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4)
2023(9385)
2022(8405)
2021(8073)
2020(6833)
2019(15872)
2018(15866)
2017(30489)
2016(16844)
2015(18968)
2014(18952)
2013(18889)
2012(17181)
2011(15383)
2010(15137)
2009(13766)
2008(13165)
2007(11256)
2006(9611)
2005(8280)
作者
(49771)
(41238)
(41011)
(38957)
(26413)
(20013)
(18596)
(16385)
(15936)
(14626)
(14280)
(13899)
(13143)
(12984)
(12772)
(12610)
(12521)
(12271)
(11845)
(11741)
(10471)
(10169)
(9909)
(9422)
(9310)
(9248)
(9180)
(9081)
(8391)
(8210)
学科
(63512)
经济(63447)
管理(45464)
(43598)
(37009)
企业(37009)
方法(31065)
数学(26644)
数学方法(26297)
(19760)
(15950)
中国(15253)
(14745)
业经(13645)
地方(12670)
理论(12035)
(11049)
农业(10738)
(10540)
贸易(10535)
技术(10228)
(10092)
环境(10049)
教育(9812)
(9711)
(9702)
财务(9644)
财务管理(9628)
企业财务(9132)
(8765)
机构
大学(238561)
学院(234615)
管理(94556)
(85674)
经济(83638)
理学(82736)
理学院(81790)
管理学(80222)
管理学院(79802)
研究(78942)
中国(55162)
科学(53644)
(51105)
(41785)
(40663)
业大(39792)
研究所(37723)
(37395)
中心(34887)
(33071)
农业(32914)
北京(32201)
(31609)
师范(31256)
财经(30949)
(28949)
(28145)
(27192)
技术(26097)
师范大学(25466)
基金
项目(169210)
科学(130669)
基金(121098)
研究(120214)
(107167)
国家(106296)
科学基金(89912)
社会(72275)
社会科(68240)
社会科学(68219)
(66930)
基金项目(65227)
自然(61182)
自然科(59705)
自然科学(59688)
自然科学基金(58579)
(56579)
教育(54915)
资助(50377)
编号(49170)
成果(39917)
重点(37771)
(36165)
(35267)
(34986)
课题(33671)
科研(33087)
创新(32587)
计划(32162)
大学(31291)
期刊
(90285)
经济(90285)
研究(65870)
学报(44359)
中国(39897)
科学(38676)
(37318)
管理(33159)
大学(32324)
学学(30401)
教育(26942)
(26647)
农业(26398)
技术(19545)
(15134)
金融(15134)
图书(15008)
业经(14653)
财经(14187)
经济研究(13859)
(13303)
科技(12887)
理论(12310)
业大(12019)
林业(11996)
(11868)
(11661)
问题(11626)
实践(11611)
(11611)
共检索到327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徐天森  林长春  刘若平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是竹林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小枝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上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内壁组织为食。长尾小蜂1a一代,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羽化、出瘿,产卵于已被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幼虫孵化后占据广肩小蜂的虫瘿,幼龄时可食广肩小蜂幼虫虫体,但以植食为主;幼虫5龄,发生期5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11月后渐渐老熟、越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德才  邹力骏  吴美芳  汪国华  翁素红  沈健旗  
竹广肩小蜂和竹瘿长尾小蜂是竹瘿小蜂的优势种。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每年 1代 ,以蛹在虫瘿内越冬 ;成虫在 3月下旬至 4月下旬出瘿 ;幼虫 5龄 ,发生期在 4月上旬至 9月中旬。竹长尾小蜂每年 1代 ,以幼虫在虫瘿内越冬 ;成虫于 4月中旬至 5月上旬羽化出瘿 ,产卵于已被竹广肩小蜂产卵的芽中 ;幼虫孵化后占据竹广肩小蜂的虫瘿 ,幼龄时可食竹广肩小蜂幼虫尸体 ;幼虫 5龄 ,发生期有 5月上旬至次年 3月下旬 ,9月后渐入老熟越冬。对这 2种小蜂的卵形态和各虫态生活习性也作了观察研究。表 1参 3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浩杰  徐天森  林长春  刘若平  
对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尾小蜂的产卵习性、虫瘿生成能力、不同类型虫瘿的产生过程和消长动态的研究表明,竹广肩小蜂产卵于竹株换叶后,新萌生小枝(芽)的基部节间内,刺激寄主使被产卵部位组织增生膜大形成虫瘦;竹长尾小蜂必须产卵于竹广肩小蜂已形成的虫瘿中,幼虫孵化后杀死竹广肩小蜂幼虫,占居虫瘿,继续取食虫痞内壁组织完成其生活史。因此,竹长尾小蜂是寄食于竹广肩小蜂虫瘿内的,故该虫并非竹子害虫,而是竹广肩小蜂的天敌昆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乌兰巴特尔  段立清  冯淑军  王晓玲  
枸杞瘿螨姬小蜂(Enderus sp.)是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ifer)的寄生蜂,自然寄生率可高达78.4%。通过培养皿法测定了枸杞瘿螨姬小蜂对13种不同氨基酸的行为反应,结果证明枸杞瘿螨姬小蜂对苏氨酸(Thr)、脯氨酸(L-Pro)、酪氨酸(L-Tyr)、丝氨酸(L-Ser)、组氨酸(L-His)、谷氨酸(L-Glu)、苯丙氨酸(L-Phe)、甘氨酸(Gly)、缬氨酸(L-Val)、色氨酸(L-Trp)等10种氨基酸有显著趋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加德   王梅   冯丹   冯志伟   文亦芾   陈鹏  
[目的 ]为比较同域混合发生的两种竹蝗属昆虫,即黄脊竹蝗与青脊竹蝗形态学与生物学之间的异同点。[方法 ]采自同一地理区域的两种竹蝗的成虫,在大棚内饲养,对其形态特征:体长、触角、后足股节、头幅、外生殖器等,及生活习性:活动规律、交尾习性、寄主植物取食习性等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黄脊竹蝗雌成虫体长36.55±1.42 mm,触角23.46±1.29 mm,后足股节21.68±0.28mm,头幅5.33±0.2 mm;雄成虫体长31.35±0.75 mm,触角23.22±0.9 mm,后足股节17.86±0.23mm,头幅4.08±0.19 mm。青脊竹蝗雌成虫体长34.63±0.44 mm,触角18.34±0.56 mm,后足股节18.67±1.62 mm,头幅4.61±0.18 mm;雄成虫体长26.82±2.77 mm,触角17.75±1.58 mm,后足股节16.09±0.47 mm,头幅3.5±0.29 mm。同种竹蝗间雌雄成虫体长差异显著,两种竹蝗比较时雌雄体长、触角、后足股节以及头幅差异显著,雌性成虫的体长变化趋势相似,雌雄外生殖器结构相似。黄脊竹蝗交尾高峰期为14:00—17:00时,青脊竹蝗交尾高峰期为9:00—12:00时。两种竹蝗成虫在面对3种不同的寄主植物时表现出相同的取食偏好,均是最喜食毛竹,其次是芭蕉,最后是无芒雀麦,但青脊竹蝗的取食量大于黄脊竹蝗。[结论 ]两种竹蝗形态和生物学习性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两种竹蝗能够同域发生的基础,研究结果为监测和防控两种竹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元臣  鲍梦楠  薛爽  王璞  王兴云  张坤朋  王景顺  
【目的】明确汤川瘿蜂虫瘿内寄生性天敌种类,研究其优势天敌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汤川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汤川瘿蜂虫瘿进行林间调查、室内解剖和室内试验,明确虫瘿内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长尾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汤川瘿蜂无性世代虫瘿内主要有长尾小蜂、金小蜂和啮小蜂3种寄生性天敌,其中长尾小蜂为优势天敌。长尾小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越冬成虫10月下旬开始出瘿,产卵于无性虫瘿内。2019和2020年连续2年虫瘿调查发现,长尾小蜂对汤川瘿蜂无性世代寄生率分别为18.00%和21.86%。寄生蜂羽化期持续81~85天,雌雄虫羽化高峰期分别在11月下旬和11月中旬,羽化时间集中在上午8:00―12:00,雌雄性比为1∶2。长尾小蜂善跳跃,有假死性,雌雄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配,有多次交配现象。补充蜂蜜水可显著延长雄性长尾小蜂寿命,对雌性长尾小蜂寿命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汤川瘿蜂无性世代虫瘿内有长尾小蜂、金小蜂和啮小蜂3种寄生性天敌,长尾小蜂对汤川瘿蜂寄生率最高,为优势寄生蜂种,可作为防治汤川瘿蜂的重要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张建明  胡明强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本文总结报道了雷竹形态特征、出土生长、秆形生长、枝叶生长、花的生长发育、结实和种实的特性,并根据雷竹生物学特性,相应提出雷竹的培育管理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艳霞  赵岱  杨忠岐  
通过野外采集寄主虫瘿进行室内饲养观察与适时林间采集虫瘿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瘿孔象刻腹小蜂的生物学及其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瘿孔象刻腹小蜂在山东济南与北京两地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单个外寄生于赵氏瘿孔象4~5龄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被其杀死的寄主尸体旁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羽化寻找新的虫瘿进行产卵。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虫瘿内完成。在山东济南的寄生率为13.7%,在北京仅第2代寄生率达30.7%。而且,因其寄主赵氏瘿孔象1年只发生1代,瘿孔象可连续寄生2次寄主幼虫,对赵氏瘿孔象的种群数量具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生物防治这种害虫的优势天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李加智  何明霞  蔡志英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Simmonds)均能引起橡胶炭疽病的发生,胶孢炭疽菌是主要病原。通过对2种橡胶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孢炭疽和尖孢炭疽的最适温度均为28℃。胶孢炭疽在全光照的条件下,菌落直径最大;而尖孢炭疽在光暗交替的环境下,菌丝生长最好。2种炭疽菌生长的适宜pH值均为6~8。它们对碳源的利用有较大差异,胶孢炭疽在麦芽糖上生长最好,而尖孢炭疽在甘露醇和乳糖上生长较好。2种炭疽菌对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尖孢炭疽有较强的耐药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连喜  陈家骅  黄居昌  陈乾锦  
在福州地区对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潜蝇茧蜂进行了初步研究 ,田间调查表明 :潜蝇茧蜂是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达 7% -66% ;在 (2 5± 1 )℃、相对湿度 70 %的条件下 ,该蜂完成 1个世代需 1 4.3 d,成虫开始羽化后的第 3天为羽化高峰期 ;该蜂可行两性生殖 ,其子代雌雄性比为 1 .2 3∶ 1 .0 0 ,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 ;寄生过程搜索时间较长 ,为 4-1 0 min,而产卵时间较短 ,为 2 0 -40 s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元臣  苏山玉  刘苹  张玉晓  张坤朋  王景顺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绪艮  周成刚  刘玉美  由春香  于波  
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由春香,于波(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关键词竹裂爪螨,生物学特性,有效积温,发生代数竹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bambusaeReck是危害竹叶的重要害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傅华君  范婷婷  杨蒙  万雅雯  丁雨龙  林树燕  
[目的]研究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花期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等,完善竹子开花生物学相关研究及其理论体系。[方法]在开花翠竹林中选取样方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结合形态观察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探究翠竹花序生长规律,对花粉进行解剖观察,综合评估翠竹开花不同时期的群体与个体变化。[结果]翠竹属于成片开花类型,开花后部分竹秆死亡,在开花翠竹中,从笋芽到老竹均有可能开花,花芽在10月下旬开始分化,盛花期为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一天之中上午时间段开花最多,开花顺序为一个小穗内由基向顶依次开花;小花为颖花,雌雄同熟,内、外稃各1,雄蕊3,浆片3,雌蕊1,果实为颖果;翠竹花粉粒外形近球形,外壁纹饰大多为细颗粒状,单个萌发孔。[结论]翠竹作为混生地被竹种,具有明显的成片开花特性,成花转变前期发育速度较慢,次年温度回暖后开花过程加快,成片开花后竹林趋于衰败,可结实且种子可育,具有一定的自然复壮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婉琪  吴正春  肖姣  国春策  杨光耀  于芬  
[目的]探讨笔竹(Pseudosasa viridula)开花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观测和解剖观察研究笔竹的开花林相、开花动态、花器官构造、结实情况等开花生物学特性。[结果]笔竹为连续开花型竹种,花期为1—5月,盛花期为3月初至4月中旬,开花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分为老竹开花型、新竹开花型、不开花型3种类型;自然条件下结实率极低,仅为0.12%,花后竹林更新主要通过无性繁殖。花序由3~4枚小穗组成,每枚小穗上具小花8~10朵,小花含1枚外稃、1枚内稃、3枚浆片,雄蕊多数为3枚,极少数为6枚,1枚雌蕊,柱头3裂,羽毛状;整个花序的开花顺序为自上而下,各小穗上小花的开花顺序为自下而上,为混合花序;雌雄同熟,果实为颖果。[结论]本研究为竹类植物的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