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8)
2023(5858)
2022(4834)
2021(4443)
2020(3612)
2019(8170)
2018(7978)
2017(14492)
2016(7535)
2015(8200)
2014(7382)
2013(7289)
2012(6853)
2011(6257)
2010(6538)
2009(6229)
2008(6371)
2007(5741)
2006(5076)
2005(4662)
作者
(21563)
(18337)
(17983)
(17001)
(11735)
(8692)
(7961)
(6910)
(6825)
(6601)
(6183)
(6121)
(5995)
(5826)
(5771)
(5564)
(5337)
(5323)
(5240)
(5012)
(4701)
(4387)
(4286)
(4191)
(4074)
(4055)
(4001)
(3904)
(3814)
(3593)
学科
(31256)
经济(31224)
管理(24561)
(23238)
(21835)
企业(21835)
技术(11100)
方法(10959)
(9252)
中国(9063)
技术管理(8850)
数学(8058)
数学方法(7877)
理论(7812)
业经(7598)
(7384)
(6407)
(6254)
教育(5631)
(5544)
地方(5539)
银行(5518)
(5517)
金融(5513)
(5347)
(5053)
贸易(5048)
(4942)
(4739)
(4670)
机构
大学(108358)
学院(105675)
(44020)
经济(43166)
研究(39159)
管理(38583)
理学(33017)
理学院(32613)
管理学(31946)
管理学院(31722)
中国(29139)
科学(23953)
(23207)
(21316)
(19903)
研究所(18046)
(16930)
(16645)
中心(16477)
财经(16352)
(14836)
业大(14825)
北京(14781)
(14678)
(14523)
师范(14388)
经济学(14301)
农业(13180)
(13153)
经济学院(12624)
基金
项目(69754)
科学(55266)
研究(50830)
基金(50730)
(45214)
国家(44846)
科学基金(38008)
社会(33096)
社会科(31263)
社会科学(31254)
(27435)
基金项目(25807)
自然(23811)
教育(23413)
自然科(23307)
自然科学(23300)
(22956)
自然科学基金(22885)
资助(19790)
编号(18924)
(17539)
创新(16575)
成果(16533)
重点(16273)
(15072)
(14955)
课题(14277)
国家社会(14258)
科研(13200)
大学(13048)
期刊
(50783)
经济(50783)
研究(35125)
中国(24793)
学报(18827)
管理(17876)
(17001)
科学(16999)
教育(15314)
(15241)
大学(14283)
学学(13149)
农业(9703)
技术(9563)
(9411)
金融(9411)
经济研究(8949)
财经(8705)
(7634)
科技(7010)
业经(6987)
(6005)
问题(5967)
(5944)
技术经济(5876)
(5366)
图书(5315)
(5031)
国际(4895)
(4734)
共检索到168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以解释和探索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目的的古典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而不是由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在技术关系分析上存在着一系列逻辑悖论、但却仍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金华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缺乏应有的价值基础。近年来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努力也一直未能成功。然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可以证明,在假定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条件下,必然有且仅有一个恰好等于相应价值向量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这意味着,一般均衡理论完全可以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根据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构成的理论,建立包括技术关系在内的价值体系和相应的价格体系,其次说明在价格体系中存在有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最后从无穷多的一般均衡价格向量中确定一个"标准"的价格向量,并证明这个标准价格向量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向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坚  
一般均衡理论,简称GE理论在数理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狭义的数理经济学即指GE理论。它的均衡思想曾一度被认为在不同历史、不同经济、政治制度下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研究中所使用的公理化思想方法犹其具有其独到之处。正如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纳指出的:“一般均衡理论是唯一存在的理论,它以其科学方法和对主题的严格公理化论证而符合严格意义上的经济系统论的要求”。但是,集数理经济学家与实证经济学家于一身的科尔纳,在对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考察之后,认为GE理论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缺陷,尤其不能用以解释和指导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经济,在他的《反均衡论》,《经济系统论与一般均衡理论》等著作中,对GE理论作了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庞春  
本文建立一个经中间产品(包括研发服务)迂回生产最终品的新兴古典模型,探究一体化和外包生产的发生和转变的微观机理,并由此揭示外包对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宏观意义。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表明:不同于较高的研发和生产的总学习成本,由充分改进的综合交易效率所导致的一体化向外包的转变,除带来研发和生产专业化、最终品生产的市场分工、研发市场形成、产业链拉长外,还带来研发和最终品生产率提高、劳动力向中间产品生产迁移、中间产品贸易增长、市场总容量增加、人均真实收入提高;研究还显示:外包可产生分工网络的正反馈——发包商生产率、接包商生产率、研发市场容量、最终品市场容量之间交织的正效应将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为外包研究提供了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山  
经济均衡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对纳什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关系进行研究,说明了一般均衡只是纳什均衡多个解中的一个特例。如果一个可自由交换的竞争经济能够实现无限而且重复交换的纳什均衡,那么这个纳什均衡解就是一般均衡解。因此,纳什均衡比一般均衡更具一般性,是现代经济的普适解,一般均衡则是经济系统的最优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和连  赵德昭  
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特殊的转型经济背景,本文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纳入新古典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理论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和改变高、低素质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均衡水平。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吸纳作用要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效应具有明显的"U型"曲线特征,东部地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门槛值"为7.46年,而中西部地区相应的"门槛值"为5.88年。在经济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彬  马文涛  刘胜会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视角,研究了人民币均衡实际有效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程度开始逐步收窄,2008年之后已接近均衡汇率,近期表现出小幅高估,未来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础条件。基于DSGE最大似然估计以及行为均衡汇率理论的均衡汇率测度结果进一步表明了本文结论的稳健性。情景分析表明,汇率制度选择、汇率和资本项目管制程度等制度性因素对长期汇率均衡的总体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短期波动。本文认为,近期应抓住时机逐步扩大汇率双向波动区间,应对未来强势美元重现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波动压力,也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恒  龚六堂  
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理论以来,一代又一代经济学家致力于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个分离的理论体系统一起来。法国经济学家让-米歇尔·格朗蒙(Jean-Michel Grandmont,1939-)在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柳欣  
本文试图对剑桥资本争论和货币纯理论的逻辑争论提供一种解释,从而把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分配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或“宏观经济学”的分析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以取代目前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理论。由此所推论出的经验意义上的结论是,由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所表明的所有统计量值与新古典理论的生产函数或技术分析是完全无关的,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建立在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基础上的,而货币的基础则在于由货币量值表示的资本和收入所构成的资产抵押的信用关系或内生的货币供给体系。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林新孟  
本文在全面均衡的框架下,融合了H-O模型和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分析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分解为三个因素:消费因素、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向后工业化过渡的内外影响因素;最后,初步检验了基于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转型的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海云  
一般均衡理论是人类经济思想宝库中最耀眼的成就之一,其精深思想与高超技巧令人惊叹。阿罗和德布鲁正是因为他们在一般均衡理论领域的重大贡献分别于1972年和198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安德鲁·马斯-科列尔(Andreu Mas-Colell)在运用微分拓扑方法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以及具有无穷性质的一般均衡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般均衡理论博大精深,理解与研究一般均衡理论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了便于理解马斯-科列尔的贡献,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Rod Tyers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实行事实上的盯住美元制度 ,同时亚洲各国的汇率水平进行了重新调整。本文探讨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及危机期间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假定一系列不同的贸易差额 ,我们运用扩展了的Devarajan Lewis Robinson三商品一般均衡模型估计均衡实际有效汇率的不同时间路径。模型的关键要素是要有进口品和出口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资料。鉴于这些价格指数从其他渠道无法获得 ,作者利用贸易数字构造了这些指数。研究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 4年内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于均衡汇率 ,这部分地缘于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与事实相反 ,如果假设在此期间 ,每年不超过 1 0 %的出口收入转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江波  郭琪  
排放权交易作为将环境资源产权化为可交易商品,并利用市场机制对其定价,促使交易主体充分表露偏好,从而优化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契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节能减排需要。对排放权实行差别化定价是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长期动态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差别化定价需要考虑环境禀赋、地区发展、行业类别及污染源位置等差异性因素。文章还以环渤海经济圈污水排放权交易为例进行检验,鉴于目前试点定价仅能体现当时范围的市场供求状况,以及行业数据和污染源地理位置数据的不可得性,测算的价格不同程度高于目前试点中供需双方协定的排放权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