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0)
2023(10250)
2022(8501)
2021(8027)
2020(6713)
2019(15684)
2018(15198)
2017(27141)
2016(15443)
2015(17281)
2014(16958)
2013(16258)
2012(14626)
2011(13411)
2010(13422)
2009(12173)
2008(11977)
2007(9870)
2006(8421)
2005(7372)
作者
(47510)
(39890)
(39698)
(37415)
(25244)
(19456)
(17737)
(15745)
(15087)
(14078)
(13589)
(13396)
(12918)
(12590)
(12435)
(12353)
(12165)
(11897)
(11512)
(11436)
(10295)
(9887)
(9728)
(9117)
(9007)
(8870)
(8827)
(8780)
(8252)
(8086)
学科
(57160)
经济(57111)
管理(38670)
(37761)
(30187)
企业(30187)
方法(29723)
数学(27180)
数学方法(26580)
(15971)
中国(15942)
(14435)
(12600)
(11958)
贸易(11952)
业经(11837)
(11555)
理论(10859)
农业(10655)
地方(9705)
技术(9577)
环境(8699)
(8653)
(7963)
(7867)
教学(7728)
(7647)
财务(7613)
财务管理(7596)
(7405)
机构
学院(212105)
大学(211600)
(79210)
经济(77621)
管理(77512)
研究(77402)
理学(68368)
理学院(67493)
管理学(65537)
管理学院(65202)
中国(54890)
科学(53807)
(50003)
(45076)
(41805)
业大(41464)
农业(40045)
研究所(38998)
中心(34466)
(32715)
(30784)
(28113)
北京(28032)
(27923)
师范(27451)
财经(26676)
农业大学(26529)
技术(26234)
(24550)
(24529)
基金
项目(155595)
科学(120301)
基金(111738)
(103513)
国家(102726)
研究(101935)
科学基金(85569)
(63006)
社会(62451)
自然(60683)
自然科(59378)
自然科学(59362)
社会科(59185)
社会科学(59166)
基金项目(59041)
自然科学基金(58289)
(54402)
教育(49184)
资助(46626)
编号(39193)
重点(36674)
计划(33518)
(33037)
(32759)
(32599)
科研(31085)
创新(30911)
科技(30188)
成果(29333)
课题(28785)
期刊
(78224)
经济(78224)
研究(55248)
学报(47719)
中国(44623)
(43971)
科学(39806)
大学(33985)
学学(32426)
农业(30159)
管理(27645)
教育(26966)
(24233)
技术(19630)
(18018)
业大(14200)
经济研究(14196)
(14161)
金融(14161)
业经(13152)
财经(12448)
(12414)
统计(11910)
科技(11903)
农业大学(11764)
(11247)
资源(10907)
(10669)
林业(10475)
技术经济(10052)
共检索到304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华  王玉杰  冯伟  王晨阳  胡卫丽  轩红梅  郭天财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栽培(T1)、相对于农民习惯栽培的节本增产增效栽培(T2)、超高产栽培(T3)和相对于超高产栽培的节本保产增效栽培(T4)等4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总干重(TDRW)、总根长(TRL)以及不同土层中根干重密度(DRWD)、根长密度(RLD)的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冬小麦根系生长受栽培模式调控效应较大,在两种气候年型条件下冬小麦生育中后期不同栽培模式根系时空分布基本一致,即1 m土层的TDRW、TRL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T1的根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琳  范亚宁  李世清  王全九  
为了探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以冬小麦小偃22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不施氮和施纯氮120 kg/hm2)及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对冬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返青期至抽穗期小麦根干质量逐渐增加,至抽穗期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降幅大,未覆膜处理小麦根干质量下降幅度小;从不同生育期看,不同栽培模式下施氮处理根干质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在返青期,常规栽培和地膜覆盖模式下,小麦单株根条数较多,而进入拔节期,常规栽培和垄沟栽培模式下单株根条数明显增多,到孕穗期,地膜覆盖模式下单株根条数增加幅度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丽华  陈兴武  胡锐  谢小清  段丽娜  
为揭示滴水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耗水特征的影响规律,以新冬18号为材料,田间研究了1 620 m3/hm2(W1)、1 950 m3/hm2(W2)、2 400 m3/hm2(W3)、2 850 m3/hm2(W4)4种滴春水处理对0~100 cm土层含水量空间变异、0~60 cm土层根系生长和产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增加各土层的含水量,毛管间距1/2处0~40 cm土层含水量增幅远大于毛管处;增加0~60 cm根干质量密度、根长密度和根系活性,且毛管间距1/2处的增幅远大于毛管处;产量增加显著,距毛管第3行产量增幅远大于毛管第1行,以W4最高,为7 827.5 kg/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梁振兴  WClaupein  MBoening-Zilkens  
试验于 1999~ 2 0 0 0年在中德合作项目北京试验基地进行。优化水氮系统全生育期喷灌 7次共 318mm ,追肥 2次共 60kg/hm2 (纯氮 ) ;传统水氮系统全生育期畦灌 4次共 32 9mm ,基追肥各 1次共 30 0kg/hm2 。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水氮系统较传统水氮系统小麦根系大 ,开花期综合根系年龄 (IRSA)小 ,根系在 30~ 60cm土层中分布较多 ;氮肥利用效率提高了 4倍 ,但二者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高聚林  刘志雄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农户(NH)、高产高效(GCGX)、再高产(ZGC)和再高产高效(ZGCGX)4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及生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生育期内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各生育时期均为ZGCGX>ZGC>GCGX>NH;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占总根重的比例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0~20 cm表现为NH>GCGX>ZGC>ZGCGC,20~40 cm和40~60 cm表现为ZGCGX>ZGC>GCGX>NH;不同栽培模式吐丝期根系活力最大,乳熟期最小,均为ZGCGX>NH>GCGX>ZGC;SOD和POD活性在吐丝...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新强  高阳  黄玲  李新强  孙景生  段爱旺  
【目的】了解冬小麦根系形态的动态分布规律,为优化根系构型、提高小麦产量潜力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借助于微根管技术,对冬小麦根系生长至消亡过程中的根长密度、根尖数、表面积、直径和以根长为基础的根系生长速率进了原位监测。【结果】冬小麦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尖数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根表面积和直径在抽穗前达到最大值;收获1周后,其根长密度、表面积和根尖数开始大幅降低;10—40 cm土层根系的平均直径较大,根长密度的最大值出现在30—40 cm土层;冬小麦绝大多数根系的直径(RD)小于0.5 mm,0.1 mm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正才  
主要探讨了杨-粮间作新栽培模式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杨树杨-粮间作新栽培模式[(3×3)m×20m,(3×3)m×30m,(3×3)m×40m]小麦产量低于对照农田10%~15%、;林内小麦种子的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农田,分别增加了12%和22.1%,蛋白质提高幅度大于淀粉提高幅度。影响小麦产量和千粒重的主要因子为照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及土壤含水量;提高小麦质量的主要因子为空气温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春阳  周建斌  郑险峰  赵满兴  李生秀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量对半旱地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累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常规栽培为对照,比较了补灌、覆草和垄沟等栽培模式及0,120,240 kg/hm2施氮水平,对冬小麦连续2年(2004和2005年)不同生长期各部位氮素累积量的影响。【结果】在补灌模式下,2004和2005年成熟期冬小麦叶片和茎秆的氮素累积量较其他模式低,氮素分配率也较低,而籽粒的氮素分配率较高;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各生长时期冬小麦叶片、茎秆、颖壳和穗轴以及籽粒的氮素累积量,当氮肥施用量由120增加到240 kg/hm2时,除籽粒外,成熟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绍忠  刘晓明  熊运章  
依据冬小麦根系伸展深度、重量根密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实测资料,对冬小麦根系吸水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在分析根系吸水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根系分布状况、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该模式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妍婷  雷宝坤  陈安强  刘自成  王应学  杨华  任齐燕  范仕荣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丽华  赵连佳  陈兴武  雷钧杰  赛力汗·赛  乔旭  张永强  
为研究新疆滴灌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水氮运筹模式,以新冬41为试材在田间采用水、氮2因素3水平裂区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W灌水量,N施氮量),W_1N_0(2 775 m3/hm2、0kg/hm2)、W_2N_0(3 900 m3/hm2、0kg/hm2)、W_3N_0(4 350 m3/hm2、0 kg/hm2)、W_1N_1(2 775 m3/hm2、180 kg/hm2)、W_2N_1(3 900 m3/hm2、180kg/hm2)、W_3N_1(4 350m3/hm2、180kg/hm2)、W_1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王同燕  
大田条件下,利用示踪技术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从返青到挑旗阶段在垂直深度20cm,水平距离0~20cm的土体内,大穗型品种78-3根系吸收活力的增加明显高于多穗型品种鲁麦14。以后,78-3的根系吸收活力的降低幅度也显著大于鲁麦14,其活力的绝对值低于鲁麦14。两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的分布范围相差不大。后期根系吸收活力的相对降低,是78-3千粒重下降或籽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永强  牛新胜  焦小强  程亮  刘全清  申建波  张宏彦  
为了验证小麦地膜覆盖技术是否适用不同气候地区。于2012-2013年在河北省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双高"示范基地,在灌溉条件下观测了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倒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对小麦生长发育,尤其是前期群体数量和叶面积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季小麦生长后期雨水较多的情况下,会因使根系分布变浅、基部节间变长而增加小麦倒伏风险,抵消其增产增收的效果,据此探讨了华北灌区小麦覆膜栽培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清  刘秀清  石华娟  
为了探索现有组合在高密度直播条件下,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可能性及生产潜力,对10个自育三系杂交组合同时进行育苗移栽和高密度直播比较试验。在试验条件和各个管理环节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多数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高密度(270 000株/hm2)迟直播(10月13日)方式,比育苗移栽(密度90 000株/hm2,播期9月27日)方式,可以缩短生育期8 d,降低植株高度12.6 cm,减少分枝数2.4个、提高分枝部位31.1 cm,从而基本满足机收对油菜株型的要求。因此,在选育机收品种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抗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亚宁  赵琳  李世清  王全九  
为了探讨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库特征的影响,以冬小麦小偃22为供试品种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施肥(不施氮和施纯氮120 kg/hm2)和4种不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地膜覆盖、垄沟栽培和垄播覆膜),研究半湿润农田生态系统施氮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库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和施氮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穗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4种栽培模式中,垄播覆膜模式穗数最多,其次为地膜覆盖,垄沟栽培模式最少;不同栽培模式间穗粒数差异显著(P<0.05),而施氮、栽培模式与施氮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4种栽培模式中,地膜覆盖模式穗粒数最多,垄沟栽培最小;栽培模式、栽培模式与施氮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