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9)
- 2023(8652)
- 2022(7679)
- 2021(7028)
- 2020(6227)
- 2019(14183)
- 2018(14101)
- 2017(26581)
- 2016(15258)
- 2015(17413)
- 2014(17279)
- 2013(17022)
- 2012(15622)
- 2011(14319)
- 2010(14409)
- 2009(13625)
- 2008(13460)
- 2007(12243)
- 2006(10311)
- 2005(9142)
- 学科
- 济(55569)
- 经济(55515)
- 管理(36937)
- 业(35604)
- 企(28010)
- 企业(28010)
- 方法(27689)
- 数学(24567)
- 数学方法(24232)
- 农(17349)
- 财(15468)
- 学(15452)
- 中国(14473)
- 贸(11571)
- 贸易(11568)
- 农业(11196)
- 易(11140)
- 业经(11134)
- 地方(10985)
- 理论(10893)
- 制(10021)
- 和(8882)
- 务(8866)
- 财务(8836)
- 财务管理(8810)
- 企业财务(8242)
- 教育(8216)
- 环境(8206)
- 银(7952)
- 银行(7886)
- 机构
- 学院(216729)
- 大学(214210)
- 济(79223)
- 经济(77308)
- 研究(76306)
- 管理(74426)
- 理学(63862)
- 理学院(63089)
- 管理学(61488)
- 管理学院(61117)
- 中国(54532)
- 科学(52843)
- 农(48722)
- 京(45661)
- 所(42021)
- 业大(39768)
- 农业(39113)
- 研究所(38690)
- 财(36171)
- 中心(34409)
- 江(34362)
- 范(29035)
- 财经(28792)
- 师范(28582)
- 北京(28434)
- 技术(28176)
- 院(27813)
- 州(27242)
- 经(25919)
- 省(25770)
- 基金
- 项目(145965)
- 科学(109558)
- 研究(101664)
- 基金(100090)
- 家(90561)
- 国家(89834)
- 科学基金(73075)
- 省(60920)
- 社会(59013)
- 社会科(55633)
- 社会科学(55613)
- 基金项目(52705)
- 划(51129)
- 自然(49423)
- 教育(49065)
- 自然科(48212)
- 自然科学(48189)
- 自然科学基金(47285)
- 资助(42730)
- 编号(42638)
- 成果(34850)
- 重点(34349)
- 发(31791)
- 课题(31059)
- 部(30986)
- 创(30268)
- 计划(30042)
- 科研(29179)
- 创新(28330)
- 科技(27707)
共检索到314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宗好 杨允菲 李海燕
采用大样本取样方法,在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的乳熟期和蜡熟期分别对栽培于沙壤土和盐碱土的分株构件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及规律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的柳枝稷分株高和各构件生物量在乳熟期和蜡熟期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 <0.01)。其中,各构件生物量均值在乳熟期沙壤土是盐碱土的2.08~3.32倍,在蜡熟期为1.60~1.97倍。随着株高以及分株生物量增长,在两个生育期不同土壤类型栽培的柳枝稷分株高和总生物量与各构件生物量均表现为极显著的线性同速生长或幂函数与指数异速生长规律。在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生长期,柳枝稷分株的高生长和物质分配既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也具有较强的可调节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新国 曲文杰 宋乃平
【目的】研究田间丛生克隆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无性分株种群调节机制。【方法】于2005-2006年田间连续调查2~4年生规则行生柳枝稷固定长度种植行无性分株群内分株个体高度分布及分株群整体分株质量建成。同时在高低分株密集直立发生格局下,沿垂直方向以0.2m为固定空间间隔,对分株群垂直空间局部分株密度进行细分。【结果】证实了柳枝稷分株群整体密度依赖死亡机制的缺失;基于空间细化的密度界定,发现了无性分株种群内平均质量与密度异速关系的异化。分株高度均值层的分株数量与种群平均分株个体质量间的常用对数线性关系显著,并表现出对-4/3自疏轨迹的更好趋近。垂直填塞过程可能主导了上述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毅 范希峰 武菊英 段留生 侯新村
为了明确水分胁迫对挖沙废弃地生境中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生长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在温室中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相对含水量(80%、60%和40%)对3个柳枝稷品种(Alamo、Bay Canada、Cave-in-Rock)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和生物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柳枝稷株高降低、分蘖减少、生物量下降、根冠比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均显著下降;植株生物质中纤维素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和热值有降低的趋势,木质素质量分数有升高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3个品种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lamo综...
关键词:
柳枝稷 水分胁迫 边际土地 生物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承宏 吴娜 刘吉利 赵匆 何海锋
【目的】本文研究施磷量对盐碱地柳枝稷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宜的施磷量,为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盐碱土壤改良和柳枝稷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宁夏银北地区,以能源作物柳枝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0、30、90 kg/hm~(2 )3个磷肥施用量(分别用P0、P30、P90表示),研究不同处理对柳枝稷生长、土壤盐碱含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在柳枝稷成熟期,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盐碱含量均表现为P0>P30>P90,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为P90>P30>P0,与P0相比,P9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盐碱含量、提高了养分含量。施磷有助于柳枝稷生长,促进植株对氮素及磷素的吸收利用,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3种施磷水平下,土壤氮素收支平衡均为亏缺状态,土壤磷素收支平衡仅在P90处理下表现为盈余。【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为90 kg/hm~(2)既能保证柳枝稷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又能缓解盐碱压力,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维持合理的氮、磷素收支平衡。
关键词:
施磷 盐碱地 柳枝稷 土壤养分平衡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谢红江 涂美艳 何俊涛 江国良
本试验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调查了露地和大棚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测试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露地和大棚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单S型,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大棚的果实比露地提早13 d左右成熟。通过品质测试分析得出,露地果实外观表现为近圆形,大棚果实表现为椭圆形;大棚大五星的平均单果重比露地重8.7 g左右,可食率高1%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约1.5个百分点,总糖含量高约0.8个百分点,Vc含量高约0.03μg.g-1,总酸含量基本一致。
关键词:
大五星 栽培模式 果实生长发育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超 杜菲 于晓丹 郭宁 张蕴薇
利用从本试验32对引物中筛选得到的7对稳定可靠的SSR标记引物,对10份柳枝稷种质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材料在7个位点的PIC值在0.669~0.881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85 4~0.905 7范围内波动。依据遗传距离和引物,应用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其中引物5211_B07的聚类结果和遗传距离的聚类结果相同:5个登记品种材料和野生种质材料No.2聚为一类,种质间遗传关系较近;其他4份野生种质聚为另一大类。
关键词:
柳枝稷 种质遗传多样性 SSR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丽丽 樊明寿 郭九峰
为了对玉米的抗旱遗传学研究以及开展抗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支撑,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玉米基于RIL6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01个位点,覆盖玉米基因组1 395.2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3.81 cM。在灌溉与干旱两种环境下,对该RIL家系的株高、产量进行QTL初级定位,在灌溉条件下,检测到3个控制株高和3个控制产量的QTL,在干旱条件下,检测到5个控制株高和3个控制产量的QTL,两种水分条件下检测出的QTL不同,并找到1个相对稳定的QTL。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株高 产量 QT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洁 高政 吴疆翀 张燕平
通过对4种栽培密度条件下迷迭香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的定期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栽培密度对迷迭香单株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在单株水平上,迷迭香生长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均与栽培密度明显负相关性且差异显著。株行距1.2 m×1.2 m的迷迭香单株形态指标和生物量指标均最高,适合作为园艺观赏用植株的栽培密度。在群体水平,单位面积内迷迭香的各项生物量指标在不同密度间均极显著差异。株行距0.4 m×0.4 m的迷迭香单位面积内生物量产出最大,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用植株的栽培密度。
关键词:
迷迭香 栽培密度 生长指标 生物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吉利 吴娜 熊韶峻 程序 朱万斌
为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和燃料品质随收获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在甘肃省庆阳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收获时间对柳枝稷生物质产量与燃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收获时间的推迟,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呈下降趋势,且叶片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说明产量损失主要是叶片脱落。2)柳枝稷生物质热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开花期热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延迟收获显著降低了柳枝稷生物质含水量和灰分含量;随收获时间推迟,柳枝稷茎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提高,半纤维素含量降低;枯亡期之后柳枝稷生物质中K、Mg、Na、Cl等不利于燃烧的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降低,生物质的燃料品质提高。3)在柳枝稷能源生产模式下,生育季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清华 刘爱青 刘燕
以芍药品种‘桃花飞雪’、‘紫凤羽’为试验材料,以地栽为对照,研究其在槽、盆、袋3种栽培方式下的生长开花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槽栽能显著提高芍药叶片数量,增加花枝长,提高开花率,增大着花量,利于提高切花品质。槽栽能提高芍药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提高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栽培方式下芍药2个品种根冠比表现不同,‘桃花飞雪’根冠比差异显著,表明该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植株地上、地下竞争力差异较大,而‘紫凤羽’根冠比在不同栽培方式中没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芍药 栽培方式 生长开花 生物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琳 杨福强 王树忠 赵景文 任华中
研究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为黄瓜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2个生态型相同但生长型不同的黄瓜品种(津育5号和迷你2号)为试材,温室栽培,相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水分处理,比较其灌溉水在渗漏量、蒸发量、蒸腾量和土壤储水量的分配比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根系特点。除迷你2号(MN)在秋冬茬结果有所差外异,两供试品种在不同茬口灌溉水的分配均呈现蒸腾量>渗漏量>蒸发量>土壤储水量的趋势;两供试黄瓜品种在冬春茬的蒸腾量、渗漏量、蒸发量和土壤储水量占灌溉水总量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8.25%,32.15%,23.10%和6.50%,而秋冬茬则分别为34.35%,34...
关键词:
温室黄瓜 水分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洪岩 李玉花 贾洪柏 吴昊 王小芬 崔宗均
为加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能源转化,本研究以能源作物柳枝稷为基质材料,筛选可以高效产酶的微生物复合系。通过长期的限制性筛选,获得一组有效降解柳枝稷的复合系,进而对复合系的酶学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连续2周的液体培养过程中,柳枝稷的干物质损失主要发生在前4d,且干物质损失率占总损失率的70%。在14d培养过程中,柳枝稷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0%和60%。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及木聚糖酶活结果显示,2种酶活的最高值分别达0.21和3.75IU。2种酶的优势作用pH分别为5.0和6.0,优势作用温度为60℃。克隆文库结果显示复合系由真菌和细菌共同组成,86%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红 王国良 吴波 张清平 贾春林 盛亦兵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方法,分析4个品种(系)柳枝稷(Alamo、JAp-014、CHp-005和CAp-017)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1~3年生的株高、分蘖数、叶长、叶宽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其适应性,以期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柳枝稷品种。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柳枝稷在连续3年生长过程中,株高、叶长、叶宽和产量差异显著,按Alamo、JAp-014、CHp-005和CAp-017顺序呈递减趋势,3年生Alamo最高分别达到211.80cm、54.90cm、1.57cm和7.20t/hm2;株高、叶长、叶宽与产量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品种间的分蘖数则因生长年限而异。4个品种(系)柳枝稷加权关联度和等权关联度均为Alamo>JAp-014>CHp-005>CAp-017,表明Alamo适应性强,为供试品种(系)中最适宜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种植推广的品种。
关键词:
柳枝稷 品种 盐碱地 农艺性状 适应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世琪 刘金彪 康继月 安勤勤 王智 徐炳成
明确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根冠生长及根系形态特征与水肥供应关系,可为旱区柳枝稷草地的水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裂区设计,通过盆栽试验,以水分水平[高水:80%FC(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和低水:40%FC]为主区,施磷处理(0、0.05和0.1 g P_2O_5·kg~(–1)干土,以每千克干土施P_2O_5的量计算)为副区,生育期末测定各处理下柳枝稷根冠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论施磷与否,高水下柳枝稷根冠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均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莹 王良桂 黄成名 李玉帆 袁素霞 刘春 明军
【目的】研究露地条件下2个类群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应的种球繁殖栽培技术措施,为百合种球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种球生产以及景观栽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Lilium‘Yelloween’为材料,在对其进行物候期及形态发育的观测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和指数方程对株高和花蕾所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研究摘蕾、行栽植方向及栽植密度等技术措施试验对种球重量和周径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卷丹所需活动积温达4 256℃,而‘Yelloween’所需积温仅为4 981.5℃。卷丹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97.5949/(1+...
关键词:
百合 露地栽培 生长模型 摘蕾 种植密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