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2)
2023(10396)
2022(8674)
2021(7689)
2020(6368)
2019(13999)
2018(13411)
2017(26206)
2016(13404)
2015(14472)
2014(14040)
2013(13796)
2012(12685)
2011(11469)
2010(11879)
2009(11714)
2008(10327)
2007(9217)
2006(8473)
2005(8094)
作者
(37184)
(31162)
(30884)
(29499)
(19783)
(14865)
(14001)
(11943)
(11720)
(10959)
(10909)
(10235)
(9906)
(9897)
(9802)
(9763)
(9072)
(9042)
(8801)
(8475)
(8025)
(7419)
(7410)
(7255)
(7119)
(6992)
(6722)
(6490)
(6329)
(6099)
学科
(75521)
经济(75453)
管理(35080)
(34280)
(27294)
企业(27294)
(26269)
金融(26267)
中国(23612)
方法(23562)
(23145)
银行(23124)
(22443)
地方(21418)
数学(21105)
数学方法(20928)
(16628)
(16009)
(15033)
业经(14728)
(13592)
地方经济(13378)
农业(11204)
中国金融(11183)
(11058)
(10592)
(10587)
贸易(10580)
财务(10565)
财务管理(10550)
机构
学院(189019)
大学(185629)
(91967)
经济(90308)
研究(68089)
管理(66780)
中国(58002)
理学(56568)
理学院(55954)
管理学(54999)
管理学院(54647)
(42723)
科学(37816)
(37217)
(34155)
财经(33613)
中心(31860)
经济学(31329)
研究所(30677)
(30359)
(28619)
经济学院(28041)
(28028)
财经大学(24894)
(24498)
业大(23804)
北京(23608)
(23301)
(22314)
(22284)
基金
项目(119598)
科学(93936)
研究(88719)
基金(87046)
(74931)
国家(74305)
科学基金(63741)
社会(59699)
社会科(56729)
社会科学(56719)
(47420)
基金项目(44592)
教育(39302)
(37999)
自然(37987)
自然科(37151)
自然科学(37142)
自然科学基金(36500)
资助(36352)
编号(34827)
成果(28273)
(28108)
重点(27442)
(25844)
国家社会(25523)
(25009)
课题(24506)
创新(23590)
(23402)
发展(23387)
期刊
(109201)
经济(109201)
研究(63474)
中国(36183)
(34544)
金融(34544)
(33358)
学报(26744)
(26583)
管理(26382)
科学(24983)
大学(20811)
经济研究(20232)
学学(20229)
财经(17963)
农业(16831)
业经(15882)
技术(15724)
(15624)
教育(13812)
问题(13187)
(10729)
技术经济(10550)
统计(10340)
国际(9784)
世界(9525)
商业(9376)
(9168)
理论(8673)
现代(8543)
共检索到30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坚浩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养老基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而作为养老基金重要活动场所的金融市场有银行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金融结构下,养老基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然不同。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英美德日四国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养老基金在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结构中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养老基金的同时也要调整金融市场结构,改善投资市场,提供制度支持,使得养老保险更好地为经济增长作贡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踪家峰  熊行  周聪  
通过对1994—2006年间中国各省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其与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平均规模较大的地区,TFP随着金融机构融资占比的增大而减少;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TFP随着金融机构融资占比增大而减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银行为主的融资占比结构的逐步下降将更适应于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剑峰  
本文在拉姆齐模型中引入了一个外生的中间品生产技术 ,在对称信息下 ,通过技术在经济中的逐步普及 ,经济将以 AK式的增长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更高人均消费和资本存量水平的稳态点。但是 ,当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时 ,技术在经济中的普及速度乃至经济增长都将减慢 ,经济甚至会因技术普及的终止而陷入“不对称信息陷阱”。此时 ,金融系统的功能就必不可少。不过 ,由于银行和金融市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机制不同 ,对技术普及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 ,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就会产生不同的增长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俞超  
金融结构对于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因金融功能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基于1989~2011年46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考虑了金融结构等变量内生性可能的系统GMM回归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市场导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但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由于实际金融结构的市场导向远低于世界平均的"最优水平",因此,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提升总体而言有助于经济增长。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那些金融效率更高、金融稳定性更强、金融可及性更好,即金融功能相对更完善的经济体中,金融结构市场导向的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结构的市场导向是金融改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芪  
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了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的影响,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都产生了严重的分割,从而导致了资金与劳动力这两种要素价格的扭曲。非国有经济在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价格过高的不利条件下,充分利用其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优势进行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非国有经济的结构开始转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经济与金融的二元不对称性日益严重,对非国有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大的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孟勐  
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经济赶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赶超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适时地将技术进步推进模式由技术追赶转换为技术前沿扩张。文章从美国、日本两国典型的后发经济增长历程谈起,认为后发国家在对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收敛的过程中,即使能够无限趋近于前沿技术水平,但也无法通过技术追赶模式跨越后发经济赶超的"最后最小距离",技术前沿扩张才能够使后发国家实现真正的赶超。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是后发国家在经济赶超不同阶段中的两种技术进步推进模式,两者的转换和取舍都是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增长。研究技术进步的推进过程也是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孟勐  
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经济赶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赶超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适时地将技术进步推进模式由技术追赶转换为技术前沿扩张。文章从美国、日本两国典型的后发经济增长历程谈起,认为后发国家在对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收敛的过程中,即使能够无限趋近于前沿技术水平,但也无法通过技术追赶模式跨越后发经济赶超的"最后最小距离",技术前沿扩张才能够使后发国家实现真正的赶超。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是后发国家在经济赶超不同阶段中的两种技术进步推进模式,两者的转换和取舍都是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增长。研究技术进步的推进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探寻后发国家经济赶超的实现路径,因而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结合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因,来构建基于技术前沿和技术追赶的经济赶超路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金光照  郭亚隆  
与以往由外生事件催生的人口负增长不同,受长期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延长驱动的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将成为未来新的重要人口现象。从人口学意义来看,与外生性人口负增长相比,内生性人口负增长出现之前往往已经积累了较长时间的负增长惯性,而且一旦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老化,回到正增长域的难度和挑战更大,实现回归后人口正增长的可持续性较低。从经济影响来看,两种人口负增长均存在总量效应,但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有明确的结构效应和相对稳定的预期效应,并且两者在长波效应上存在差异。未来内生性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也存在积极效应,重点是如何抓住应对窗口期,在消解内生性人口负增长负效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正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江  孟勐  
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经济赶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赶超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适时地将技术进步推进模式由技术追赶转换为技术前沿扩张。文章从美国、日本两国典型的后发经济增长历程谈起,认为后发国家在对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收敛的过程中,即使能够无限趋近于前沿技术水平,但也无法通过技术追赶模式跨越后发经济赶超的"最后最小距离",技术前沿扩张才能够使后发国家实现真正的赶超。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是后发国家在经济赶超不同阶段中的两种技术进步推进模式,两者的转换和取舍都是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增长。研究技术进步的推进过程也是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振  陈忠阳  朱建林  
本文基于77个国家1980~2014年跨国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金融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金融结构市场化、金融波动和股市波动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银行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波动和股市波动程度的加大还会进一步通过边际效用削弱金融结构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且金融波动的影响要大于股市波动。这一结论对于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只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成立,在发达国家要比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连城  李春生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经济结构中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稳增长、调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可以明确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及问题,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羽  赵晓梦  
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本文试图解释在以技术密集度不断提高为主要形式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演进关系。理论分析表明,不同金融制度安排在服务不同行业时的效率存在差异,导致金融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结构性的"行业效应",而这种行业效应又进一步导致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基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特征。我们选取1999-2011年间中国30个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为样本,分别采用双重差分法和门限回归对上述行业效应和非线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且作用渠道主要为资本积累;相对应地,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的提高,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由负转正且呈增强态势。由此可见,进一步提升金融体系中的直接融资比例,将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继清  李晓澜  
从生产率和空间差异的视角来考察“二元经济”的内涵,旨在对“二元经济”这一发展中国家大量存在的经济特征进行学术层面的梳理。同时,这种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的“二元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骁毅  
文章以2003年第三季度到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两种渠道对经济的影响力。结果发现,货币政策的两种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均有影响作用,信贷渠道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反,而货币渠道长短期对经济增长作用一致,并且分别与经济增长呈现单项因果关系。这说明信贷渠道对经济增长短期促进,长期不利。货币渠道虽然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是当前还没有起到带动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