.05~5.00 mg/l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达0.999 7~0.999 9;土壤和糙米中添加水平为0.05~1.00 mg/kg时,5种除草剂的平均回...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罗方方 王艳君 叶玫 余颖 刘海新 姜琳琳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渔业水质中氟乐灵、二甲戊灵、甲草胺、乙草胺、丁草胺、西玛津、莠去津、扑草净8种除草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样品用氯化钠调节盐度至20-30,二氯甲烷提取,无水硫酸钠除水,过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以选择离子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校准法,8种除草剂在0.0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0;方法检出限以信噪比≥3估算,检出限分别为:氟乐灵0.022μg/L、西玛津0.031μg/L、莠去津0.028μg/L、乙草胺0.038μg/L、甲草胺0.041μg/L、扑草净0.035μg/L、二甲戊灵...
关键词:
除草剂 渔业水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治科 李少南 张蓉 南宁丽 钱锋利 杨彩霞
【目的】研究吡虫啉在宁夏甘草及对应根际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为甘草规范化种植中吡虫啉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灌根法,将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依推荐剂量设1次和2次施药处理,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样品经盐酸溶液和甲醇提取及氯化钠溶液和二氯甲烷净化后,采用Agilent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对吡虫啉在甘草根部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残留动态进行分析。【结果】在设定的色谱条件下,样品的最低检出量为7.49×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3.75μg/kg。标准品不同进样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进样量为0.1~10μg/mL时,吡虫啉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丽 邓毅书 浦恩堂 代雪芳 李文希 王静 刘朝敏 张雪燕
【目的】建立烟草和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分析方法,探究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为其合理使用及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研究。田间试验采集的样品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和氨基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干烟叶、烟草植株和土壤中添加氯虫苯甲酰胺0.05~1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0.8%~95.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7.6%,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中的定量限(LOQ)为0.1 mg/kg,在土壤中的定量限(LOQ)为0.05 mg/kg。氯虫苯甲酰胺在烟草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烟草植株中的半衰期为12~13.3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4.8~27.7 d。云南和山东最终残留试验表明,距最后一次施药14 d,干烟叶中氯虫苯甲酰胺平均残留量在2.1~7.7 mg/kg。【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烟草和土壤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残留测定;建议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烟草害虫,按推荐剂量41.25 g 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4 d。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烟草 土壤 残留 消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晗 张佩 张玉华 张健 董立尧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侵入麦田恶性杂草鬼蜡烛(Phleum paniculatum)的适宜田间防除药剂。[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鬼蜡烛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发现小麦田常用土壤处理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对鬼蜡烛毒力效果显著,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茎叶处理除草剂啶磺草胺、炔草酯、异丙隆、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亦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甲基二磺隆和精唑禾草灵对鬼蜡烛毒力较差,ED90值分别是各自推荐剂量的2倍和3.5倍。非小麦田除草剂二甲戊灵、乙草胺、甲氧咪草烟、敌草隆、乙氧氟草醚、氨唑草酮对鬼蜡烛毒力较好,ED90值均低于各自的推荐剂量,二甲戊灵和氨唑草酮对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49和2.47,一定剂量下对小麦安全。[结论]鬼蜡烛对麦田常用除草剂吡氟酰草胺、丙草胺、异丙隆、绿麦隆、啶磺草胺、炔草酯、三甲苯草酮和氟唑磺隆仍比较敏感,在各自推荐剂量下均能有效防除鬼蜡烛,但对精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不敏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雪芳 毛佳 宋爽 张雪燕
为了评价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情况,2008-2009年在云南和北京进行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在苜蓿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净化后,用气相色谱仪带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8%~100.7%和90.4%~96.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5.2%和3.0%~3.7%,符合残留分析要求。消解动态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在苜蓿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其消解半衰期在苜蓿和土壤中分别为4.2~6.0和8.4~11.2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按最高推荐施药剂量27...
关键词:
高效氯氰菊酯 苜蓿 残留 消解动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翠芹 王贵启 李香菊 李秉华 苏立军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发元 赵铭钦 尤方芳 孙翠红 李慧 许跃奇 金洪石 金江华 李天鹏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了3%啶虫脒微乳剂和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露地和大棚条件下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3%啶虫脒微乳剂烟叶中半衰期为3.26(露地)、5.52 d(大棚),土壤中半衰期为4.71(露地)、6.62 d(大棚);70%水分散粒剂半衰期相对较长,烟叶中为4.61(露地)、6.27 d(大棚),土壤中为5.72(露地)、7.70 d(大棚)。2种剂型露地条件下啶虫脒的原始沉积量及残留量均低于大棚条件,但是露地条件下其消解速率高于大棚条件。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两种剂型在末次施药后14 d烟叶中啶虫脒的残留量最高为0.54 mg/kg,以推荐剂量和次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锦程 戴魏真 万永乐 吴守鹏 吴向辉 毕亚玲
为筛选防除阿拉伯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的高效除草剂,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明确了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17种茎叶除草剂对阿拉伯婆婆纳的活性,同时对筛选出的10种活性较高的除草剂开展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吡氟酰草胺、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二甲四氯钠、啶磺草胺、异丙隆、酰嘧磺隆、辛酰溴苯腈、二氯异噁草酮10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达89.10%~95.18%,其中吡氟酰草胺、啶磺草胺、辛酰溴苯腈毒力较高,GR90 (抑制杂草生长90%时的除草剂剂量)分别为89.28、6.52、155.42 g·hm~(-2) [有效成分(下同)],低于其1/2推荐剂量;其次为唑草酮、双唑草酮、甲基二磺隆和噻吩磺隆,鲜重抑制率为76.60%~87.63%;氟唑磺隆、唑嘧磺草胺活性较差,双氟磺草胺无使用价值。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120 d,二氯异噁草酮216 g·hm-、啶磺草胺15 g·hm~(-2)对阿拉伯婆婆纳防效最高,鲜重防效分别为97.11%和95.59%;其次为吡氟酰草胺262.5 g·hm~(-2)、苯磺隆22.50 g·hm~(-2)、二甲四氯钠1 260 g·hm~(-2),鲜重防效84.06%~90.39%,此5种药剂在推荐剂量时对阿拉伯婆婆纳均有较好防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坚 陈道文 蒋木庚 金克明 周国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甲黄隆在土壤中的最低含量为2ng/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0.36%,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28d 左右,到麦收时(喷药后139d)的最终残留量为3.4~4.3ng/g,消解率为98.73%~99.2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炼 曾华兰 叶鹏盛 刘朝辉 韦树谷 张骞方 李琼英
为评价福美双在川麦冬上使用的安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在川麦冬及其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川麦冬喷施福美双比较安全,在有效成分含量900、1800 g·hm-22种剂量下,福美双在川麦冬茎叶上的半衰期为2.32~2.54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9~4.63 d,喷施后1 h到30 d在川麦冬根部均未检测到福美双。
关键词:
福美双 川麦冬 残留动态 高效液相色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