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
- 2023(1023)
- 2022(894)
- 2021(969)
- 2020(868)
- 2019(1870)
- 2018(1909)
- 2017(2928)
- 2016(2244)
- 2015(2839)
- 2014(2875)
- 2013(2474)
- 2012(2270)
- 2011(2171)
- 2010(2240)
- 2009(2066)
- 2008(1995)
- 2007(1888)
- 2006(1660)
- 2005(1535)
- 学科
- 教育(4841)
- 济(3628)
- 经济(3624)
- 管理(3024)
- 中国(2868)
- 教学(2598)
- 学(2448)
- 理论(2388)
- 政治(2225)
- 思想(2221)
- 思想政治(2141)
- 政治教育(2141)
- 治教(2141)
- 德育(2138)
- 业(1991)
- 学校(1633)
- 企(1515)
- 企业(1515)
- 方法(1510)
- 研究(1503)
- 学法(1342)
- 教学法(1342)
- 高等(1307)
- 数学(1262)
- 工作(1252)
- 数学方法(1198)
- 农(1139)
- 高等教育(1050)
- 学理(833)
- 学理论(833)
- 机构
- 大学(31777)
- 学院(25178)
- 研究(11596)
- 科学(8124)
- 京(7408)
- 教育(6954)
- 农(6494)
- 所(6461)
- 中国(6335)
- 管理(6189)
- 范(6184)
- 师范(6138)
- 研究所(5950)
- 济(5814)
- 业大(5676)
- 经济(5526)
- 理学(5171)
- 北京(5103)
- 农业(5098)
- 理学院(5025)
- 江(5018)
- 师范大学(4948)
- 院(4724)
- 管理学(4623)
- 管理学院(4569)
- 中心(4361)
- 研究院(3845)
- 州(3829)
- 农业大学(3571)
- 技术(3565)
共检索到4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义
大学中的科学研究,于今似乎已是无可置疑的大学功能之一。然而这项据云是德国洪堡提出、旋即被世界大学界奉为圭臬的理念,却在洪堡提出的几十年后就被英国的纽曼特地反对过。大学科研已成为撼动中国大学教育的几大问题之一。需要指出的是,纽曼所反对的应是洪堡主张的异变结果,而非大学学者自发、自由的科学研究,洪堡主张实际与纽曼的“自由教育”殊途而同归,他的“大学科研”是摆放在“自由”这一西方浪漫哲学的前提之下的。近年来我国急功近利的“大学科研”早已疏离了洪堡的本意,恰恰成为纽曼所警告的对象。
关键词:
大学科研 智力分工 闲暇与隐居 自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广志
晚清澳门华商经常以葡籍商人身份回到内地从事商业活动,甚或干预时政,以致由华商引发的中葡交涉案件时有发生。本文对晚清著名的广东小闱姓饷项纠葛案进行了初步的剖析。该案情复杂,影响巨大,深度涉及粤澳政治、经济关系,而且直接导致了澳门著名华人巨商卢九之死。本文的分析,对推进澳门卢九家族、近代粤澳关系以及澳门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澳门 卢九 小闱姓 中葡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蒲凤莲 吴佩林
清代孔府差徭优免是朝廷赐予孔府的一项经济特权。这一特权在孔府接收人户、扩充田产、捐纳官职、扩大保甲组织编审范围的同时得到进一步延伸。这种无补于国帑、有累于贫民之事与中央和地方产生纠葛,且主要焦点在于各方对应差百姓的争夺。在此过程中,清廷为维护权威对衍圣公严加斥责,州县政府为平衡地方事务采取折中的办法。在孔府差徭优免权扩大的背景下,清廷出于统治需要对孔府宽严相济的态度,州县政府在保障地方事务正常运转与维护孔府特权之间两面为难的处境,以及基层百姓攀拉观望的实际行动,以上种种展现出各方为利益相互博弈、相互妥协的多维面相。
关键词:
清代 孔府 差徭优免 纠葛 制度套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玉文 王玉海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迫使最高(政治)决策者为了搞活国企而引入和发展资本市场。为了保证国家对国企的控制、国企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国家采取了股权分置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它虽然促进了国企产权改革,但也拖累和扭曲了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发展对利益主体的分化,特别是政府对资本市场制度知识的增加,使股权分置已经不再满足各行为主体特别是政府的行为目标,整体上市的制度安排浮出水面。但是由于国企功能定位的错位,使得国企难以进行彻底改革,国家为了保护国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排斥非国企的竞争,从而阻碍了资本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怡
中国现代作家闻一多的一生被文学史概括为从诗人到学者再到战士的思想历程,这也是现代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典型。在他理想的追求和思想逻辑中,其实就是“国家”、“民族”与“人民”这三重概念的发展和纠缠:“国家”是他认知的起点,“民族”是贯穿始终的情感中心,而“人民”则是思想的升华,从中,也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历史的跌宕起伏和知识分子的曲折探索。重述这里的思想演变,对于我们洞见现代国家意识在知识分子精神史上的深刻流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典范意义。
关键词:
闻一多 国家 民族 人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是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重的目标、多样的行为方式及多元的文化。大学管理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科层制",主要表现为:同一的目标、有权威的等级结构及追求效率的文化。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差异及矛盾在不同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大学中的性质与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科层化和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不平衡是需要思考的两大主要问题。对于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的调适,首先需要改变现有的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扩大学院在教学、研究等学术事务中的自主权;其次需要改变学院内部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胡建华
在中世纪以来的西方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自治毫无疑问是基本原理之一。诚如一些西方大学学者所认为的那样,"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失去了自治,高等教育就失去了精华"。在西方大学自治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德国的模式与美国的模式应该说是比较典型的,同时也是影响较大的。"以教授组织为中心的大学自治"和"理事会领导下的大学自治"分别是这两种模式的简约概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章勇
宋美龄与韩诚烈感情纠葛──摘自《中华读书报》创刊号原作:章勇1949年8月16R,美国艺术家协会公布了一条消息,说宋美龄当选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名列榜首。蒋介石得知后,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言状,这说明他当初休弃前妻,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毅然与美...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瑞庆
地价税是西方的"舶来物",不仅是实现"平均地权"的一项土地政策,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案。财政为事业之母,为了建设"新政",国民政府积极筹备开征地价税,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地价税在中国土壤的"嫁接"过程中,与传统的地政体制相互激荡、举步艰难,也使利赖于此的财政改革收效甚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却又因财政短绌,终结了已具雏形的地价税,改为田赋征实。在财政和地政的复杂纠葛中,地价税折射出了国民政府的性格,也决定了国民政府的命运。
关键词:
田赋 地价税 财政 地政 平均地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官风华
保守与超前─—纽曼的大学理想官风华红衣主教约翰·享利·纽曼(JohnHenrvNewman)生于1801年,死于1890年,是“19世纪处于领导地位的神学思想家和作家” ̄①,是“英国教会牛津运动的导师,皈依天主教后,是罗马天主教的一位导师,是19世纪...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大学培育精英,精英创造大学。精英阶层的存在赋予了大学精英主义的气质,大学理念的张扬灌输给精英超越功利与实用的理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精英高等教育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取代,精英主义逐渐式微。在职业化、民主化和市场化思潮影响下,大学里平等排斥了优秀,数量遮蔽了质量,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取代了对系统人生哲学和精英意识的追寻。由于对财富和权力的过分追逐,加之对精英理想的放逐,作为世俗教会和人类精神家园的大学不可避免地面临重重危机。在当下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大学必须回归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大学不同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是精英主义的,只有坚守...
关键词:
精英教育 大学理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书峰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任何内在的矛盾之处,而是对柏拉图的同一种实践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描述:即欲求的秩序或逻辑。柏拉图在这两篇对话中虽然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实践哲学,但这两篇对话却为后来的实践哲学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心理学,即灵魂的三分结构和爱欲的本性。理性的统治才是个体灵魂的最佳结构,爱若斯的最终目的是对美的理念的静观,只有在对美和善本身的静观和沉思中才找到了让自己安顿的栖身之所,而灵魂的理性部分通过哲学教化和对智慧的爱而摆脱激情和欲望的奴役,走向个体的正义之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若厉
两种思路,两种原则王若厉政府与企业之间权、责、利的划分是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中,许多"主义"都是根据这一问题厘定,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更是不绝如江河。然而,中外经济学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哈平安
手语的运用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手语运用与有声语言之间存在对应 关系。有的手语运用与有声语言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差异,我们可 以把手语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手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明确这两种手语的异同对于手语研究和聋教育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聋人 手语 有声语言 聋人手语 教学手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