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3)
2023(7219)
2022(6008)
2021(5579)
2020(4683)
2019(10371)
2018(10047)
2017(18200)
2016(10365)
2015(11284)
2014(11109)
2013(10992)
2012(9650)
2011(8675)
2010(8549)
2009(8177)
2008(8232)
2007(7365)
2006(6525)
2005(5881)
作者
(34027)
(28583)
(28362)
(26468)
(18001)
(13733)
(12652)
(11266)
(10654)
(9998)
(9655)
(9419)
(9240)
(8996)
(8943)
(8933)
(8555)
(8515)
(8264)
(8083)
(7420)
(6947)
(6807)
(6538)
(6387)
(6287)
(6277)
(6162)
(5912)
(5781)
学科
管理(40336)
(34164)
(33714)
经济(33677)
(29736)
企业(29736)
方法(16977)
数学(14163)
数学方法(14005)
(13647)
(9820)
(9797)
财务(9790)
财务管理(9770)
(9623)
企业财务(9252)
业经(8718)
中国(8521)
(8165)
(7570)
贸易(7566)
(7431)
(7278)
(7032)
银行(6990)
农业(6689)
技术(6589)
(6405)
(6293)
环境(6253)
机构
大学(146579)
学院(145389)
管理(58362)
(52694)
经济(51420)
研究(49952)
理学(49278)
理学院(48668)
管理学(47708)
管理学院(47432)
中国(39593)
(36446)
科学(36013)
(32099)
业大(29977)
农业(29301)
(27633)
研究所(25632)
(25591)
中心(23524)
(22736)
北京(19869)
财经(19730)
(19714)
农业大学(19463)
(18016)
(17950)
(17938)
技术(16511)
(16432)
基金
项目(103148)
科学(79089)
基金(75458)
(70936)
国家(70373)
研究(64383)
科学基金(58431)
自然(42475)
自然科(41487)
自然科学(41470)
自然科学基金(40780)
基金项目(40638)
(40602)
社会(40222)
社会科(38174)
社会科学(38161)
(35322)
资助(30494)
教育(28941)
重点(23634)
编号(23289)
计划(23269)
(21620)
(21326)
科研(21049)
科技(21013)
(20692)
创新(20326)
(19540)
大学(17893)
期刊
(56192)
经济(56192)
研究(35301)
学报(35134)
(31182)
中国(30255)
科学(28784)
大学(24747)
学学(23807)
管理(23726)
(22175)
农业(20575)
(13464)
(12633)
金融(12633)
技术(11862)
业大(10466)
财经(9545)
(9352)
教育(9254)
业经(9191)
经济研究(8841)
农业大学(8721)
科技(8512)
(8153)
资源(7721)
林业(7456)
财会(7133)
技术经济(7088)
问题(6952)
共检索到215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WClaupein  MBoening-Zilkens  
试验于 1999~ 2 0 0 0年在中德合作项目北京试验基地进行。优化水氮系统全生育期喷灌 7次共 318mm ,追肥 2次共 60kg/hm2 (纯氮 ) ;传统水氮系统全生育期畦灌 4次共 32 9mm ,基追肥各 1次共 30 0kg/hm2 。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水氮系统较传统水氮系统小麦根系大 ,开花期综合根系年龄 (IRSA)小 ,根系在 30~ 60cm土层中分布较多 ;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 4倍 ,但二者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华  王玉杰  冯伟  王晨阳  胡卫丽  轩红梅  郭天财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栽培(T1)、相对于农民习惯栽培的节本增产增效栽培(T2)、超高产栽培(T3)和相对于超高产栽培的节本保产增效栽培(T4)等4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总干重(TDRW)、总根长(TRL)以及不同土层中根干重密度(DRWD)、根长密度(RLD)的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小麦根系生长受栽培模式调控效应较大,在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冬小麦生育中后期不同栽培模式根系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即1 m土层的TDRW、TRL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T1的根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丽华  赵连佳  陈兴武  雷钧杰  赛力汗·赛  乔旭  张永强  
为研究新疆滴灌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水氮运筹模式,以新冬41为试材在田间采用水、氮2因素3水平裂区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W灌水量,N施氮量),W_1N_0(2 775 m3/hm2、0kg/hm2)、W_2N_0(3 900 m3/hm2、0kg/hm2)、W_3N_0(4 350 m3/hm2、0 kg/hm2)、W_1N_1(2 775 m3/hm2、180 kg/hm2)、W_2N_1(3 900 m3/hm2、180kg/hm2)、W_3N_1(4 350m3/hm2、180kg/hm2)、W_1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万春  姚雅琴  于涛  汪李宏  高妍夏  张富仓  岳文俊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磷耦合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和细胞结构变化与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盆栽调亏灌溉的方法,以"小偃22"为试材,采用拌肥方式于播种时设低肥N1P1(纯氮0.1g/kg、P2O50.05g/kg)和高肥N2P2(纯氮0.3g/kg、P2O50.15g/kg)2个氮磷肥处理;在拔节期设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85%(正常供水,CK)、55%~70%(轻度亏缺,LS)和40%~55%(重度亏缺,SS)3个水分处理。于水分亏缺处理20d后取样,从形态学、生理代谢和解剖学层面研究拔节期不同水氮磷耦合对冬小麦根系水分调节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营养条件下,拔节期水分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屈会峰  刘吉飞  赵护兵  
【目的】研究减氮结合不同覆盖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的保水增产效应,探索旱地冬小麦在减氮结合不同覆盖模式下的高产、高效与环境友好型的栽培施肥技术。【方法】于2014-2016年在陕西省永寿县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减氮结合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根系的影响。【结果】在150 kg·hm(-2)施氮条件下,与农户减氮相比,垄覆沟播氮肥生理效率在第1年增加12%,耗水量在第2年显著增加7%;全膜穴播产量、播前贮水量和氮肥生理效率在第1年分别增加15%、15%和16%,在第2年分别增加12%、10%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丽华  陈兴武  胡锐  谢小清  段丽娜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 620 m3/hm2(W1)、1 950 m3/hm2(W2)、2 400 m3/hm2(W3)、2 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 827.5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绍忠  刘晓明  熊运章  
依据冬小麦根系伸展深度、重量根密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实测资料,对冬小麦根系吸水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在分析根系吸水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根系分布状况、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该模式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琳  范亚宁  李世清  王全九  
为了探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冬小麦小偃22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不施氮和施纯氮120 kg/hm2)及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至抽穗期小麦根干质量逐渐增加,至抽穗期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降幅大,未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下降幅度小;从不同生育期看,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处理根干质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在返青期,常规栽培和地膜覆盖模式下,小麦单株根条数较多,而进入拔节期,常规栽培和垄沟栽培模式下单株根条数明显增多,到孕穗期,地膜覆盖模式下单株根条数增加幅度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新强  高阳  黄玲  李新强  孙景生  段爱旺  
【目的】了解冬小麦根系形态的动态分布规律,为优化根系构型、提高小麦产量潜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借助于微根管技术,对冬小麦根系生长至消亡过程中的根长密度、根尖数、表面积、直径和以根长为基础的根系生长速率进了原位监测。【结果】冬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根表面积和直径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收获1周后,其根长密度、表面积和根尖数开始大幅降低;10—40 cm土层根系的平均直径较大,根长密度的最大值出现在30—40 cm土层;冬小麦绝大多数根系的直径(RD)小于0.5 mm,0.1 m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申秀珍  王奎波  王同燕  
于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生育阶段根系活力的变化特点不同.春前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根系活力不高,符合回归方程:y=36.16-0.62a+2.7×10~(-3)x~2(r=-0.7460).春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服系活力增高.当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后,根系活力又下降,符合回归方程:y=4.0749xe~(-0.0464x)(r=-0.9900),高峰是在孕穗期.根干重和茎叶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根系活力不同.根系活力随着穗重的增加而下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马元喜  王晨阳  王化岑  吕凤荣  
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持续干旱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使小麦次生根发育迟缓 ,数量减少 ,根系发硬 ,根尖萎缩 ,拔节至扬花阶段对发根潜能的影响最大。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减少 ,峰值延后 ;根系中氮、磷积累量下降 ,分配比例在生育前中期下降 ,后期上升 ,干旱使后期较多的氮、磷滞留于根中 ,向地上部运转减少 ,中度以上干旱胁迫有较多的氮、磷损失 ;根系中的含糖量下降 ,C/N失调。维持根系对氮、磷良好吸收、分配、运转和C/N协调的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 6 0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伟  管涛  冯晓  朱云集  郭天财  康国章  
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选择各自适宜的行距配置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行距配置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花后光合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影响,明确了小麦籽粒灌浆期植株氮素向籽粒输入特征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花后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输入量及对籽粒贡献率兰考矮早八为随行距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变化,20 cm行距最大,豫麦49则随行距增大而减小。两品种花前营养器官贮藏物质总运转量及其对粒重贡献率表现随行距扩大而增加,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的运转率分别以15 cm和20 cm行距最高。兰考矮早八营养器官氮素总运转量以行距15 cm最大,其次为20 cm行距,运转率为窄行距处理大于宽行距处理;豫麦49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袁小良  
田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80cm以上的土层,随着根系向纵深方向的伸展,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逐步增大。影响根系对某一层次土壤水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该土层土壤中根量的大小、根系本身的吸水活力和土壤水分状况。在冬小麦生长后期,其上部土层中根系吸水活力出现下降。根系吸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可用活根的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根系吸水与土壤湿度有关的参数来描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运华  郑飞  何钟佩  
以盆栽小麦为材料,在控制低温条件下研究了苗期低温胁迫对冬小麦根系内源激素系统的影响及调节剂"壮丰安"对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的 IAA,CTKs 含量略有提高,ABA 含量急剧上升,GAs 含量则下降;壮丰安显著影响冬小麦根系内源激素系统的变化过程,有效提高小麦幼苗的抗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学林  郭天财  朱云集  王晨阳  马冬云  王永华  
大田条件下,选用2个有代表性的强、弱筋型冬小麦品种,研究追肥时期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糊化时间外,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而且两种筋型品种之间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异幅度有较大差异。强筋型品种豫麦34号的淀粉糊化特性值均高于弱筋型品种豫麦50号。随追肥时期变化,两种筋型品种的变化规律不同,且均以拔节期追肥表现较优,因此,拔节期是淀粉糊化特性的较佳施肥时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