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0)
2023(11499)
2022(9875)
2021(9353)
2020(7823)
2019(18565)
2018(18634)
2017(36266)
2016(19834)
2015(22486)
2014(22628)
2013(22357)
2012(20131)
2011(18119)
2010(18069)
2009(16336)
2008(15700)
2007(13514)
2006(11519)
2005(10004)
作者
(58500)
(48316)
(48299)
(46002)
(31035)
(23404)
(21916)
(19225)
(18577)
(17253)
(16760)
(16276)
(15529)
(15421)
(15030)
(14872)
(14599)
(14553)
(13871)
(13851)
(12186)
(11941)
(11730)
(11062)
(10810)
(10792)
(10762)
(10677)
(9810)
(9579)
学科
(77568)
经济(77488)
管理(54793)
(52137)
(44067)
企业(44067)
方法(40527)
数学(35714)
数学方法(35016)
(19937)
(19403)
中国(18517)
(17464)
业经(16784)
地方(14920)
理论(14561)
农业(13359)
(12885)
(12801)
贸易(12795)
(12318)
技术(12239)
(12011)
环境(11600)
(11193)
财务(11120)
财务管理(11100)
(10675)
企业财务(10471)
教育(10404)
机构
大学(280132)
学院(278543)
管理(112959)
(102680)
经济(100283)
理学(99106)
理学院(98030)
管理学(95858)
管理学院(95380)
研究(91120)
中国(65346)
科学(61318)
(59600)
(47882)
(46682)
业大(45798)
(44919)
研究所(43196)
中心(40737)
(39634)
农业(37817)
北京(37495)
财经(36967)
(36549)
师范(36100)
(33884)
(33619)
(32327)
技术(31743)
经济学(29516)
基金
项目(199491)
科学(155058)
基金(143165)
研究(141496)
(126367)
国家(125353)
科学基金(107005)
社会(85810)
社会科(81216)
社会科学(81190)
(79085)
基金项目(76072)
自然(72807)
自然科(71142)
自然科学(71120)
自然科学基金(69778)
(66787)
教育(65731)
资助(60969)
编号(57969)
成果(46177)
重点(44624)
(42850)
(41405)
(41208)
课题(39941)
科研(39005)
创新(38389)
计划(37627)
大学(36782)
期刊
(106849)
经济(106849)
研究(76232)
学报(49156)
中国(48799)
科学(44049)
(42304)
管理(40623)
大学(36465)
学学(34459)
(32412)
教育(32219)
农业(30078)
技术(25812)
(18554)
金融(18554)
业经(18091)
经济研究(16962)
财经(16768)
图书(15594)
(15453)
科技(14773)
(14104)
技术经济(13821)
理论(13584)
(13509)
问题(13486)
业大(13438)
统计(13084)
实践(12711)
共检索到388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盛凯  罗国芝  谭洪新  孙健  柳泽锋  侯志伟  
在原位式和异位式的模式下,利用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0 d。罗非鱼原位组(对照组)和异位组(实验组)初始体质量为(19.76±2.44)g和(21.01±1.23)g,初始养殖密度为(2.63±0.33)kg/m3和(2.80±0.17)kg/m3,实验结束实验鱼体质量分别达到(306.21±18.64)g和(338.49±19.35)g,养殖密度分别达到(33.29±0.83)kg/m3和(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宝鑫  张南南  罗国芝  谭洪新  蒙浩焱  
为了探索绿色环保的罗非鱼越冬新模式,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与生物絮凝养殖系统(bio-floc technology,BFT)比较了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越冬期间的生长情况、水质变化与养殖成本。结果显示,罗非鱼越冬期在RAS组中的存活率达到了96.9%±2.23%,显著高于BFT组的65.82%±3.22%;BFT组的饲料系数为1.31±0.03显著低于RAS组的1.43±0.03;越冬期间RAS与BFT氨氮分别为(1.56±0.76)、(1.58±0.56)mg/L,平均浓度无显著差异;RAS组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为(0.47±0.29)mg/L,显著高于BFT组的(0.09±0.04)mg/L,但两者都维持在1 mg/L以下;两组硝酸盐均持续积累,RAS组最终达到了(118.4±0.92)mg/L,BFT为(336.91±21.44)mg/L;在总成本方面,RAS系统在用电量、用水量和投喂量方面都高于BFT系统。结果表明,BFT能够实现罗非鱼的越冬并维持稳定的水质,初步估算成本低于RA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新  刘文畅  高启  王潮辉  
为研究生物絮凝养殖条件下吉富罗非鱼的消化能力和免疫能力,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对照组)和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实验组)饲养吉富罗非鱼(24.17±2.49)g 59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体中总氨氮(TAN)和亚硝态氮(NO-2-N)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48±14.66)和(33.77±34.57)mg/L。但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终末密度(FD)高达36.89 kg/m3,终末质量(FI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FCR)比对照组降低18.7%(P<0.05)。实验组饲料氮利用率为57.97%,显著高于对照组(4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潮辉  高启  谭洪新  刘文畅  罗国芝  
以循环水养殖为对照组,研究了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对初始体质量为(24.17±2.49)g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试验时间30 d。结果表明,生物絮凝构建过程中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呈现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氨氮质量浓度最高(60.98±7.23)mg/L,亚硝氮质量浓度最高(117.34±15.50)mg/L;实验组罗非鱼的肝胰脏、头肾、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溶菌酶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肝体比、丰满度、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亚秋  黄静  王志坚  
将生物陶环和珊瑚石两种滤料分别采用半浸没式和全浸没式实验处理养殖废水。结果显示,在2种过滤模式下,生物陶环、珊瑚石生物滤料的生物膜成熟时间分别为8 d和10 d。经过20 d的处理,4个实验组NH4+-N,NO-2-N,COD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NH4+-N浓度降低51%以上,COD降低40%以上;半浸没过滤模式的实验组对NH4-N、NO-2-N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全浸没实验组;全浸没实验组对COD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半浸没实验组。半浸没式过滤生物陶环实验组表面AOB数量最高,达4.68×102cfu/g,全浸没实验组HB数量均显著高于半浸没实验组。结果表明所用4种处理方式处理养殖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用  谭洪新  罗国芝  刘文畅  庞云  程丽妹  
运用序批式生物絮凝反应器,研究不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 500 Mg/L、3 000 Mg/L和5 000Mg/L)下反应器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TAn)、亚硝氮(nO-2-n)和硝氮(nO-3-n)出水浓度分别为(0.29~0.39)Mg/L、(0.005~0.006)Mg/L、(7.11~7.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0%~86.20%、98.40%±0.89%、38.40%~40.00%(P>0.05),体积去除负荷为(2.51~2.64)g/(M3·d)、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玉祥  谢敏亮  方奕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蒙浩焱  胡鑫  吴霞  谭洪新  罗国芝  
实验在生物絮凝养殖系统启动阶段评估了不同牡蛎壳添加量0.00 g/L(对照组,A组)、0.36 g/L(B组)、0.72 g/L(C组)补充碱度的可行性。结果显示,C组碱度、pH和钙离子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但B、C组组间的水质差异不显著(P>0.05),牡蛎壳补充碱度效果明显。在启动阶段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两种形态的牡蛎壳(壳粉,B组)、(壳,C组)为生物絮凝罗非鱼养殖系统补充碱度的效果。各组的水质指标、鱼体酶活免疫性能以及细菌群落组成均无明显差异(P>0.05),牡蛎壳及壳粉对罗非鱼生长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可以被应用到生物絮凝养殖系统中,但补充碱度效果不明显。牡蛎壳补充碱度与形态无关。研究表明,在目前实验条件下,牡蛎壳在生物絮凝养殖系统中不能完全替代碳酸氢钠,还需进一步优化相关工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增洪  赵朝阳  周鑫  
比较研究克氏原螯虾两种稻田不同育苗、养殖模式,即在稻虾轮作中一种是稻田投放亲本虾自行繁殖育苗,自然越冬养殖即A模式;另一种是稻田搭建育苗大棚保温越冬养殖即B模式。从当年10月份至翌年3月份,测定包括产卵孵化的时间和比例、幼虾生长速度、成虾规格比例以及成本效益等指标,评估两种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模式B较模式A亲虾产卵孵化时间明显提前,比例明显提高,幼虾生长速度加快,差异显著。6月份成虾起捕抽样统计,A模式30 g以上占30.8%,20~30 g占45.5%,20 g以下占23.7%,B模式30 g以上占52.6%,20~30 g占30.9%,20 g以下占16.5%,表明B模式的养殖效果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阴晴朗  郭忠宝  肖俊  周毅  罗丽莉  张孝瑾  罗永巨  
为探讨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下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密度的生长特性和生理指标变化,评估吉富罗非鱼在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下的适宜养殖密度。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计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放养密度5尾/m~2(SD1组),池塘循环水槽养殖模式放养密度180尾/m~2(SD2组)和270尾/m~2(SD3组),比较各组吉富罗非的生长性能,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 mRNA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经过120 d的养殖,SD2组吉富罗非鱼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显著高于SD1和SD3组。SD2和SD3组存活率、体质量差异系数和饵料系数低于SD1组。SD2组血清皮质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水平和肝脏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30 d时显著高于SD1组。SD3组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水平在60 d后持续上升,120 d时显著高于SD1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水平和肝脏hsp7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60、90 d时显著高于SD1组,甘油三酯在整个实验期显著低于SD1组。研究表明,SD2组吉富罗非鱼在养殖前期受到环境胁迫,中后期适应环境;SD3组在养殖中后期受到环境胁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综合考虑吉富罗非鱼生长和血清生理指标,池塘循环水槽养殖吉富罗非鱼的适宜养殖密度为180尾/m~2,在该密度下罗非鱼能适应养殖环境,养殖效果优于传统养殖模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樊利鹏  刘文畅  谭洪新  罗国芝  孙大川  张南南  曹宝鑫  
运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阳光工厂化生物絮凝养殖前期水为实验材料,分别探究去细菌捕食者(原生动物等,AC组)、带虾序批添加葡萄糖(GS组)和一次性添加葡萄糖(G组)对水中微食物环的细菌及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GS组在120 h的轮虫生物量、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因此序批式添加葡萄糖的上行效应比一次性添加更加明显,并且添加大型捕食者的GS组的下行效应不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总数都大于5×10~5个/mL,AC组的细菌总数峰值最高[(13. 10±3. 79)×10~5个/mL],去细菌捕食者后降低了对细菌的捕食压力从而促进了细菌生长。AC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浓度和溶解性总氮浓度一直高于其他组,GS组、G组和对照组的溶解性有机碳、溶解性总氮和磷酸盐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杀死细菌捕食者释放了大量溶解性有机物,添加适量葡萄糖、投放虾对养殖水质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为阳光型生物絮凝养殖在生产应用上的调控手段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婷   王枫林   段勇杰   程浩   关长涛   闫冬春   贾玉东  
为探究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石鲷在陆海转运应激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特征及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浆皮质醇(Cor)和葡萄糖(Glu)浓度、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数目、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Hct)积压、肝脏和肌肉糖原含量、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细胞凋亡率,比较了陆基工厂化循环水(RAS)和深水网箱(OSCS)养殖模式下斑石鲷对陆海转运应激的生理反应差异及响应机制。结果显示,陆海接力运输前,OSCS养殖斑石鲷的RBC数目、Hb含量和Hct显著高于RAS养殖斑石鲷,其他指标间则无显著差异。陆海接力运输过程中,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石鲷Hb含量、血浆Cor和Glu浓度、血浆和肝脏ALT、AST活性、肝脏CAT和GSH-Px活性、MDA含量及肝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上升,肌糖原含量和肝脏SOD活性无显著变化。此外,OSCS养殖斑石鲷RBC数目、Hb含量、肝脏MDA和肝糖原含量、Glu浓度、血浆和肝脏中ALT和AST、CAT和GSH-Px活性及肝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比例均显著低于RAS养殖斑石鲷。上述显著变化指标占全部指标的70.59%,且在差异性变化生理指标中,OSCS养殖斑石鲷运输结束后48 h,恢复正常状态,而RAS养殖斑石鲷则需要72 h。研究表明,在陆海接力运输过程中,OSCS养殖斑石鲷具有更强的抗应激能力和更佳的生理状态。相关数据可为斑石鲷陆海接力高效转运和养殖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富强  吴凡  文华  刘伟  蒋明  田娟  陆星  喻丽娟  
本试验采用相同的基础饲料配方,制成膨化浮性饲料(D_1)和沉性颗粒饲料(D_2),以0.1%的TiO_2为外源指示剂,以平均初始体重为(54.21±0.47)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在22℃和28℃两种温度条件下比较研究其对这两种工艺饲料中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22℃条件下,D_1组和D_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对饲料中粗蛋白和氨基酸(除苯丙氨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而D_1组的摄食率、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_2组;D_1组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_2组。在28℃条件下,D_1组粗脂肪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_2组。与28℃组相比,2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以及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大,而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膨化浮性饲料显著提高了两种温度下吉富罗非鱼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而22℃的温度条件下,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两种饲料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丽妹  陈家捷  高锦芳  罗国芝  
为了研究生物絮凝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系统的启动过程,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研究了该阶段絮体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粗蛋白和总氨基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养殖水体中溶氧在5 mg/L以上,水温25℃,由于碳源的添加不足,导致水体中硝酸盐发生积累;整个实验过程中,总磷的质量浓度持续增长;生物絮体的污泥活性指数(Sludge activity index,SVI30)先升高后降低;絮体中粗蛋白和总氨基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张禹  周应祺  蔡厚才  方金  叶鹏  
对770尾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生物学参数体宽(B)、体长(L)与体重(W)进行测定,运用幂函数拟合方法获得体重与其他两个参数的关系方程。为了达到按重量300g的分级要求,选择体宽为确定分级栅间距的依据,运用几何形态法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确定分级栅间距的理论值为34.66mm,用幂函数拟合方法得理论值为38.21mm。分级试验采用平均间距为33.01mm3、7.95mm二种规格分级栅,对大黄鱼分级,结果表明:经过5~10min分级,间距33.01mm分级栅留存的大黄鱼中,达到分级标准的鱼(W≥300g)的最高比例为50.00%,平均为42.96%,留存下的鱼的平均体重296g;间距37.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