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4)
- 2023(11450)
- 2022(10085)
- 2021(9524)
- 2020(8004)
- 2019(18487)
- 2018(18639)
- 2017(36597)
- 2016(20035)
- 2015(22727)
- 2014(22871)
- 2013(22868)
- 2012(20952)
- 2011(18896)
- 2010(18818)
- 2009(17219)
- 2008(16614)
- 2007(14720)
- 2006(12951)
- 2005(11247)
- 学科
- 济(82352)
- 经济(82262)
- 业(60416)
- 管理(50813)
- 农(47404)
- 企(39013)
- 企业(39013)
- 方法(36383)
- 数学(31838)
- 农业(31602)
- 数学方法(31468)
- 业经(21567)
- 中国(21528)
- 财(20470)
- 学(17949)
- 地方(17224)
- 制(14733)
- 贸(13920)
- 贸易(13914)
- 易(13446)
- 技术(12578)
- 收入(12433)
- 理论(12223)
- 发(12095)
- 环境(11751)
- 和(11662)
- 策(11617)
- 银(10882)
- 教育(10868)
- 银行(10840)
- 机构
- 学院(286170)
- 大学(284860)
- 管理(116245)
- 济(114757)
- 经济(112361)
- 理学(101999)
- 理学院(100952)
- 管理学(99229)
- 管理学院(98731)
- 研究(95721)
- 中国(70194)
- 农(66274)
- 科学(61131)
- 京(60213)
- 业大(51320)
- 农业(50869)
- 所(48868)
- 财(48412)
- 研究所(44802)
- 中心(43797)
- 江(41167)
- 财经(39274)
- 北京(37694)
- 范(37629)
- 师范(37316)
- 经(35926)
- 院(33774)
- 州(33245)
- 经济学(32839)
- 经济管理(32711)
- 基金
- 项目(201030)
- 科学(157094)
- 研究(148036)
- 基金(145027)
- 家(126548)
- 国家(125420)
- 科学基金(107150)
- 社会(92105)
- 社会科(86753)
- 社会科学(86726)
- 省(79436)
- 基金项目(78060)
- 自然(69714)
- 自然科(68071)
- 自然科学(68055)
- 自然科学基金(66824)
- 教育(66118)
- 划(65603)
- 编号(62076)
- 资助(59527)
- 成果(49772)
- 部(44454)
- 重点(44107)
- 发(43315)
- 创(41357)
- 课题(41181)
- 创新(38459)
- 科研(38451)
- 教育部(37385)
- 国家社会(37261)
- 期刊
- 济(127293)
- 经济(127293)
- 研究(80916)
- 农(67906)
- 中国(52961)
- 学报(48333)
- 农业(46343)
- 科学(44474)
- 管理(37318)
- 大学(37074)
- 学学(35189)
- 财(33404)
- 教育(29923)
- 业经(26086)
- 融(23669)
- 金融(23669)
- 技术(23569)
- 业(21339)
- 问题(17973)
- 财经(17840)
- 经济研究(17630)
- 版(15391)
- 经(15049)
- 科技(14566)
- 图书(14485)
- 农业经济(14343)
- 业大(14222)
- 理论(14124)
- 技术经济(13934)
- 农村(13930)
共检索到409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乾
近年来,农民工就业逐渐呈现两种不同类型,即稳定就业和非稳定就业。本文利用对农民工调查的数据,对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非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并且非稳定就业农民工的内部收入差距高于稳定就业农民工的。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行业、单位所有制、人力资本、性别和城市等;在稳定就业与非稳定就业农民工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中,40.52%的工资差异是由禀赋差异形成的,59.48%的工资差异要归结于禀赋回报率差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俊
本文以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三角地区五市(县)473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就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及其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增强,其月工资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就业流动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其工资决定机制也不同,但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敏感度最强。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工摆脱"合法化"的低工资制度安排的基本选择。因此,应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就业 制造业 工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珊珊 李晓峰
为探寻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平衡工资差距的途径,本研究基于中国乡城人口流动调查2017年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法估计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并利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使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探究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工资差距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工工资水平,对高工资农民工群体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分不同地区来看,相比于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对工资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社会资本在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同时,拉大了农民工工资差距,加剧了农民工内部工资不平等。因此,要吸引农民工加入行业协会等组织,提高农民工社会资本水平;同时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其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还要建立就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提高就业信息传播顺畅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洋洋 张晓慧 崔冀娜
农民工收入差距问题备受关注,但目前对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CGSS2013的数据,依次采用分位数回归、Ordinal Logistic模型和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聚焦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工资收入组别之间的相对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大专及以上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私营雇主性质和东部地区就业这些因素主要影响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的组间差距,而已婚、非农工作年限、全职工作、外资合资雇主性质这些因素则主要影响组内差距,其中男性、大专及以上学历、全职工作、私营雇主性质这些变量发挥着较强的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洋洋 张晓慧 崔冀娜
农民工收入差距问题备受关注,但目前对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CGSS2013的数据,依次采用分位数回归、Ordinal Logistic模型和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聚焦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工资收入组别之间的相对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大专及以上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私营雇主性质和东部地区就业这些因素主要影响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的组间差距,而已婚、非农工作年限、全职工作、外资合资雇主性质这些因素则主要影响组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凡新
本文根据调查所得北京市城市职工与农民工的基本收入与人力资本的数据和资料,介绍了城市职工与农民工工资收入的差距情况,分析了产生差距的微观原因和宏观原因,最后针对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职工 农民工 工资收入差异 原因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永辉
文章基于哈尔滨市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52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构建拓展的Mincer收入函数,运用SPSS18.0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得出研究结论:人口统计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不显著;人力资本因素中,教育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月工资收入的影响不稳定,工作经验以及隐含的技能提升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显著;职业特征因素中,周工作时间、岗位和行业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收入影响显著。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工资收入 工作经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暴力
农民工工资收入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然而,农民工对我国GDP及其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对GDP增长的高贡献与其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导致了我国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核心机制是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位。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定位 有效需求不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翔宇 胡浩
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CHIP数据,考察了男女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对于男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扩大中的90.21%是由于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教育回报率跨年度差距的扩大是主要因素;对于女性而言,农民工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缩小中的85.96%是由禀赋的回报率差异造成的,其中女性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提升及城镇职工教育回报率的大幅下降是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职工 工资差距 性别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新朝 张建武
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调查资料为基础,描述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整体情况、收入不平等状况以及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情况,分析不平等与贫困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广东省农民工工资基尼系数属较合理区间范围,明显低于全国基尼系数,全省各地区之间农民工工资不平等程度差异不大,人力资本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变量中文化程度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
关键词:
农民工 收入不平等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至发
本文利用浙江省2020份问卷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半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未来5~10年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值为8.35万元,相对于目前年工资收入期望增长1.31倍,在户籍地、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群组差异。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受到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目前年工资收入、职业层级、就业企业性质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性别、婚姻状况和就业企业性质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增长预期目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职业层级和家庭人口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年龄和目前年工资收入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民工 工资收入增长 预期目标 影响因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钰 邓晓梅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尚未形成统一成熟的操作方式。依据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是否强制,以及向谁提交的标准分为三种操作方式。通过比较,认为行政担保操作方式可以较好地弥补另外两种操作方式的不足。并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分析了具有行政担保特点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的正当性。
关键词: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行政担保 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但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内部收入差距却高于外出就业劳动力。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省份、性别、人力资本、就业单位或工作类型等;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回报率的差异部分解释了57.9%,而禀赋差异部分解释了42.1%。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冯毅 李实
本文利用中国住户收入分配课题组收集的2002年和2007年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考察了这一时期农民工群体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原因。在分位数回归和基于无条件分布的分解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首先,这一时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逐渐缩小,人群内部的分配状况明显改善;其次,在总的工资差距中,特征回报率的变动解释了绝大部分,而个体特征数量变动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从特征回报率中分离出残差的影响后,残差对总工资差异的影响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果,在工资分布的低端,残差倾向于扩大工资差距,而在工资分布的高端,残差则倾向于缩小工资差距。
关键词:
工资差距 分位数回归 分布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金启 张广胜 杨肖丽
本文在划分通用性和专用性技能培训后,基于CHIPS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对培训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上的作用及其代际变化做了经验上的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培训总体上对农民工的工资有显著提升效应。相较于未培训的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的小时工资平均提高了60.94%。不同类型培训会因所形成的技能分化而对农民工的工资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影响,具体说,通用性培训无法有效促进农民工的工资增加,专用性技能培训则具有很强的工资促进作用。农民工内部虽已代际分化,但培训的工资决定效应没有因此而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认为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专用性培训应成为当前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的最主要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