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5)
2023(8159)
2022(7207)
2021(7143)
2020(6062)
2019(14170)
2018(13428)
2017(24489)
2016(13990)
2015(16066)
2014(16263)
2013(16426)
2012(15798)
2011(14127)
2010(14831)
2009(14452)
2008(14781)
2007(13240)
2006(12310)
2005(11688)
作者
(40940)
(34073)
(33961)
(32929)
(22187)
(16479)
(15550)
(13055)
(12998)
(12736)
(11717)
(11689)
(11425)
(11386)
(11275)
(10239)
(10020)
(9944)
(9871)
(9835)
(9228)
(8409)
(8225)
(8125)
(7841)
(7727)
(7677)
(7580)
(7096)
(6954)
学科
(57177)
经济(57090)
管理(43526)
(40350)
(34687)
企业(34687)
(29972)
方法(21692)
中国(20034)
(17741)
数学(17690)
数学方法(17346)
(16304)
(15836)
贸易(15825)
(15808)
(15392)
财政(14159)
(13467)
财务(13431)
(13386)
财务管理(13371)
企业财务(12667)
地方(11745)
业经(11640)
(11587)
理论(11511)
(11374)
银行(11350)
教育(10897)
机构
大学(207293)
学院(199962)
(83112)
经济(81229)
研究(76075)
管理(69059)
中国(60841)
理学(56257)
理学院(55491)
管理学(54429)
管理学院(54036)
(51659)
(45696)
科学(44356)
(40707)
财经(35694)
研究所(35607)
(35229)
中心(34373)
(32117)
(31722)
北京(30534)
(30365)
师范(30152)
(27412)
(26552)
经济学(26412)
(26181)
财经大学(25822)
业大(25216)
基金
项目(114513)
科学(88395)
研究(86323)
基金(82121)
(72083)
国家(71018)
科学基金(58633)
社会(54363)
社会科(51199)
社会科学(51184)
(42622)
基金项目(41164)
教育(41020)
(36587)
资助(35712)
自然(35678)
自然科(34847)
自然科学(34833)
编号(34553)
自然科学基金(34221)
成果(33296)
(26627)
重点(26262)
课题(25539)
(23972)
(23170)
教育部(23111)
国家社会(22588)
(22316)
大学(22275)
期刊
(106023)
经济(106023)
研究(77283)
中国(51198)
(46847)
学报(34639)
教育(30733)
科学(29385)
(29211)
管理(28177)
大学(26428)
(23770)
金融(23770)
学学(23677)
财经(20201)
农业(18631)
(17437)
经济研究(16952)
技术(15769)
图书(15348)
(15238)
问题(14430)
业经(14005)
国际(13017)
书馆(12111)
图书馆(12111)
会计(11979)
世界(11116)
(10771)
理论(10439)
共检索到358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许廷星教授1957年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内容。其针对前苏联学者关于财政学对象是"货币关系论"的观点,绝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所提出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和"国家分配论",涵盖了"以国家为主体"、"满足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等丰富内容,在中国当代财政学发展史和今天的理论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许廷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他已开始从事财经研究,建国初期曾在财经实务部门工作,后一直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并兼任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财政学会副会长,为我国财经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许廷星教授(1913—1997)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财政学家。2007年是他《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出版50周年的日子。为弘扬学术传统,进一步繁荣财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面向全国同行举办了纪念征文活动。承蒙各届同仁的热情支持,本次征文活动获得了圆满成功,共收到近百篇来稿,其中的75篇已入选《光华财税年刊》(2007)专集,即将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了便于全面了解活动情况,我们特地编撰了以下观点综述,以飨读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康霖  
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西南财经大学许廷星教授已经离开我们近十年了。我作为他的学生不仅亲自聆听了他的教导,而且有条件最早拜读了他1957年5月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该书中他率先提出:"财政学的对象是国家关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分配关系论"。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光松  
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长期偏低,尽管如此,我国财政除了承担着西方“吃饭财政”应当履行的职能以外,还仍然承担着西方财政所没有的“建设财政”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不该管的还要管,该管的又没有能力管。这种局面如果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保全  李松森  
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需要对财政属性分配的内容和范围进行重新认识,弄清财政属性分配和经济属性分配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深化财政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两种属性分配问题认识的简单回顾 在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由于决策主体结构(国家、企业和个人)三层次中国家具有几乎全部决策的力量,这就人为扩大了财政属性分配的范围,使许多本来应归属经济属性分配的内容,强行列入了财政属性分配的项目之下,其主要表现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记者  
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财政学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多位财政学界重量级专家教授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如何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推动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加强对改革开放40年来财政改革和财政思想的总结梳理,加强财政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财政理论对财政改革、财政政策的指导作用,加快构建具有国别性和时代性特点的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碧婵  王小溪  孟晨  
2009年12月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国内外著名公共财政学专家学者、兄弟院校领导和师生欢聚一堂,共同纪念北京大学财政学系十年来的发展。整个活动由开幕式、主题演讲和学术分论坛组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敬伯先生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财政学家、财政史学家、财经教育家,是中央财经大学老领导,一生致力于我国财税事业的发展。在国民政府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崔敬伯先生都曾在政府财税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对我国的财税实践和财税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崔敬伯先生诞辰125周年之际,回顾崔敬伯先生的生平、贡献和思想,既是对一位曾经做出突出贡献的财政学家应有的纪念,也是我们学习崔敬伯先生丰富的财税思想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 崔敬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彤舢  
国家财政分配的特定对象究竟是什么?是社会总产品(包括补偿产品、必要产品、剩余产品,以下分别简称C、V、M)?还是V或M?财政分配的对象国家和权力又是什么关系?是国家权力形成财政关系?还是财政关系以国家权力强制分配为表现形式?经济学界认识很不统一。我认为探讨国家财政的分配对象及其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是涉及财政本质职能的根本性问题,从而,对它的揭示是关系到能否正确指导财政实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问题。因此,特抒个人浅见,以祈前辈同仁教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培勇  
中国财政学的建构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当代西方财政学科发展状况及其理论体系真正搞清楚、弄明白。第二步,对中西财政理论和实践作比较研究,从中探索人类社会财政共性,归结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第三步,将财政运行一般规律与中国财政实情相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其间的关键点和要害处,在于清晰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财政共性和财政运行一般规律。只有盯住共性和规律,围着共性和规律而转,奔着共性和规律而去,把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建构在同人类社会财政共性和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相贯通的基础上,中国财政学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的现代国家治理意义上定义财政,将财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性和支撑性要素加以塑造,将财政职能作为明晰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基本标识加以界定,是中国财政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课题组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变化:回顾与反思1.改革进程中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变革的回顾。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分配领域入手,以财政为突破口,率先由变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启动的。预算管理体制作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集中表现形式,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管理权限、财力划分的基本内容。1980——1984年,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即所谓“分灶吃饭”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元驹   杨林   黄冰冰  
《簿记论》对会计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其历史贡献不可磨灭,帕乔利因此赢得“现代会计之父”的美誉。通过回顾帕乔利的生平,梳理和挖掘《簿记论》的主要内容,阐述帕乔利如何开创性地建立复式簿记系统,如何为会计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基础,对今天的会计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簿记论》不仅提出会计作为经营管理有效手段的基本要求,即“账目常清”,而且明确提出了会计发展的终极目标,即“友谊长存”。在《簿记论》出版530周年之际,重温该书倡导的“账目常清,友谊长存”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贡献,领悟帕乔利对会计终极目标的阐释,不仅为会计理论工作和会计实务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而且展现出了会计发展的“诗与远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小林  
"国家分配论"把财政本质归结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其理论渊源是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的研究,但是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却是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关系运动本身并不是目的。把财政概括成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个论断不仅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财政理论和财政学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本文根据这个论断对财政学对象进行新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