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4)
2023(5697)
2022(5186)
2021(4815)
2020(4365)
2019(10516)
2018(10405)
2017(20533)
2016(11549)
2015(13302)
2014(13677)
2013(13899)
2012(13344)
2011(12292)
2010(12507)
2009(11812)
2008(11976)
2007(11201)
2006(9566)
2005(8682)
作者
(37163)
(31421)
(31150)
(29920)
(20143)
(15267)
(14409)
(12262)
(11837)
(11383)
(10647)
(10611)
(10213)
(10023)
(10012)
(9968)
(9703)
(9263)
(9146)
(9086)
(7934)
(7866)
(7725)
(7124)
(7077)
(7060)
(7027)
(6988)
(6547)
(6494)
学科
(53395)
经济(53351)
(31628)
管理(29694)
方法(26521)
(24348)
企业(24348)
数学(23420)
数学方法(23192)
(15946)
地方(13284)
(12378)
(12261)
中国(12171)
(10740)
贸易(10738)
农业(10673)
(10279)
业经(10234)
(9436)
(8302)
(7341)
财务(7327)
财务管理(7305)
(7143)
银行(7114)
理论(7075)
(7069)
金融(7064)
地方经济(7023)
机构
大学(177977)
学院(176345)
(72694)
经济(71140)
管理(65555)
研究(63284)
理学(56289)
理学院(55561)
管理学(54488)
管理学院(54148)
中国(46991)
科学(41316)
(38320)
(37421)
(34675)
研究所(31760)
(31750)
业大(30109)
农业(29671)
中心(29492)
(27966)
财经(25579)
北京(24202)
(23709)
师范(23450)
(22992)
经济学(22709)
(22387)
(22237)
经济学院(20776)
基金
项目(116861)
科学(89590)
基金(83106)
研究(82175)
(73928)
国家(73312)
科学基金(60525)
社会(50160)
社会科(47374)
社会科学(47356)
(46061)
基金项目(44291)
自然(39978)
(39218)
自然科(38996)
自然科学(38976)
自然科学基金(38262)
教育(37928)
资助(35279)
编号(33718)
成果(28132)
重点(26755)
(26142)
(25718)
课题(23463)
(23301)
科研(23190)
计划(22713)
创新(21864)
教育部(21600)
期刊
(78946)
经济(78946)
研究(49335)
(33330)
学报(32892)
中国(32513)
科学(28861)
(24977)
大学(23706)
学学(22496)
农业(21912)
管理(21091)
教育(16413)
(15340)
金融(15340)
技术(14709)
业经(12840)
财经(12716)
经济研究(12161)
(12040)
问题(11339)
(10921)
统计(9677)
(9606)
技术经济(9474)
(9134)
理论(8562)
(8390)
资源(8345)
图书(8326)
共检索到259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凯歌  益浩  雷仲仁  相君成  廉振民  
【目的】通过对海南地区2种生态位极其相似的外来入侵斑潜蝇,即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与三叶斑潜蝇(L.trifolii)种群动态的连续调查与分析,以了解2种斑潜蝇的竞争取代过程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连续8年在海南地区对美洲斑潜蝇与三叶斑潜蝇的种群动态进行调查、归纳分析,并结合抗药性测定、温度及生殖干扰等研究,对海南地区2种斑潜蝇的种群更替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三叶斑潜蝇的寄主植物种类广于美洲斑潜蝇。三叶斑潜蝇的分布已从2006年的4个地区扩展到海南全省。从2006年三叶斑潜蝇在海南省三亚地区被发现至今,其种群比例逐年递增。2012和2013年调查数据表明,三叶斑潜蝇已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俊斌  张凤英  马凌波  陆亚男  马春艳  
米氏凯伦藻与环状异帽藻为日本海域流入我国的两种外来入侵赤潮藻。利用核糖体ITS区分别设计出针对该两种藻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prmier5.0软件设计多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筛选目标藻的特异性引物,并以链状亚历山大藻、立玛原甲藻、牟氏角毛藻、赤潮异弯藻作为阴性对照,做进一步PCR验证。筛选到米氏凯伦藻最佳引物Ki1F3/Ki1B3和环状异帽藻最佳引物YiF3a/YiB3a。两对特异性引物成功鉴定了两种外来入侵藻,而对其它藻种则是阴性反应,可为赤潮的预测预报提供分子鉴定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永生  魏国伟  逄锦荣  
基于外来物种入侵理论探讨了B2C电商竞争互动过程,构建了同质性企业竞争共存模型。通过探究相似型企业跨领域入侵机理,提出了基于生态学的外来企业入侵理论。通过天猫商城、京东商城以及亚马逊(中国)三家代表性企业的市场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竞争实力会产生不对称影响,不同市场竞争位次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2)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共生与竞争关系并存,尤其在市场的增长期,共生竞争关系是企业竞争结果的常态;(3)市场竞争位次选择很重要,首位插入竞争者对原序列次席的冲击最大,也决定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益浩  王凯歌  张林雅  雷仲仁  罗宏伟  廉振民  周国启  
【目的】研究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明确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L.sativae)在不同1龄幼虫密度下,各自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能力,探索两种斑潜蝇之间的种间竞争取代机制。【方法】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用针刺死三叶草斑潜蝇多余的卵和幼虫,使其形成不同的卵密度梯度和1龄幼虫密度梯度,再继续培养。根据相关文献判定昆虫各种致死因子是否存在密度依存性的方法,令N1为该因子作用前的虫口数,N2为该因子作用后的虫口数。以lgN1为因变量,lgN2为自变量,求回归系数,再以lgN1为自变量,lgN2为因变量,求回归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曙东  周桢  
本文基于福建省和江苏省桔小实蝇重灾区370户果农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果农对农业外来入侵动物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防治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和江苏两省果农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意愿存在很大差异;果农受教育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水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果树种植面积、水果销售比重、果农风险认知情况、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政府提供的技术指导以及政府补贴对果农的桔小实蝇防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果农果树种植年数对其桔小实蝇防治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  陈家骅  杨建全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间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 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曙东  周桢  
外来入侵动物给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国民经济以及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正确分析外来入侵动物的扩散风险对控制其在国内的扩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外来动物扩散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选取食人鲳(Pygocentrus nattereri)、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等几种典型的外来入侵动物作为评估对象,通过扩散风险计算模型评估出扩散风险的大小,设置阈值对不同入侵动物的扩散风险进行了分级,最终将外来入侵动物的风险分为4个等级: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以及低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扩散程度的外来动物提出了相应的分级管理对策,以期提高政府管理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曙东  易小燕  汪文  刘莉  
本文分析了外来生物的入侵途径:人类有意引入、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以及非人为因素的自然传入。探讨了外来生物在入侵途径上存在的管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学磊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我国也深受其害。加强对外来 物种入侵的防治已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应尽早弥补立法上的缺失,尤其要对风险分析制度 作出修正,以因应防范之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覃振强  吴建辉  任顺祥  万方浩  
【目的】分析外来入侵害虫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在中国的风险性。【方法】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本文从新菠萝灰粉蚧国内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对其在中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的综合风险值R为2.12。【结论】表明新菠萝灰粉蚧在中国是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俞红  王红玲  喻大昭  万鹏  褚世海  
文章在环境经济学中各省区小区域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与外来物种入侵的耦合理论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概况,分析了其传入途径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对北京等十个省区的外来入侵物种累计数量密度数据的调查和整理,对不同时期中国的各省区外来物种入侵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剖析出中国各省区外来物种入侵的一般趋势和区域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燕  张勇  张海发  黄文  肖玲  李水生  杨宇晴  林浩然  
为研究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实验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与现代框架测定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青龙斑(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和虎龙斑(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外观方面,青龙斑与亲本相比,其斜带边缘清晰连贯,而虎龙斑体侧分布有不同于亲本的大型环状斑;在外部形态框架方面,青龙斑背鳍前端及躯干形态都偏向于母本,呈现出背腹部压缩的细长型,而虎龙斑背鳍前端的框架形态偏向于母本、躯干的框架形态却偏向于父本,呈现出两种框架形态组合的特点。综合传统可量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两种杂交石斑鱼在外部形态方面更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居昌  吕增印  陈家骅  季清娥  杨建全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寄生蜂对3,4日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混合寄生后,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明显高于布氏潜蝇茧蜂,以2日龄做寄主时,结果则相反;混合寄生与单独寄生相比,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没有差异,布氏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下降.在25,35℃条件下,混合寄生的结果是长尾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高于布氏潜蝇茧蜂,在15℃条件下,两者的出蜂率差异不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全  吕增印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何榕宾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勇奇  张川红  
外来树种如果形成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会产生多方面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具有爆发性和长期性,且不可逆转。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外来树种的入侵具有很长的时滞,预测比较困难。我国引种的外来树种数量多,过去对外来树种的生物入侵研究很少,开展外来树种入侵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制定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标准,确定各种外来树种的入侵性等级,对我国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我国在外来树种生物入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建立外来树种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定外来树种入侵评价标准与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建立外来树种监测及生物入侵早期预警系统是未来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